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14章 最终的谈判!

反观欧洲这边,由于缺乏对天朝局势的深入了解,特别是缺少能准确解读汉军政策的专家,因此在他们眼中,天朝的种种举动都显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一旦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意图,他们在处理与天朝相关事务时便容易出错,显得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所幸的是,普鲁士此前已与天朝达成了文化交流的协议。

双方约定互派留学生,前往对方国家学习文化知识与先进技术。

普鲁士方面对此高度重视,早在半年前,他就亲自着手挑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准备送往天朝进行深造。

此次正巧天朝外长来访,俾斯麦便趁机提出此事,并将拟定的名单交予对方,希望顾维钧能在返程时一并带这些人回国。

在那个时代,远洋航行依旧充满风险,船只失事的概率不低。

考虑到这批青年都是普鲁士的未来栋梁,万一在途中遭遇不测,无疑是普鲁士的重大损失。

因此,他们希望能搭乘天朝的顺风船。

天朝的舰队均为万吨级战舰,航速快、抗风浪能力强,不仅安全系数更高,途中还能让这些年轻人接触天朝海军的先进技术和作战指挥体系。

这对几乎没有海军经验的普鲁士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

顾维钧接过名单,粗略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三十多个名字。

这些人大多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姓名中不少都带有“冯”字。

而“冯”是普鲁士贵族姓氏的标志,可见这些人多半出身容克阶层。

“可以,我回去的时候会带他们走,让他们先在汉堡那边待命就行。”

这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此行的船队既有战舰也有邮轮,安排这些人搭乘邮轮也不至于造成泄密风险。

“那就多谢了。

顾先生,请进,我想接下来几天我们有不少事要谈。”

俾斯麦微笑着说道。

结盟是件严肃的外交大事,盟约的内容需要双方反复磋商、逐步敲定。

这个过程往往冗长且艰难,双方都要做出妥协与让步,最终才能达成共识,成为真正的盟友。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并非轻松的任务。

“请便,希望我们的谈判能够顺利愉快。”

顾维钧耸耸肩,对这种情况他早有心理准备。

于是,双方就缔结同盟展开了最终的谈判。

经过三天紧张而细致的磋商,两国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

例如,若普鲁士对毛熊宣战,天朝也将随之宣战。

双方分歧最大的,是关于如何应对日不落帝国的问题。

天朝在南亚的扩张,主要对手正是日不落。

天竺是日不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一旦将其从日不落手中夺走,其帝国根基将大为动摇,甚至可能走向衰败。

因此,天朝希望在与日不落发生冲突时,普鲁士能在欧洲方面予以配合。

然而,普鲁士对此并不积极。

他们以海军实力不足为由,表示即便对日不落宣战,也无法登陆其本土,更无法远赴南亚与天朝协同作战。

最终,普鲁士拒绝在涉及日不落的问题上与天朝采取联合行动。

“既然如此,那么关于高卢的问题,我想我们也无须承担义务了。

贵国若要对高卢开战,我们也将保持中立。”

此时高卢在远东的殖民地几乎已被汉军攻陷,剩下的据点大多集中在南美和非洲。

非洲方面倒还算容易处理,毕竟天朝在北非拥有一块殖民地,一旦开战,他们也乐于配合普鲁士,对当地的法军采取行动。

然而,普鲁士人对待日不落的态度让顾维钧颇为不满。

权利与义务本应相辅相成,若想获得盟友的支持,就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

原本在对毛熊宣战的问题上,双方利益尚可协调,但一旦涉及高卢与日不落,分歧便显露无疑。

如果普鲁士无法协助汉军对抗日不落人,那么天朝自然也不会轻易出手,去帮他们对付高卢!

顾维钧绝不会签署一份不平等的协议,那种义务远大于权利的条约,是天朝所不能接受的。

俾斯麦沉思片刻,也觉得自己的提议确实有些站不住脚。

汉军可以协助他们对抗高卢,但他们却无法帮助汉军应对日不落。

这倒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

在他们的海军力量未达到或接近日不落的水平之前,根本无法对日不落本土构成威胁。

即便参战,也只能是走走过场,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相比之下,天朝在封锁高卢方面的意义更为重大。

若没有天朝在南方牵头组织,西葡与意大利恐怕未必愿意出兵。

一旦如此,高卢的南线将毫无压力,他们便能将大量兵力调往东线对抗普鲁士,这正是普鲁士最不愿见到的局面!

有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呢?

俾斯麦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招。

“顾外长,我们不再要求贵国随同对高卢宣战,但希望贵国的北非殖民地能参与这场战争。”

“北非殖民地?”

顾维钧微微一怔,北非殖民地不就代表天朝吗?

他们参战和天朝参战有何区别?

难道那里的军队不是汉军吗?

“还是有所不同的。

北非殖民地代表的是其自身,而非贵国正府本身。”

俾斯麦解释道,欧洲的殖民地在早期常拥有独立对外宣战、议和、谈判的权利。

例如早年的东天竺公司,虽为一家商行,却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为了谋利,他们敢于冒险开战。

而这类战争有胜有败,若每场战事皆以母国名义发起,影响和代价未免太大。

对大国而言,战败是极为丢脸的事。

但对一家公司而言,扩张失败并不算什么奇耻大辱,大可东山再起。

因此,在对外开战方面,殖民地的灵活性要高得多。

“对高卢用兵,并非贵国正式宣战,而是由北非殖民地代表出面宣战。

我们也不要求贵**队攻入高卢本土,只希望北非的部队能在当地牵制住高卢的兵力。”

虽是绕了个弯子,但实际出兵的仍是天朝本土部队,只是换了个身份作战罢了。

可这对天朝来说,有什么实际好处呢?

说到底,仍是为普鲁士帮忙,若普鲁士不肯付出一定代价,这种事顾维钧实在提不起兴趣。

“至于报酬嘛,贵国的殖民地此前曾在我们这里借贷了250万英镑,我们可以代为偿还这笔债务,作为贵国派兵北非的酬劳,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250万英镑,约合1300万两白银,作为出兵报酬,这笔钱并不算少。

只要高卢在北非驻军不多,凭汉军在当地的军力,单独解决对手也并非难事。

再加上意大利方面表态,这场战争的局势应该会更加明朗,因此这笔收益也可以说是稳稳落袋了。

不过,相比起普鲁士的收获,这1300万两白银的回报似乎略显寒酸。

因此,顾维钧伸出一根手指,提出:“我们倒是可以考虑支持高卢开战,但前提是战后我们至少要拿到两成的战争赔款!”

两成赔款,若按历史上高卢赔付的50亿法郎来计算,就是5亿法郎,约合1.5亿两白银!

这个数目远超普鲁士方面开出的条件。

俾斯麦微微皱眉,两成确实不算低了,毕竟仗是他们打的,一下子让汉军分走两成,心里还是有点不舍。

“那就一成!”

谈判由此展开,双方开始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

一成换算成银两,也有7500万两,其实也并不少了。

不过顾维钧自然不会轻易接受,于是还了一个数目:

“一成八!”

“一成二!”

“一成五,不能再让了!”

“好吧,合作愉快。”

俾斯麦苦笑着伸出手。

这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一成五相当于1.12亿两白银,虽然数目不小,但既然是高卢人出钱,普鲁士人也就不那么心疼了。

在关键条款达成共识后,双方正式在条约上签字,普鲁士与天朝的结盟就此敲定。

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五年后如双方仍有合作意愿,可续签,否则自动失效。

这样的安排令双方都较为满意。

毕竟普鲁士与天朝的利益并非始终一致,长期绑定并无太大意义,尤其是在天朝未来可能与日不落发生冲突的背景下。

一旦开战,双方继续维持盟约就会变得尴尬。

所以,五年时间足够他们联手搞定高卢,届时这份协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顾维钧心中也打着同样的算盘。

他们需要推动普鲁士对高卢宣战,趁机搅乱欧洲局势。

让日不落被欧洲战事牵制,无法在南非投入重兵,如此天朝便可悄然在南非站稳脚跟,顺利开采当地的金矿。

一旦天朝掌握足够黄金储备,其货币将可能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通行货币。

世界通用货币的地位自不待言,无论是金本位时期,还是未来将货币与中东石油绑定,打造石油货币体系,天朝都能借此向全球各国征收铸币税。

这将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政收入,更不用说还能通过操控汇率,收割各国优质资产。

这种操作,正是后世鹰国最为擅长的手段,不少国家都因此陷入困境。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都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

俾斯麦心情愉悦,最近好事连连——与天朝的盟约敲定,加上奥匈帝国正式成立,对普鲁士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