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3章 渔翁之利!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第23章 渔翁之利!

作者:娟梦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26:28

即便当年李定国两次击败明王,给清军带来的损失,也不及此次这般惨烈!

左宗棠离世之后,朝廷在两广乃至闽浙一带再无可用之兵。

地方上的军队,不仅数量稀少,战斗力更是堪忧。

如今连楚军都被轻易击溃,若是调遣这些地方部队前往迎战,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因此,在短期内,朝廷已经无力组织南下作战,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南方攻城掠地!

而此战的失利,对清廷而言,无疑动摇了其在南方的统治根基!

这一幕让恭亲王不禁联想到十余年前的金田起事——太平军在两广燃起的星星之火,最终演变成席卷半壁江山的滔天巨浪!

这一次,历史难道又要重演了吗?

大清朝经不起又一次像太平天国那样规模浩大的动乱了啊!

想到此处,恭亲王奕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恐慌。

“何必如此惊慌?曾国藩之前不是借口生病赖在天京不肯走吗?天京距离两广并不算太远,至少比京城到两广要近得多吧!”

慈安太后见恭亲王与慈禧皆失了方寸,不禁心头恼怒。

此时此刻,有多少双眼睛正注视着朝廷的一举一动!整个帝国,甚至天下苍生都在等待他们的决断!

若他们自己先乱了阵脚,岂不是昭告天下:朝廷软弱无能、毫无对策?

若是如此,那些地方豪强、心怀野心的将领们又会作何感想?

他们会不会认为,朝廷连区区一场小规模的叛乱都无法平定?如此一来,自己又何必继续听命于朝廷,不如干脆割据一方,甚至直接反叛?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大清朝彻底失去了天命!因此,不论局势是否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他们都绝不能表现出丝毫慌乱。

眼下,叛军不是仅限于粤省活动吗?他们连两广都尚未完全占据,这说明他们的力量还很薄弱,还有被镇压的可能性!而目前来看,朝廷自己的军队确实已难堪大用,但尚有其他可依靠的力量!

其中距离最近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

之前朝廷下令调遣湘军北上,结果曾国藩却以身体抱恙为由,拖延至今未动。

如今两广发生叛乱,正好湘军位置较近,那就命令他的部队前去平叛吧。

倘若这次曾国藩依然找借口推诿,那朝廷就该提高警惕了!慈安太后,乃至整个旗人集团,实际上从未真正信任过这些汉人大臣,尤其是那些借平定太平天国之机迅速扩张势力、手握重兵的汉将。

对于这些人,朝廷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

……

很快,京城的诏令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达天京。

当曾国藩接到圣旨时,他表现得仿佛病入膏肓一般。

然而,待传旨太监离开后,他立刻从病榻上跃起,精神焕发,全然不似生病之人。

“大帅,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是啊,大帅!左宗棠的五万楚军全军覆没,现在能制衡我们的只剩下李鸿章的淮军了。

凭淮军那几万人马,想要阻挡我们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自取灭亡!”

得知楚军在两广全军覆灭的消息后,湘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对左宗棠这位昔日同出湘军的老友并无半点担忧,反而希望他和楚军彻底消失。

因为若左宗棠活着,朝廷可能会拨款让他重建楚军,这将再次对湘军构成威胁。

更何况,楚军驻扎于闽广交界处,离湘军的大本营湘省并不远。

一旦湘军举事,楚军极可能趁虚而入,直捣其老巢。

这不仅会让湘军士气低落,更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行动。

所以,在湘军看来,楚军此次惨败可谓恰逢其时。

在此之前,曾国藩虽已决定举兵反叛,却迟迟未曾行动……

一方面,他私下与洋人勾结,从海外订购了大批的军械和重炮。

这批火炮尚未运抵,因此他眼下正焦急地等待着这些武器的到来。

另一方面,楚军正向南进发平定叛乱,而湘军则对南方战局保持高度关注。

他们想借此了解叛军的实力,若叛军能够牵制甚至击败楚军,使其无暇他顾,那么湘军后方的安全将得到保障,也无需分兵守护自己的根据地。

如此一来,便可倾全军之力北上猛攻,一举突破清军防线,直取京城!

一旦占据京城,清府便名存实亡,再无法调动全国兵力进行讨伐!到那时,他们的大业便可算是成功在望了!因此,当这一消息传来时,湘军上下无不为之振奋,都认为这是最佳行动时机。

“嗯,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我们不可操之过急!”

曾国藩虽心中暗喜,却依旧冷静提醒。

不久前,他还因汉军造成的损失而忧心忡忡,但如今得知汉军击溃左宗棠的楚军后,竟生出几分感激之情。

“可是主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万一朝廷察觉异动,我们便会错失良机!”

众将领听闻曾国藩此言,顿时焦虑起来。

他们认为此时形势绝佳,一旦错过,未来恐难再有这样的良机。

更何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计划迟早会被朝廷知晓。

若不尽早行动,一旦朝廷有所警觉,想要直捣黄龙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然而,众人不解为何曾国藩仍要选择等待。

看着麾下将士们急切的模样,曾国藩微微一笑,转而问道:“赵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他目光投向首席谋士赵烈文,希望对方的想法能与自己一致。

赵烈文拱手作揖后答道:“朝廷命我军南下平叛,这表明其在南方并无足够力量镇压叛乱。

短时间内,南方局势难以平定。

而我们绝不能南下,否则朝廷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况且,若我们深入南方,距离京城更远,再想迅速攻打京城,怕是难上加难。”

赵烈文的话令曾国藩深表赞同:“没错,我们决不能南下!”

争夺天下的关键在于掌控京城,唯有拿下京城,才能成就大业!

向南发展的话,顶多也只能像前明那样,与朝廷以长江为界,分而治之。

然而,历史的潮流一向是北方逐步征服南方,鲜有南方反向制衡北方的情况。

因此,若退守南方,在战略格局上无疑处于劣势。

所以,向南撤退从来就不曾进入曾国藩的考量范围。

“可是,我们现在也不能贸然挥师北伐!”

“哦?这是为何?”

对方提到关键之处时,曾国藩微微扬眉,带着浓厚兴趣追问。

“因为北边还有一支部队挡在我们必经之路上。”

“你是说淮军?”

曾国藩轻笑着问道。

赵烈文点头道:“大帅,如今楚军已被剿灭,若您打算起事,淮军无疑是最大的阻碍。

如果他们站在清廷那边,必然会对我们的行动造成干扰。”

“以我军的实力,消灭淮军或许并非难事,但如果耗费太多时间纠缠于此,耽误了北上的时机,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曾国藩点头附和:“淮军占据之地恰是我们北上的咽喉要道。

考虑到粮草补给运输的问题,我军只能沿京杭大运河行进,而运河目前正掌控在淮军手中,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他们。”

在古代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水路自然是最重要的物流通道之一。

“所以,我想自告奋勇,充当大帅的使者,前往淮南一趟。”

“你的意思是说服李鸿章站到我们这边?”

曾国藩听到这里,不禁惊讶地问道。

“李大人本就是大帅门生,若由我出面,并携带大帅亲笔书信,属下相信可以劝说他重新归顺大帅麾下。”

曾国藩思索片刻后点头答应:“好,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倘若成功,首功非你莫属。”

谈完淮军之事,赵烈文又提及一个人,郑重其事地对曾国藩说道:

“大帅,我走之后,请您务必密切关注一个人的动向。”

“谁?”

“僧格林沁!”

这个名字一出口,湘军众将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僧格林沁是清廷阵营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与腐化的八旗兵和绿营完全不同,他的部下皆是从蒙古草原招募而来,这些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装备精良,且作战意志顽强。

湘军曾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与僧格林沁合作过,对其战斗力深有体会。

“僧格林沁的骑兵在北方广袤的平原上极具威胁力。

一旦我们北上,极有可能遭到他的拦截。

因此,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密切监控他的每一个举动。”

……

而在南方的林文,自然无法知晓北方清廷内部那些错综复杂的权谋与斗争。

此刻,林文正沉浸在系统之中,心满意足地查收这次任务带来的丰厚奖励。

【叮,系统通知: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击败楚军,并成功达成俘虏左宗棠的特殊目标。

奖励宿主1500万两白银及10张精英招募令!】

话音刚落,林文的账户上便瞬间多出了上千百万两白银。

他仔细核对了一下,加上之前在战场上击杀敌军所得的额外奖励,此次任务总计收获1535万两白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