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06章 充满期待!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第206章 充满期待!

作者:娟梦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26:28

他无论是从荷兰引入乳牛,还是从瑞士引进肉牛,所需资金全未动用自己的腰包,而是从普鲁士借贷而来。

他相信,凭借未来的收益,足以偿还这些债务。

如此一来,整个项目无需依赖天朝本土的资金支持。

一旦产业成型,埃及将为天朝源源不断地输送财政收入!

当张之洞从欧洲归来时,他已经手握资金、牛种、市场,甚至连合作协议都已签署完毕,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待实施。

“若非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竟能有如此成果!”刘永福对张之洞仅凭欧洲一行,便能无中生有带回如此多的资源与合作感到由衷佩服。

难怪汉王会派他来北非担任殖民地总督,此人确实才智过人。

“呵呵,这才只是个开始!”张之洞志在更高处。

他深知,汉王将他派到这里,绝非仅是为做一个地方长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地的原住民不可轻信。

要想将这片土地真正变为天朝的领土,而非仅仅一个殖民地,就必须从天朝本土大量移民过来。

然而,移民需要大量经费,移民抵达后还需安置,要让他们有地可耕、有屋可居、有工可做。

而且,这里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必须高于天朝本土,否则对国内百姓缺乏吸引力。

天朝百姓大多重乡土、恋故土,轻易不会远行,更何况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埃及。

除非是在家乡难以生存,或者新地带来更好的机会,否则无人愿背井离乡。

要将一个原本贫瘠之地建设成理想家园,其中困难可想而知。

但张之洞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对北非殖民地充满期待。

他坚信,在他的治理下,终有一天,这片土地将成为天朝真正的核心疆域,而非海外殖民地!

就在张之洞于北非大展宏图之际,天朝本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如果说1865年的土地改革还只是局部试点,那么到了1866年,随着各地剿匪任务基本完成,汉军对全国的控制力大幅提升,土地改革的政策便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林文深知,这项政策牵动的利益极为广泛,因此调集了国内大部分军队,部署在各地关键区域,随时准备镇压地方豪族可能的反抗。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地主阶层的不满,林文有意引导民间资本转向兴办工厂、投资实业,希望将他们的目光从土地转向工业发展。

后世的历史学者曾有观点认为,若无蒙元入侵,南宋极有可能率先于欧洲爆发工业变革。

因为宋代商业高度发达,民间资本不仅依靠土地获利,更热衷于投入商业,这种趋势催生了经济繁荣,也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若这一进程未被打断,南宋或许能早于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

对于这种说法,林文虽未明确表态,但他深知,若继续让民间资本依附于土地,靠剥削农民维生,势必严重阻碍天朝的工业化进程。

此时,欧洲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点,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天朝,决不能再落后于人。

唯有迎头赶上,奋起直追,方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而推动工业进步则需雄厚的资金支撑。

汉军虽在征战中积累了数亿两白银的资本,但这点钱想要在全国推动工业化仍显捉襟见肘!

要知道,日不落帝国仅本土的Gdp就高达30亿英镑,换算成白银超过100亿两,其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工业产出。

日不落已经完成了近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其积累的财富难以估量!

相比之下,汉军还远远不及。

不过,自明朝以来,欧洲商人与天朝贸易频繁,从南美和脚盆等地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入天朝,使得民间白银储备十分可观。

虽然日不落通过贩卖大烟等卑劣手段,从天朝手中夺走了大量白银,但仍有相当数量留在百姓手中。

这些银钱大部分集中在商人、地主和贪官的手里。

如何将这些资金引导出来,成为摆在林文面前最头疼的问题。

松江,位于长江出海口南侧,自近代开埠以来,逐渐发展为天朝沿海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汉军拿下松江后,也着力扶持并推动当地的建设。

1866年1月14日,松江府内张灯结彩,街道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城中每隔数步便设一处岗哨,处处可见全副武装的汉军士兵。

农历新年将至,林文亲临松江,为天朝首个经济开发区主持揭幕仪式。

松江地理位置优越,既临近海岸,又靠近长江这条黄金运输通道。

在此兴办工业极为合适,因为各地原料可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运来,而工厂生产出的产品也能经由海路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林文对松江的未来充满信心。

后世这里曾是天朝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城市,堪称国家的经济中心。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奠定了其长盛不衰的基础。

早在明清时期,松江府便聚集了大量民间资本。

江浙一带的富商,曾通过这里将松江布销往全国,整个江南的纺织业甚至丝绸业,都围绕松江运作。

正因有这一历史基础,林文才顺势而为,在此设立天朝首个经济开发区,希望引导国内资本投入工业发展。

上午九时,在松江地方官员的陪同下,林文完成了揭幕仪式。

首批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多为汉军直接投资的重工业项目,包括松江造船厂——汉军在该地区的重要造船基地。

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松江钢铁厂。

以及天朝第二家汽车制造厂——松江第二汽车厂。

此外,还有面粉厂、纺织厂、制浆厂、造纸厂、化工厂等23家工厂。

这些企业的初期投资预计在5000万至8000万两白银之间,这笔资金将带动整个松江地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并为当地提供至少80万个就业岗位。

闻讯而来的商人和地主们,在得知正府计划在此投资五千万两白银后,无不激动万分,眼神发亮,如同嗅到鱼腥的野猫般心跳加速,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五千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众人纷纷开始动脑筋、盘算着如何分得一杯羹。

如此多的工厂、如此多的工人,他们的日常需求便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只要能为他们提供配套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自己便能从中获利。

更有人想到,连正府都投入如此巨资,不惜代价发展工业,说明这条路确实有利润可图,否则正府又怎会如此倾力投入?

于是,不少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汉军招商的展示区,对一些尚在规划阶段、急需资金的项目表示了投资意愿。

结果,仅仅揭幕当天,松江经济开发区就吸引了超过500万两白银的投资!

一天筹集五百万两白银的成绩也算说得过去,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林文亲自坐镇的缘故。

第一批投资人多少有些想靠近他、讨好他的意思,想在他面前留下个好印象,结个善缘,因此才愿意出手投资。

这一点其实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数并没有带着自己的项目来设厂,而是选择投资由zheng府牵头主办的工厂,以参股的方式参与进去。

这些工厂虽然也属于国营性质,但所处的行业并不是特别关键的领域。

比起交通、医疗、教育、供水、供电等民生重点行业,这些产业的重要性低一些,但利润却更高,因此更容易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毕竟商人都是精明的,不赚钱的买卖,没人会愿意干。

看到民间资本的热情不算高涨,松江府经济开发区很快又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

汉军对天朝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非常重视,希望这里能够取得成功,并积累出可复制的经验,之后再推广到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带动全国的工业化进程。

因此,为了确保这里能够顺利发展,在经济开发区刚开始规划时,林文就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例如,落户开发区的工厂可以享受税收减免,而且减免的幅度相当可观。

在本地设厂,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减半征税,第三年减征两成。

这样的优惠条件,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与在别处投资相比,这里显然更具吸引力。

所以,政策一出台,立刻在商人圈中引发了热烈讨论。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商人,纷纷开始涌入松江。

而且与之前不同,这次很多人是自己申请设厂,自购设备,自招工人,不再依赖zheng府合作,也不再投资zheng府主导的项目了。

到了三月,松江经济开发区已经吸引了超过八千万两白银的民间投资,覆盖了三十多个行业,建起了一百多家工厂。

再加上之前zheng府投资建设的二十多家工厂和五千多万两白银的投入,松江府迅速崛起为天朝境内一颗耀眼的新星,吸引了大量资本汇聚而来。

虽然经济开发区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亟需解决。

其中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缺乏统一的国有银行体系和正式发行的法定货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