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44章 只有击败汉军!

然而时移势易!

汉军在南方的崛起,让整个南方尽归其手,甚至连湘军的大本营也被汉军占领。

即使他们击败清军,夺取京城,最多也只能控制北方而已。

若想一统天下,他们还必须挥师南下,与汉军决战。

只有彻底击败汉军,才有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这还是建立在洋人不介入的前提下。

然而,根据曾国藩从罗刹国获得的情报,洋人已经开始干预局势。

罗刹国一如既往支持他,但青庭那边也得到了日不落帝国的支持,甚至不惜出钱请日不落派兵镇压他的叛乱。

这一消息令曾国藩的心情跌入谷底,他对洋人的恐惧早已深入骨髓。

一旦日不落真的出兵,他的霸业恐怕就要毁于一旦!

因此,曾国藩必须赶在日不落军队抵达天潮、介入战场之前,彻底击溃清军,铲除青庭。

否则,一旦南方汉军北上或者日不落军队到达,湘军的处境将急剧恶化,变得无比危险。

到那时,别说推翻青庭、称帝登基,就连保住自己的性命都将成为奢望!

因此,曾国藩不断催促前线将领,希望他们对河间府的清军发动猛烈攻势,意图在局势全面恶化前终结这场战争。

河间府,清军阵地。

湘军虽然遭受重创,但清军的日子更为艰难。

僧格林沁麾下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而湘军从普鲁士购入的新式步枪对他们构成了巨大威胁。

这种新式步枪不仅射程更远,而且精准度和杀伤力都远超旧式武器。

装备了这种步枪的湘军,在面对清军骑兵时也能占据一定优势。

过去依赖骑兵取胜的战术,如今对湘军已不再有效。

此外,湘军从普鲁士引进的克虏伯大炮对清军防守的城池也造成了极大威胁。

普通城墙根本无法抵挡这些火炮的轰击。

正是依靠这些强大的火炮,湘军先锋部队在鲍超的带领下,仅用三天便连破五座县城,成功进入直隶,并一路推进至河间府。

若非僧格林沁不顾伤亡拼命反击,河间府可能早已失守。

然而,目前清军主力损失过半,而湘军的损失相对较小。

如果双方继续以这样的强度交战,清军很可能会因兵力不足而被击败。

因此,僧格林沁比曾国藩更加焦虑。

他趁着暂时击退湘军进攻的间隙,带着一队亲兵返回京城,向慈安与慈禧两位太后汇报情况。

“两位太后,我军损失惨重,敌军正步步逼近京城,恐怕不久之后就会打到京城脚下。

恳请两位太后移驾避暑山庄暂避锋芒!”

京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一旦敌人攻来,必然会被围困,到时候将难以逃脱。

所以必须趁敌军尚未抵达之前,撤离京城前往避暑山庄避难。

热河地区的避暑山庄地势更为险要,且背后即是大漠草原。

即便湘军真的追击至此,他们也可以继续撤退至蒙古草原,寻求蒙古骑兵的支持与庇护。

一旦英军抵达天朝,在英军的帮助下,他们必定能够击溃湘军,平定叛乱,届时两宫太后与皇帝便可重返京城主持大局。

听到僧格林沁的话,慈禧太后心中满是惊慌。

“姐姐,既然僧格林沁亲王如此建议,那我们还是听从他的意见,立即北上吧!”

慈禧太后本身胆小怕死,同时还要为年幼的儿子同治皇帝考虑。

同治皇帝如今不过几岁,她绝不愿意让自己的爱子丧生于乱军之中!

太后依然心存幻想,期待着未来能借助儿子的地位而尊享无上的权柄。

慈安太后没有搭理她,而是转向僧格林沁,问道:

“僧格林沁亲王,您如实告诉我,局势真的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了吗?”

慈安太后清楚对方对朝廷忠心不二,因此完全信任他的用心。

然而,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举动可能引发的后果却极其可怕!

目前,清军在战场上本就处于下风,在湘军猛烈的攻势下,只能勉强招架,毫无反击之力。

将士们之所以还能顽强奋战,未至全面崩溃,在慈安看来,完全是因为两宫太后与皇帝陛下坐镇京师,给予了前线士兵战斗的勇气与信念。

若两位太后带着小皇帝弃军逃离,那么前线将士会作何感想?他们会觉得自己被背叛、被当作牺牲品吗?一旦产生这样的念头,他们断然无法抵挡湘军的进攻,京城恐怕也会迅速落入敌手!

京城一旦失守,各地的地方官员和天下百姓还会承认朝廷的正统性吗?勤王之师还会赶来救援、助其平叛吗?对于这一切,慈安心中毫无把握!

因此,她不敢贸然决定,带着小皇帝及朝廷文武百官放弃京师北撤,因为这样做极有可能毁掉整个国家!

“这……”

慈安的问题让僧格林沁一时语塞。

他也没有信心,在两位太后与皇帝撤离后还能守住京城。

他的建议不过是基于几年前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时,咸丰皇帝带领大臣前往避暑山庄躲避战火的经验,同时也在思考当年的做法是否适用于当下。

然而,慈安考虑得更为深远。

“时代不同了,四年前侵入京城的是洋人军队,他们的兵力有限,对天朝情况也全然陌生。

他们虽然攻下了京城,却无法长期统治,所以不会久留,先皇才能带众人去避暑山庄暂避。

但如今不一样了!”

“湘军人数更多,且他们本就是天朝子民。

若他们占据京城,便拥有了政权的合法性,而我们的正统性则会被削弱!你要明白,我们是外来民族,对方才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正统。

将京城拱手相让,恐怕会彻底动摇我们旗人的统治根基,即便有日不落国相助,也很难重新夺回权力了!”

慈安的话字字沉重,僧格林沁听后再也不敢坚持劝说撤退。

“可是,陛下的安全以及两位太后的安危该如何保障?”

僧格林沁忧虑地问道。

慈安太后微微蹙眉,转头望向正目光炯炯注视着自己的慈禧与同治母子,稍作思量后,下定了决心。

“如此安排吧,我带领朝廷要员留守京师,慈禧妹妹带着小皇帝以消夏为名前往避暑山庄!”

听到慈安的提议,慈禧心中暗自狂喜,却仍故作关切地说道:

“慈安姐姐,您还是和我们一起走吧,京城此刻实在不安全啊!”

僧格林沁也随即劝道:“太后,您不如一同撤离,这里有奴才守着,只要奴才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叛贼踏进京城半步!”

慈安太后听罢二人的言语,勃然大怒:“你们说什么胡话?方才讲了那么多大义,难道都当成耳边风了吗?”

被斥责后的僧格林沁满面羞愧,低头不敢直视。

而慈禧太后亦装模作样,低头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实际上,她内心早已笑开了花!

慈禧太后一直对慈安心存芥蒂,只因对方身为正宫太后,而自己虽因生下同治皇帝而成为西宫太后,却始终无法与之平起平坐。

辛酉政变本是她一手策划,垂帘听政也是她的提议,然而最终得益最多的却是慈安太后。

尽管她同样参与垂帘听政,但由于自身能力与地位的局限,她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远不及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并非宽宏大量之人,对于事事压自己一头的慈安太后,心中满是不满。

所以,当慈安太后主动提出留下来殿后时,慈禧太后内心欣喜若狂。

既然慈安自己选择留下断后,这几乎等同于九死一生之事,那便是在送命!

而慈禧母子不仅能够逃离京城的险境,未来也不再有慈安太后这样的竞争对手。

如果能够等到洋人援兵相助,助他们收复京城,那日后整个朝堂岂不是由她一人说了算?

“此事已定,无需多言,僧格林沁亲王,你即刻率军返回前线,我将京城驻军分你一半,

余下的兵马则护送皇帝前往避暑山庄!”

“那太后的安危由谁来保障?”

僧格林沁对慈安太后愈加敬佩,听闻对方的决定后,开始为其安全担忧。

“宫中尚有数千太监,前朝可用太监守卫京城,我们自然也能做到!”

慈安太后既已决意留守,索性豁出一切。

京城现有禁卫军及九门提督麾下城防军共计三万余众,这些人原本负责保卫京城安全,但如今前线战况危急,这些人留在京城亦无大用,不如派往战场,交由僧格林沁指挥。

如此一来,或许还能支撑得更久一些!

关于京城的防卫,宫中的数千名宦官,加上城内的差役、捕快以及部分旗人后裔,足以保障秩序,守护他们的平安。

“奴才遵旨,愿太后福寿安康。

只要奴才还有一口气,就决不让敌军踏入京城一步!”

僧格林沁此次并未再持异议,而是郑重地向慈安太后叩拜,甚至未正眼看一旁的慈禧母子,便径直领兵离去。

慈禧太后目睹僧格林沁此举,心中颇为不悦,暗暗记下了这一细节,决心日后寻机让其付出代价。

在得到京城一万多名驻军的增援后,僧格林沁当夜便对湘军营地发动突袭,意图摧毁湘军火炮,削弱其火力。

然而,湘军亦有夜袭清军的准备,双方行至半途,恰巧相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