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32章 三道坚固防线!

尤其在当前战事胶着之际,战争的消耗巨大无比——招募士兵、发放军饷、从列强购买武器弹药、以及后勤粮草等各项开销,样样都需要用钱。

一旦战事开启,资金短缺便意味着战事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产量高达百万两白银的大银矿,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只是,倒幕军在占领该地后,因急于东进讨伐幕府,故而并未在此部署重兵驻守,更未预料到汉军会从海上突袭,因此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斗持续不到一个小时便迅速结束。

此战中,汉军损失极小,仅阵亡十六人,负伤四十九人,便取得了击毙敌军二百六十八人、俘虏三百余人、敌我伤亡比接近一比十的战绩。

更何况,汉军此次只是驱逐敌人,并未全力追杀。

否则,驻守此地的千余倒幕军恐怕无一能生还!

击退倒幕军后,汉军并未继续追击,而是在原地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依托石见银山建立三道坚固防线。

若倒幕军不甘失败卷土重来,汉军将依托防线迎战;

若倒幕军选择忍痛割舍不来报复,那么这支军队便成为汉军钉在倭国本土的一颗钉子,成为持续牵制倒幕军的重要力量。

让他们不敢毫无顾忌地全力进攻幕府,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防范汉军。

否则一旦汉军趁虚而入,就有可能直扑他们的大本营,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这种局面是倒幕军方面根本无法承受的。

因此,汉军判断,倒幕军很可能会先试探性地发起攻击,或者通过外交途径向天朝提出抗议。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是正面冲突,还是外交抗议,对汉军来说都影响不大。

在加固了防御工事后,汉军便开始专心致志地对石见银山进行开采。

石见银山早在倭国几百年的持续挖掘下,已经产出了数亿两白银。

历史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里的矿藏才被彻底挖空,随后倭国将其永久封闭,停止了开采。

这样算下来,距离这座银山的关闭,大概还有65年的时间。

不过到了后期,石见银山的产量大幅下降,每年的白银产出已经很难维持在百万两以上,更别提曾经达到的每年两百万两的高峰了。

正因如此,幕府才愿意将石见银山的开采权交给天朝,一签就是十年。

在他们看来,矿产逐年减少,十年下来天朝未必能从中获得千万两白银,这笔交易对他们并不吃亏。

但天朝的想法却截然不同!

因为石见银山不仅蕴藏白银,还有大量铜矿资源。

即使后期产量下滑,按照每年百万两白银的一半估算,每年至少还能采出五十万两白银。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座伴生铜矿的银矿,因此在开采白银的同时,至少会产出五倍以上的铜矿。

而铜矿正是天朝紧缺的重要工业原料。

作为导电性能极佳且性价比较高的材料,铜是制造电线不可或缺的物资。

虽然银和金的导电性能更好,但价格昂贵,显然无法用于大规模生产。

所以,石见银山的实际价值远超幕府的认知。

而且,与倭国过去落后的开采方式不同,天朝在开采前会派遣地质专家进行详细勘探。

在明确矿脉分布后,还会从胶州等矿区调集大量熟练矿工前往石见银山作业。

军队方面也会安排爆破人员,对矿石进行爆破,并利用专业设备进行集中提炼。

这种高效的开采方式,是倭国传统手工挖掘根本无法比拟的。

因此,汉军有信心在十年之内将石见银山彻底开采干净,一粒矿石都不会留给倭国人!

等到那时,倭国人看到空空如也的银山,恐怕会目瞪口呆吧?

汉军登陆倭国本土,并派兵攻占石见银山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前线。

倒幕军得知后大为震惊。

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和土佐藩的四位藩主及主要负责人紧急聚集,共同商议如何应对汉军的介入。

“天朝人到底想干什么?趁着我们主力正在讨伐幕府,竟然背后出手,抢占我们的银山,他们这是要和整个倭国作对吗?”

最愤怒的是长州藩的人,毕竟石见银山是他们打下来的,驻守在这里的也是他们的部队。

汉军占领后,长州藩不仅白忙一场,还损失了不少兵力。

这让他们对汉军极为愤怒,甚至有人主张立即出兵反击,将汉军赶出去。

“天朝逼迫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幕府那里获得了大量利益,如今插手我们的战争,并不奇怪。”大保久利通冷静分析道。

作为倒幕派中对国际局势最为了解的人之一,他深知西方列强的行事风格。

而如今,天朝的做法与西方列强并无二致,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来。

只不过,天朝离倭国更近些,因此对方恐怕存有压制倭国发展的可能。

倘若真是如此,形势对他们可就相当不利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怎样应对对方的这种举动?”

“是置之不理,还是采取强硬姿态,迫使对方撤军?”

西乡隆盛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视一圈,最终落在刚从江户撤回的伊藤博文身上。

“伊藤君,你在江户时对天朝与幕府之间暗中的勾连了解得最多,说说你的看法吧。”

“哈依!”

伊藤博文虽然后世在倭国历史上地位显赫,但在这个年代,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桂小五郎等明治三杰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毕竟如今倒幕军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而伊藤博文不过掌控了维新派的一小部分力量,无法与他们同日而语。

因此,面对大佬的提问,伊藤博文挺直了身子,认真思索片刻后开口回答:

“我们之前曾派人袭击过天朝的军舰,也派人刺杀过他们的外交大臣,虽然这些行动都失败了,但事情已经做了,一旦被对方查出是我们干的,天朝势必对我们抱持敌意。

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伊藤博文的话令倒幕派众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是啊,先前已经做过撕破脸的事,现在还想与对方缓和关系,谈何容易?

“那就这样,坂本龙马君,你率五千兵马回防大田,密切注意汉军动向,若他们继续增兵,立刻向我们报告!”

伊藤博文的一番话令西乡隆盛心中泛起一丝不安,不得不作出应对。

然而眼下正面战场战事正酣,他们必须集中兵力消灭关西的这支幕府军,无法将主力调回对付汉军。

因此,只要汉军不主动挑事,他们只能先采取监视策略,不敢贸然翻脸。

“那石见银山怎么办?那里现在还在汉军手里,如果我们不夺回来,他们一定会大肆开采白银,然后运回本国!”

长州藩主毛利庆亲不满地说道。

石见银山原本已被长州藩控制,如今却被汉军抢走。

萨摩、土佐、肥前等藩自然不以为意,毕竟银山得失与他们关系不大,可以袖手旁观。

但长州藩却咽不下这口气,何况他们为此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

“现在必须以大局为重。

石见银山固然重要,但再重要,难道比得上京都的天皇陛下?难道比得上整个天下还重要吗?”

毛利庆亲的话让西乡隆盛颇为不悦。

虽然他是长州藩主,但藩内军政大权早已被高杉晋作架空,他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罢了。

若非高杉晋作在之前攻打二条城时身负重伤,暂时无法主持军政,毛利庆亲哪有资格参与这种倒幕军高层会议?

想到这里,西乡隆盛凭借自己三军统帅的威望,直接对坂本龙马下令:

“坂本君,在高杉君伤愈之前,长州藩的大小事务就由你来处理,切记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让宵小有机可乘!”

最后一句话几乎就是说给毛利庆亲听的。

后者听后脸色涨红,感到极大的羞辱。

要不是西乡隆盛体格健壮、武艺高强,他怕是早就拔剑挑战了!

但这份屈辱,毛利庆亲已牢牢记在心里,绝不会轻易忘却。

西乡隆盛冷冷扫了他一眼,被如此羞辱都不敢发作,这种懦弱之辈,他连正眼都不屑于瞧上一眼。

于是,他索性不再理会毛利庆亲,直接下令:“前几天在高杉君的猛烈攻势下,二条城中的三千名幕府士兵已被我们彻底击溃,如今只剩京都城内不到一千二百人还在负隅抵抗!”

“只要我们能一举歼灭这支残余势力,整个京都便唾手可得!”

“立刻传令,从现在起不分昼夜,全力进攻京都,务必在明日破晓前攻入城中!”

倒幕军自起兵以来,一路势如破竹,顺利异常。

京都最重要的屏障——二条城已然陷落,只剩下皇宫内那千余名幕府军仍在负隅顽抗。

如今他们兵员三万,合围京都,城内那一千二百人,显然已无处可逃。

与此同时,在南方战场,土佐藩与肥前藩的联军已将大坂城团团围住。

城内的幕府军曾多次试图出兵驰援京都,皆被他们一一击退。

只要京都一战告捷,倒幕军便可挥师南下,与土佐和肥前的部队合兵一处,围攻大坂城,彻底歼灭城内这支幕府残部。

一旦成功,便可率军东进,直抵关原地区,与驻守当地的萨摩藩汇合,在关原与幕府主力展开最终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