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2章 唾手可得的目标!

一名太监跌跌撞撞冲进来,带着哭腔喊道。

“怎么回事?又出什么状况了?”

“难道是叛军已经攻入直隶了吗?”

“啊,若是这样,我们岂不是要收拾行装逃命了?”

看到太监惊慌失措的模样,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个个更加惶恐不安。

他们虽不知小太监带来了什么噩耗,但当下朝廷最大的威胁便是步步紧逼的湘军,于是众人都下意识认为,这消息定与湘军有关。

慈安太后本就心情不佳,此刻听闻太监可能又带来了噩耗,顿时勃然大怒,差点下令将那小太监拖出去斩首。

“这是谁家调教的奴才?给我拉出去,重打八十大板!”

打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八十下下来,即便是一位身强力壮的武将也未必承受得住,更别提这么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太监了。

所以慈安太后虽未明言处死此人,但这一番惩罚实际上与宣判死刑相差无几。

“姐姐息怒,这人是臣妾手下管教不严的奴才,请姐姐看在妹妹面上,饶他一命吧!”

慈禧见状急忙为小太监求情,生怕慈安太后真的动了杀机。

“哼,既然是妹妹开口相求,那哀家便卖你个面子!”

慈禧闻言长舒一口气,连忙对小太监说道:

“李莲英,还不快谢恩!”

“奴才叩谢太后不杀之恩!”

李莲英吓得魂飞魄散,磕头如捣蒜般响亮急促。

“说吧,到底发生了何事?”

慈安太后虽心怀厌恶,却也不得不弄清楚事情原委。

如果湘军真的攻入直隶省,那么她或许真需要调动僧格林沁的部队回京护驾了!毕竟桂良手下的那几万兵力,根本无法阻挡如同猛兽般的湘军。

“外面来了几个洋人,他们自称是罗刹国的使节,声称能够帮助我们对付叛匪!”

“什么?洋人?”

“罗刹国的人到了?”

“这罗刹人向来不好惹,我看他们的意图绝不单纯!”

“不错,这罗刹国比日不落和高卢国更加难缠。

这些年趁着我们平定太平天国和应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从我们手中夺走了不少土地。

这次他们前来,恐怕又是对我们哪块领土起了觊觎之心!”

听到罗刹国人抵达京城的消息后,朝廷大臣无不惊慌失色。

对于这个北方邻居,大家几乎没什么好感。

罗刹人凶残且野心勃勃,早在两百年前康熙皇帝在位时,就在东北地区与其交战,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然而谁能想到,两百年后,他们卷土重来,而且比之前更加贪婪、更加咄咄逼人!

清府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早已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

无论是道光还是咸丰皇帝,在面对罗刹国人的蛮横要求时,都不敢轻易得罪对方,只能忍辱负重,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将大片土地拱手相让!

然而,这样的退让与妥协非但未能赢得罗刹国人的理解和感恩,反而使其愈发嚣张跋扈。

他们越发认定清府软弱可欺,犹如一颗随手可捏的烂柿子!

于是,他们果断放弃了在黑海地区与土厥人激烈对抗的战略,转而将目光投向远东,意图从清廷手中掠夺大片土地,谋划建立一个远东版的黄色沙俄帝国。

罗刹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日不落帝国的三千万平方公里。

不过,与日不落帝国大部分土地为殖民地不同,罗刹国的领土几乎全由其直接管辖和统治,属于实打实的核心区域!

这近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罗刹国历代先辈通过不断对外征战,一点一滴拼杀出来的成果。

到了十七世纪,罗刹国的势力已扩张至天朝东北部,并在此与清军发生冲突。

当时,罗刹国在东北的兵力相对有限,主要依靠哥萨克轻骑兵作战。

这些哥萨克骑兵擅长骑射,战斗意志顽强,且具备极强的吃苦耐劳精神。

他们在极端恶劣的寒冷天气下翻越西伯利亚,一路挺进远东,在天朝东北地区立足并迅速展开扩张。

然而,在康熙年间,清廷实力尚强,双方军队装备差距不大,因此清军与罗刹**队在北方爆发了一场战争。

此战之后,罗刹国意识到南方这个庞大帝国并非易与之辈,遂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保持低调,暂停了在远东地区的进一步扩张。

然而,鸦片战争中,清军被日不落帝国打得溃不成军,这一幕让罗刹国人彻底看清了清廷的虚弱本质。

要知道,罗刹国曾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独自挑战日不落、高卢及奥斯曼等多个强国的联合军队,虽未取胜但也难分高下。

更早些时候,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罗刹国作为反法同盟的主力,赢得了“欧洲宪兵”的美誉。

这使得他们的信心大增:若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多国联军僵持不下,面对日不落帝国手下败将的清军,岂不是更加游刃有余?

基于此判断,罗刹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扩张方向。

既然在黑海一带难以突破,继续南进将遭遇日不落、高卢和奥斯曼等多方围堵,不如转向东方——这块既庞大又衰弱的肥肉,显然是唾手可得的目标!

果不其然,这种战略转移很快便显现成效。

而此时正值清廷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日不落和高卢侵略者虎视眈眈,无力顾及其他。

在这种境况下,面对罗刹国步步为营的压迫,清府根本不敢轻易招惹,只能一再妥协,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将大片领土拱手相让。

然而,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犹如抱柴救火,柴不尽火不熄。

通过割地来取悦罗刹国的行为,并未平息其贪婪之心,反而刺激了对方更大的**!在彻底吞并天朝之前,每一次的土地出让,都只会让罗刹国的野心愈发膨胀。

长此以往,终有一天,清府会无地可割,进而走向覆灭。

而这一次,罗刹国使者前来,自然不会带来什么好消息。

“尊敬的清帝国皇帝陛下,我谨代表我国沙皇陛下,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罗刹国得知贵国遭遇叛乱的消息,深感遗憾。

沙皇陛下特意派遣我来表达慰问,并展现我们的友好之意。

我们愿意出兵协助贵国平定内乱!”

这位罗刹国使者表面上显得彬彬有礼,言语间也尽显客气。

但若仔细观察,便可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中透着一股傲慢。

同治皇帝年幼,实际执掌大权的是两宫太后。

作为罗刹国使节,他不可能不清楚这一情况,却故意忽略了垂帘听政的两位太后,径直向同治皇帝行礼。

不仅如此,当他见到皇帝与太后时,既不下跪,也不鞠躬,而是凭借自己的身高优势,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

这令慈安太后心中极为不满,在场的大臣们也多有愤慨。

然而,想到对方是罗刹国使节的身份,慈安太后和大臣们即便心怀怨气,也不敢发作。

毕竟,此时朝廷内外交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便是平常时期,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些洋人。

在清廷看来,这些外国人时刻都在寻找机会,制造借口,意图挑起战争。

因此,必须尽可能避免给对方任何开战的理由。

但一旁的慈禧想法却有所不同。

当听到对方表示愿意提供援助,帮助平定国内叛乱时,她内心大喜,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尽管她从未见过洋人的军队,但在过去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洋人面前屡战屡败的情景让她印象深刻。

就连被朝廷尊为战神的僧格林沁,也在八里桥之战中以优势兵力进攻洋人,结果却是惨败而归,自身损失惨重,敌人却毫发无损。

这一系列事实进一步加深了慈禧对洋人实力的敬畏,于是她立刻对罗刹国使者的提议产生了兴趣。

“不知贵使能否详细说明一下,贵国打算如何协助我们平定叛乱?”

不等慈安太后开口,慈禧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慈安太后听了她的话,微微皱眉望向她,随即注意到慈禧脸上满是热切的期待,那双眼睛仿佛闪烁着光芒。

尽管她心知肚明,世上没有不劳而获之事,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

既然对方愿意派兵相助,背后必然隐藏着极为苛刻的附加条件!

然而,慈禧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或者即便她明白这些,也完全不在意!

毕竟,借助罗刹国的力量,或许确实需要割让部分土地给对方。

但若拒绝这份援助,叛军很可能直接摧毁清廷,到那时朝廷覆灭,土地再与他们何干?

因此,相较灭亡而言,割地不过是小事一桩,对此慈禧自然毫无异议,欣然接受。

然而,慈安太后却态度坚决,一眼便看穿了罗刹国的企图,于是冷冷回应道:

“不必了,这是我国内政,我们自会解决。”

“哦,是这样吗?真是令人惋惜啊!”

罗刹国使节听闻慈安太后的回答后,摇了摇头,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

“不过,若是你们不愿接受我们的帮助,恐怕我们就得另寻合作伙伴了。”

罗刹国使者的这番话已近乎**裸的暗示,在场清廷官员无不心知肚明:

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不与之合作,他们便会转向南边的曾国藩寻求联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