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194章 成了别人的嫁衣!

顾维钧讥讽地笑了笑,从他的语气和表情来看,旁人只觉得他对此地毫无兴趣,甚至有些嫌弃。

这让土鸡人颇为尴尬,低声辩解道:“其实有些地方并不是沙漠,也能种点粮食的。”

顾维钧摆了摆手,显得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行了,我也不和你们斤斤计较了,你们刚才提到的所有地区统统算上,再加上利比国,一共150万英镑拿下!”

这些区域加起来的面积差不多有800多万平方公里了。

用150万英镑买下这么一大片土地,顾维钧觉得非常合算。

“150万英镑这个价格自然是非常划算,虽然这片土地中有百分之九十都属于沙漠地带,真正有价值的区域恐怕连80万平方公里都不到!”

与奥斯曼帝国完成签约后,顾维钧向林文汇报了这次土地交易的情况。

八百万平方公里听起来确实庞大,但因为绝大多数位于沙漠之中,尤其是在北非和中东这种沙漠极为广袤的地区,其中还包括撒哈拉这样的超级荒漠,几乎不可能被真正开发。

因此,这个面积数字虽然令人振奋,实际意义却很有限。

若论土地的真正价值,当年法国卖给鹰酱的路易斯安那地区无疑更胜一筹。

那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都是适合耕作的平原。

那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南部还有储量惊人的油田。

鹰酱的大部分石油都来自这个区域!

所以,当年鹰酱的这笔交易可以说是非常精明。

但如今局势已不同以往,全球的土地几乎已被列强瓜分殆尽,只剩下非洲部分地区还未被完全掌控。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军能以如此低价购得如此广阔的土地,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更何况,他们还取得了波斯湾这一关键地带,连阿拉伯半岛也收入囊中。

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不过,买下这些地方之后,必须派人前去管理。

否则一旦土耳其人撤军,局势恐怕马上会陷入混乱。

到时候,欧洲列强很可能趁虚而入,试图在这些地区扩展势力。

林文可不想自己花钱买下的地盘,最后却成了别人的嫁衣。

因此,他决定先派遣一支军队前往,首先铲除埃及地区的割据势力,随后巡视各地殖民地,震慑那些不安分的地方势力,打消他们趁机作乱的念头。

当然,单靠军事力量并不足以长久维持统治,毕竟这片区域面积实在太大,若全部实行军事管制,需要大量军队驻守,代价高昂。

而维持海外驻军的开销十分巨大,显然无法作为长期策略。

因此,他们还需尽快派遣民政官员前往,在当地建立殖民管理体系。

也可以仿照约翰牛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的做法,组建一家殖民公司,专门负责管理与开发这些地区。

首批派遣的部队,除了陆军外,还需要一支海军配合。

海军方面,地中海已有清廷的一支舰队,因此无需投入过多兵力。

最终决定由两艘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两艘海龙级巡洋舰组成护航编队,护送两万陆军在埃及登陆。

在击败当地的反叛武装后,部队将兵分两路,一路向东挺进中东,另一路向西控制北非。

届时,地中海的汉军舰队将协助北非作战,而从本土出发的海军则负责支援东进部队。

等到军事行动结束后,民政部门将迅速派出大量官员前往,尽快建立汉军的殖民体系,恢复当地的生产秩序,使汉军能够从当地获得补给,稳定立足。

一旦在这一区域站稳脚跟,下一步便是大规模移民。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地区的原住民,林文是信不过的。

他不希望辛苦经营的殖民地,最终却被当地人所掌控。

因此,他计划用数十年时间,持续向这一地区移民,提升华人比例,使华人成为当地的主要族群,从而真正将这些地区融入汉军的版图。

其中,埃及因拥有尼罗河三角洲这一肥沃冲积平原,相较其他地区而言资源更为丰富,战略位置也极其重要,因此被定为汉军未来重点开发的对象。

就在汉军积极筹备向北非派遣军队的同时,俾斯麦也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抵达清廷的造船厂,准备参观这座船厂,并从中挑选普鲁士军队有意引进的舰艇型号。

刚刚踏入造船厂,还没来得及深入厂区,普鲁士代表团就被一艘体型庞大、通体洁白的战舰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什么船?”

武器这种东西,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暴力美学。

而眼前的这艘数万吨级战列舰,无疑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俾斯麦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而优美的战舰。

他几乎是一眼就被它深深吸引,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如果可能的话,真想把它带回德意志!

当然,理智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不说汉军是否愿意出售,就算他们愿意卖,普鲁士也根本无力承担啊!

就连定远级战列巡洋舰的售价都高达八百万两白银,这艘战舰的价格恐怕至少也要数千万两!

这个数字实在太过惊人,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海军几年的预算总额。

不过,即便买不起,也不妨碍他欣赏这艘战舰所展现出的力量与美感。

“这是我们海军的旗舰——炎龙号战列舰,目前正在船厂进行例行维护。”

战舰这种装备其实也非常精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送回工厂进行检修和保养。

例如更换部分零件、清除船底附着物、重新刷漆、进行防腐蚀处理等。

其中一些工序必须进入干船坞完成,也就是要将战舰完全脱离水面,才能彻底清理船底。

而炎龙号此刻所处的这座船坞,正是能够容纳五万吨级舰船的大型设施。

“我们可以登船参观吗?”

俾斯麦提出了请求,他希望能近距离看看这艘巨舰。

“可以,但只能参观外部结构,舰内舱室不能开放。”

“我们理解。”

俾斯麦点头表示明白。

不允许进入舰内多半是为了防止泄密,毕竟这艘战列舰是汉军唯一的主力舰,是他们的核心力量,自然会格外重视保密。

在汉军人员的带领下,俾斯麦与几名军官登上了炎龙号。

目前舰体的维修已基本完成,只等晾干后即可重新下水。

站在甲板上,望着那巨大的主炮塔和宽阔的舰身,普鲁士这边不断有人发出惊叹之声,连俾斯麦本人也难掩震撼。

尽管他已经制定了普鲁士未来几十年的战略方向,认为不应在海军方面投入过多资源,但此时站在这艘战舰之上,他的内心动摇了。

难怪日不落帝国不惜代价发展舰队,原来拥有一支海上无敌力量的感觉,竟如此令人着迷!

沉默片刻后,俾斯麦开口说道:“走吧,我们下舰,去看看工厂。”

他的意志力很强,硬生生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没有让自己沉溺于对海军的向往。

也许有一天,德意志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舰队,但那不是现在,至少不该由他来开启这段旅程。

在参观了平海级驱逐舰和海龙级巡洋舰后,俾斯麦最终拍板决定订购四艘海龙级巡洋舰和八艘平海级驱逐舰。

等到这批战舰服役,普鲁士将拥有一支由十三艘铁甲舰组成的小型舰队。

虽然这样的规模无法与日不落和高卢相比,但用来保卫本土的海上安全已经绰绰有余。

毕竟,普鲁士并不像某些国家那样追求海上霸权,因此并不需要过于庞大的舰队。

完成海军装备采购合同后,带着之前签署的协议文件,俾斯麦率领外交使团满意地离开了天朝。

这次出访收获颇丰,不仅成功与天朝签署了经济贸易协定,打开了这片广袤市场的大门,还获得了多项武器装备的生产授权,引进了多条关键武器的生产线。

虽然从表面上看,引进生产线后自行生产的成本与直接购买相差无几,但俾斯麦深知,这种技术引进不仅能提升本**工体系的实力,还能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对天朝先进技术的吸收与转化。

而且在制造的过程中,工厂还能带来众多就业岗位,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

此外,掌握自己的生产线,也更有保障。

一旦发生冲突,他们可以迅速提升产能,无需依赖遥远的海外供应,也无需担忧被其他国家封锁或制约。

因此,即使汉军方面给出的价格更高,俾斯麦依然坚持要把整条生产线带回国内自行制造。

这种做法在后世各国的军事采购中十分常见,显然这种策略带来的利益更加深远。

返航途中,普鲁士人恰巧与汉军的远征舰队一同启程。

对于这支满载士兵、气势汹汹朝南方海域驶去的舰队,普鲁士人起初还以为他们是冲着南洋的日不落势力去的。

毕竟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仍在日不落人的控制之下,这一带对于整个远东来说,可谓战略要地。

自家门口岂能容他人占据,汉军多半不会容忍日不落人长期驻守此地。

因此,普鲁士人一个个都满怀期待,以为自己能亲眼目睹天朝与日不落之间的大战。

然而,他们最终失望了,这支汉军似乎并无此意。

新加坡的日不落居民看到汉军舰队大举南下,并带着大量运输舰气势汹汹地逼近时,也和普鲁士人一样,以为战争即将爆发。

自从虎门海战之后,新加坡的日不落当局就一直忐忑不安,生怕遭到汉军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