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71章 血腥之月!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第271章 血腥之月!

作者:娟梦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26:28

当初日不落意图染指天朝,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正是来自对天竺的经验判断。

天竺人如此轻易地被征服,让他们误以为同样拥有庞大人口、同样位于亚洲的天朝,也可能如天竺般轻易被征服。

占领天竺后,日不落不仅获得了广阔的市场,还拥有两亿多廉价劳力,为他们生产各种物资,包括生丝、棉花、红糖、茶叶等。

他们在天竺大力推广种植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利润丰厚,能为宗主国带来巨额收益。

至于粮食这种利润较低的作物,则很少种植。

大量耕地转而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下降,每逢灾年便容易爆发饥荒。

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地区,一旦发生饥荒,绝非小问题,往往会带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死亡。

历史上的1876至1878年间,天竺就曾爆发严重饥荒,死亡人数超过六百万。

这个数字还是日不落方面粗略估计的结果,因为死者众多,而殖民当局对此并不重视,根本未认真统计。

更令人愤慨的是,在饥荒最为严重的年份,日不落仍在大量从天竺出口粮食,丝毫不顾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民众。

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由此可见一斑。

倘若日不落成功征服天朝,他们的所作所为恐怕也不会比在天竺好多少。

不过幸运的是,天朝并非天竺。

天朝人自古尚武,面对外敌从不轻易屈服,绝非那种只会束手就擒的民族。

因此,日不落的军事征服计划最终未能得逞,在遭遇激烈抵抗后,不得不放弃亡国的念头,转而采用通商贸易等方式进行经济渗透。

对如今的日不落而言,当初被视为优点的天竺人顺从、不尚武的特性,如今反而成了弱点。

既然不尚武,征召他们入伍自然难以发挥作用。

这些士兵一旦上战场,不是临阵脱逃,便是轻易投降,指望他们拼死作战,几乎不可能。

因此,想从天竺人中招募可靠的兵力,几乎不现实。

“既然天竺人不行,那就只能从北边的廓尔喀人和锡克人中征兵了。

这两个族群相对勇武,其中廓尔喀人更是出色的山地步兵,非常适合作为雇佣军使用。”

对南亚局势较为熟悉的大臣们提出了一个建议:招募北方的锡克人和廓尔喀人参战。

这两个民族并非本地天竺人,但他们曾在抵抗日不落帝国入侵的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给当时的侵略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需要寻找可靠的兵力补充时,日不落人第一时间便想起了他们。

面对来自天朝的严峻军事压力,日不落人迅速展开了行动。

他们一方面加紧通过海上运输大量武器装备送往南亚,另一方面则在天竺境内加快招募锡克人和廓尔喀人的步伐。

对这两个族群的年轻男子来说,能够加入日不落的军队,吃上稳定的军饷,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毕竟,英军的军饷待遇优厚,即便是雇佣兵,薪酬也远高于当地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

再加上军人身份在当地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未来甚至还有机会获得日不落的国籍,迁居至本土生活。

因此,对这些族群的人来说,加入日不落军队的吸引力极大。

短短半个月内,日不落便成功征召了十万锡克士兵与五万廓尔喀战士。

这一成果让日不落方面非常欣喜,随即为这两支部队配备了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并从本土调派专业军官前来进行训练和指挥。

再加上日不落在南亚原本的驻军,待整编训练完成后,日不落在南亚可调动的战斗部队将达到二十万人以上!

这样一支军队,足以保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甚至,一旦未来继续在当地扩充军力,日不落还可能将战线北推,尝试占领天朝境内的高原地区。

这样一来,南亚殖民地将获得一道天然屏障。

依靠藏青高原的地势优势,他们可以有效防范天朝军队从高处发动进攻。

而一旦他们控制了高原,便可以反过来利用地形优势,向天朝腹地发起攻击。

天朝都城长安距离高原并不遥远,若从高处发起突袭,攻陷其首都并非没有可能。

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一千一百多年前,大唐帝国因安史之乱而国力衰弱,吐蕃趁机从高原出击,攻入长安,洗劫了城中财物,并掳走数万百姓作为奴隶带回吐蕃。

如果日不落能够控制这片高原,同样有可能重现当年吐蕃的辉煌战果。

因此,日不落在南亚的大规模扩军,并不只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未来可能的进攻做准备。

不过,在这些新兵完成训练、具备实战能力之前,日不落必须尽量与天朝保持良好关系,避免引起对方警觉。

否则,天朝可能会在日不落尚未完成准备之前抢先发动攻击,打乱其整体部署,动摇其在南亚的统治根基。

正因如此,在协约国成立后,日不落并未急于对天朝开战。

相反,他们试图缓和与天朝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引发战争。

与此同时,他们将战略重心转向了另一个目标——第二帝国。

相比目前难以轻易招惹的天朝,近在眼前的汉斯显然更容易下手,攻击他们也不会危及日不落的核心利益。

此外,协约国的主要盟友都在欧洲,相比远征天边的天朝,攻打家门口的汉斯更具现实意义,也更容易激发其他盟国的兴趣。

毕竟,击败汉斯之后,各国都能从中分得利益,获得实际好处。

于是,自六月起,日不落便持续向欧洲大陆增派兵力,在高卢及比荷卢地区集结了超过三十万大军,摆出一副即将全面进攻汉斯的态势。

与此同时,日不落还派出五万军队进入高卢,协助当地军队对铁塔城内的公社势力展开最后的围剿行动。

为了尽快镇压铁塔城公社的革命运动,日不落帝国不仅动员高卢地区集结了十余万兵力,还从南方的板鸭调来了十五万士兵。

这样一来,协约国用于镇压铁塔城公社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三十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军力,即便是攻打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也绰绰有余,更不用说仅仅控制了铁塔城及其周边一小片区域的公社组织了。

从六月十二日起,协约**队对铁塔城发动全面进攻,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逐步攻破公社设在城外的各个据点。

尽管公社战士奋勇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数量和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被迫节节败退。

到了六月十七日,协约国联军已经将铁塔城团团围住,公社兵力由最初的七万人锐减至五万人,敌我兵力比例达到了惊人的六比一!

如此悬殊的对比,几乎意味着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革命已无成功可能。

因此,公社内部开始出现严重分歧。

一部分成员坚决主张死守铁塔城,誓与城市共存亡;

另一部分则认为应暂时避敌锋芒,放弃铁塔城,尝试突围,向第二帝国境内转移。

普法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军队占领了高卢东部大片土地,并在此驻扎了超过二十万部队。

既然同盟国之前已承认公社为高卢的合法正府,那么如果他们前往第二帝国的控制区,极有可能获得对方的庇护。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借助第二帝国的力量保存实力,继续为高卢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就在公社内部意见分歧日益加剧之时,协约国发起了新一轮总攻。

六月二十二日,在连续三天的激烈交火后,协约**队已占领铁塔城近六成区域,击毙击伤公社战士超过三万人。

尽管公社战士奋起反抗,但由于兵力悬殊、装备落后,最终仍未能扭转战局。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继续留守城中无异于坐以待毙。

为了保留革命火种,主张撤退的一派果断做出决定,不再等待,一方面派人联系西边汉斯占领区的势力,另一方面趁协约国主力集中于城区进攻的时机,于夜间组织突围行动。

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整整三天,趁着协约**队全力围攻城内残余抵抗力量之际,突围部队从西面成功突破敌军封锁,进入普军控制的占领区。

至此,在协约国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曾经声势浩大的铁塔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

这场革命对高卢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历史上短暂的铁塔城公社相比,这次由于普法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使这场运动延续了半年之久,其影响力也不再局限于铁塔城,波及到了整个高卢东北部地区。

加入公社的人数一度突破十万人,其中六万人在保卫铁塔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革命失败后,协约国为彻底肃清革命残余势力,对铁塔城展开全面清剿,将所有参与或与公社有关联的人士悉数逮捕,并秘密处决。

从六月二十五日铁塔城彻底沦陷,到七月十五日,短短二十多天里,被逮捕和处决的人数超过十万人。

再加上战斗期间的伤亡,短短一个月内,铁塔城及周边地区死亡人数超过二十万,是历史记录的五倍之多,这段时期也被后人称为“血腥之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