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185章 无法承受的后果!

因此,俾斯麦建议只留下少量部队牵制敌军,主力部队迅速南下,趁维野纳防务空虚之时发动突袭。

“这样太冒险了,万一布拉铬的守军趁机南下,切断我们的后路,卡尔的第二军团就可能陷入绝境!”

威廉一世略加思索,神情变得沉重。

俾斯麦的计划虽有可行性,但风险极高,一旦失败,将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我清楚,所以我才说这是一场赌博!”

俾斯麦语气坚定,他表示现在已别无选择,若继续拖延下去,局势恐怕会彻底逆转。

“好吧,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亲自率近卫军前往布拉铬,为大军断后!”

威廉一世也展现出果决的一面,在意识到无路可退后,毅然决定亲自出征。

他决定亲自统领国内仅存的禁卫军开赴布拉铬,掩护第二军团的行动,防止布拉铬守军从后方发起威胁。

俾斯麦郑重地点了点头,国王亲自出马,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陛下亲自前往,我建议可以征调大量民兵,让他们穿上正规军的制服,大张旗鼓地包围布拉铬,以此迷惑守军,同时也能扰乱维野纳方面的判断。”

这个建议很快被威廉一世采纳。

普鲁士人的反应迅速,威廉一世当天就下达命令,调遣近卫军乘坐火车赶赴苏台德地区。

很快,普鲁士国王亲征、率军围攻布拉铬的消息传遍四方……

奥军方面顿时紧张起来,本来在卡尔第二军团的持续进攻下,他们就已经快撑不住了。

如今普鲁士国王亲自率军压境,士气和兵力都将大幅提升,布拉铬极有可能会陷落。

于是,奥迪利皇帝立刻下令,从维野纳抽调五万兵力北上,增援布拉铬。

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战局的走向,成为整场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七月中旬,北上的奥军在布尔诺地区与南下的普军不期而遇。

由于双方事先都未察觉对方已出现在这一区域,开战之初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由于情报不明,战斗一开始双方都表现得十分谨慎。

但随着普军的兵力不断显现,他们开始主动发起进攻。

奥军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普军,误以为布拉铬已经失守。

于是他们不愿与普军正面交战,企图撤军南下,回守维野纳。

当卡尔得知这支部队正是从维野纳抽调而来时,顿时精神一振,当即下令,要在野战中一举歼灭这支奥军。

于是,他亲自率领普鲁士的轻骑兵,向南疾驰八十里,攻占了胡斯托佩切,截断了奥军撤退的道路。

正在撤退中的奥军猛然发现前方竟然出现了一支普鲁士骑兵部队,心中震惊又愤怒。

他们非常清楚,如果被普军封锁了退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在奥军主帅的命令下,五万奥军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地向普军发起进攻。

双方在胡斯托佩切一带激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战斗最为激烈时,卡尔亲王身边只剩下不到五十名亲卫。

换作常人,恐怕早已支撑不住,选择后撤。

然而这位勇猛的王子却命令士兵吹响冲锋号,亲自率领仅剩的这五十人冲向奥军阵地。

被主帅无畏精神鼓舞的普军士兵,顶着巨大伤亡奋勇拼杀,最终坚持到了援军到来,成功完成了对该部队的合围。

布尔诺会战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五万奥军中四万五千人被歼灭,仅有不到五千人撤出战场。

而普军方面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共计两万余人阵亡,主将卡尔亲王更是在冲锋时身中数弹,重伤昏迷。

但这一战,为普军扫除了进攻维也纳的最后阻碍。

7月21日,普军总参谋长老毛奇亲自前往前线,接替了卡尔的职务,指挥第二军团南下,兵临维也纳城外!

普奥战争已进入关键阶段。

大军压境之后,普鲁士并未立即攻城,而是派人向奥地利喊话,希望与对方展开和谈,结束这场战争。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甚至公开表示,这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内部争执,不必拼到你死我活。

只要奥地利愿意议和,他们甚至可以放弃战争赔款,也不索要任何奥地利领土!

这样的表态,足以看出普鲁士方面的诚意。

然而,奥地利人心知肚明,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若接受和谈,虽然可以避免割地赔款,但奥地利在德意志人民心目中的领导地位恐怕将不复存在。

而且,普鲁士的真正意图显然不止于此——他们一定会要求奥地利放弃对北德意志地区的主导权,以便普鲁士能顺利领导北德意志,完成他们梦寐以求的“小德意志”统一。

而一旦普鲁士达成此目标,奥地利将彻底被排除出德意志体系,成为德意志大家庭之外的“局外人”。

因此,接受和谈的代价极其沉重,沉重得令人难以心甘情愿。

然而,面对兵临城下的普鲁士大军,奥地利的选择本就不多。

要么死战到底,但死守的结果,无非是首都被攻破,最终还是要和谈,只不过届时将颜面尽失,在国内外面前威信荡然无存。

继续作战已毫无胜算,只会自取其辱。

因此,奥地利皇帝再三权衡,最终接受了普鲁士提出的所有条件,停战讲和,体面地结束了这场战争。

7月28日,奥地利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在布拉格签署了《布拉格条约》。

条约内容包括:

一、此战之后,奥地利不得干涉德意志事务,并正式解散原德意志邦联;

二、普鲁士兼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黑森-卡塞尔、拿骚、上黑森等自由邦;

三、奥地利同意由普鲁士牵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不得参与或干涉其事务。

由于意大利在此战中表现不佳,原本历史上将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割让给意大利的条款被删除。

而普鲁士先前许诺给俄国的东欧领土也未提及,使这份条约对奥地利而言显得格外宽容。

他们不仅无需支付战争赔款,也不用割让任何土地。

甚至,由于结束了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纷争,两国关系也迅速缓和,大幅改善。

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与奥地利迅速修复关系,甚至建立起如同兄弟般的亲密友好关系。

受此影响,奥军在意呆利北部部署了更多的兵力,导致意呆利迟迟无法攻占该地区。

而北部平原掌握在奥迪利手中,不仅增强了其自身国力,也削弱了意呆利的力量,这为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布拉格条约》签订后,德军迅速从奥迪利境内撤出,集中全部兵力投入莱茵地区,准备与高卢展开决战。

面对士气正盛的普军,拿破仑三世虽然很想与对方正面交锋,但对方兵力比自己足足多了四十万,而且此前普奥战争中普军展现出的强大战力已有目共睹。

在这种情况下与对方决战,显然是不明智之举。

因此,在国内军方的劝说下,拿破仑三世接受了日不落帝国的调停,与普鲁士达成停战协议。

不过,他们在停战前占领了德意志地区的阿尔萨斯与洛林,这为日后双方关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到了八月下旬,这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战争,除了东部战场上的白熊与土鸡仍在交战外,其余战场的战斗已基本结束。

在结束普奥战争并与高卢达成停战协议后,普鲁士并未对白熊提供援助,而是宣布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

毕竟土鸡此前并未侵犯他们,而且他们与土鸡之间隔着一个奥迪利帝国,即便想帮白熊也鞭长莫及。

普鲁士此举让白熊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遭到了背叛。

于是,亚历山大二世下令驱逐普鲁士外交使节,并将他们列为不受欢迎之人。

然而,这一举动使白熊在国际上彻底陷入孤立,周边国家几乎无一与他们关系友好,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其抱有敌意,甚至将其视为主要威胁。

在这种局面下,白熊的处境愈发尴尬。

天朝,粤城。

当普奥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时,林文心中不禁感慨一番。

虽然汉军从中搅了一局,使得战争持续时间略微延长了一些,但总体来看,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仍与历史上相差无几。

普奥战争的交战时间约为十个星期,比历史上多了三周。

三周虽能让汉军多卖出一些武器,但总量仍然有限。

而一旦战争结束,来自普鲁士的订单必将迅速减少。

毕竟短期内普鲁士不会再发动战争,他们需要休养生息,着手整合整个北德意志地区。

待他们完成整合后,下一个目标将是西部的高卢。

届时,汉军或许又能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不过,普奥战争对于汉军武器而言是一次极佳的宣传,让欧洲各国见识到了其先进性。

因此林文并不担心无人购买汉军武器,这不,不久前高卢人便通过南鹰酱的渠道,试图从汉军手中采购武器装备。

而在这场战争中战败的奥迪利也痛定思痛,决定大规模采购汉军武器,用于更新军队装备,以提升自身战斗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