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167章 拥有一定的自卫力量!

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再将使用权分配给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民,把土地从地主手中解放出来。

在改革过程中,对于个人持有十亩以下土地的农户,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收购;

持有十亩至一百亩之间土地的,按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进行收购;

而拥有一百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则按市场价格百分之一的价格进行收购。

这样一来,贫农的利益得到保障,中农的损失也被控制在较低水平,而真正的地主则面临清算,至少要损失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资产。

当然,他们或许并不甘心,若是如此,汉军也不介意将剩下的百分之五一并没收!

土地被征收之后,无论是地主还是其他人,只要愿意继续务农,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用于耕种。

随后再依照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来缴纳农业税。

在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农业税是筹集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考虑到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为农民,因此农业税实际上成为zheng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所以在短期内是无法废除这项税收的。

不过,在征收农业税的同时,其余各种繁杂的税赋将一并取消,简化税收制度。

农民的徭役责任也将在十年之内逐步废止。

徭役制度自先秦以来就是农民的一项重要义务,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制度迟早要被淘汰。

然而,也不能立刻废除它,因为在财政尚未达到足以负担雇佣劳力的情况下,徭役制度可以让zheng府免费使用农民的劳动力,这对国家初建阶段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这十年间,汉军可以征调足够的劳动力来完善乡村和县级地区的基础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网络,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

此外,还包括水库、蓄水池、河道整治等各类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村的小学、公共厕所、乡镇医院等基础教育与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这些工程都来源于民力,也将服务于民众,对百姓来说,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事业。

因此,让百姓出一份力,尽一点义务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服徭役的时间会安排在农闲时节,不会影响农民的播种与收割等农忙活动。

服役期间,汉军会提供基本的生活补贴、食物供给,并给予一定的报酬,虽然报酬不会很高,否则国家财政恐怕难以支撑。

“此次改革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部分大地主手中还掌握着武装力量,因此这次改革我会调动军队与民政系统协同推进,若遇到敢于抗拒的地主,就地铲除,绝不手软!”

林文深知这项政策将引发多大的震动,因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调集了十余万汉军,分赴各省,协助当地民政机构推动改革。

相信在汉军的武力震慑下,这些地主终究会乖乖配合。

正如林文预料的那样,当汉军推进土地改革时,各地地主果然纷纷阻挠。

当得知汉军即将展开土地改革,要把土地从他们手中收归公有时,当地的地主们再也坐不住了!

“诸位,我黄世仁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要事商议。”

在北方某省,当地有名的豪门大地主黄世仁广发请帖,将周边村落的地主豪绅召集在一起,共商对策,意图对抗汉军的土地改革。

“各位,想必都听说了吧?”

黄世仁刚开口,底下的地主们便纷纷议论起来。

“南边的军队要没收我们的田地,剥夺我们的财产!”

“这群南军也太目中无人了,难道他们以为离开了我们,就能管理好那些百姓吗?没有我们,他们连税都收不上来!”

“没错,南军太过分了,不过是仗着有点兵力,在湘军和朝廷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捡了个便宜,就以为自己名正言顺了!”

“我看他们这样胡作非为,迟早会遭报应的!”

众地主你一言我一语,对汉军大加指责。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汉军要夺走他们的土地与财产,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因此他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不少地主觉得,还是前朝统治的时候好,那时没人来收他们的地,也没人敢革他们的命。

那时候的日子别提有多安逸了!

可自从南军一来,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这种转变自然引发了他们对汉军的强烈不满。

“各位,实话告诉大家,今天召集诸位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

黄世仁对众人的情绪非常满意,看得出来,大家都对这项政策极为愤怒。

这样一来,他心中也就有了底气!

黄世仁在座众人中资产最为雄厚,在这一代也颇负盛名。

他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同时在城中还经营着多家商铺。

加之他重视子女教育,不惜重金为几位儿子聘请名师,悉心教导,助他们皆考得了功名。

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中了举人,次子与幼子也皆中了秀才。

若非清廷尚未覆灭,他们原本是打算继续科举之路的。

凭借长子在官场中的人脉资源,黄世仁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连地方官员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因此众人很自然地将他视作带头人,希望他能提出应对之策。

黄世仁确实也想出了一些办法。

“承蒙诸位信任,我黄某便不再推辞!”

他先是对众人拱手致意,随后开口说道:

“南蛮能够夺取天下,依靠的正是强大的武力。

听说他们在南方曾击溃洋人的舰队,在北方也打败过罗刹国的十几万大军,可见他们的军队战力非凡!”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脸色却也并不轻松。

无论他们如何贬低、诋毁汉军,对方所取得的战绩却是真实存在的,不容置疑。

他们过去常说汉军不过是趁湘军与朝廷内斗、两败俱伤之际,才趁机夺取了天下。

可实际上,湘军与淮军的十几万兵力,都是被汉军亲手击溃的。

更何况,即便清廷与湘军不曾内讧,也不一定就是汉军的对手。

毕竟,清廷多年以来,从未真正击败过洋人的军队,而汉军短短数年内便屡次重创洋人,至今为止,被其击溃的洋军兵力已超过二十万,西方诸多强国,无一不是其手下败将。

这一点,是清廷从未做到的!

所以,骂汉军是南蛮可以,但若怀疑其战斗力,认为他们不足为惧,那就是纯粹的无知了!

“因此,若我们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

黄世仁沉声说道。

“黄兄的意思是,我们要组建自己的武装?”

有人疑惑地问道。

在他们看来,汉军既然如此强大,连洋人都能打败,那自己就算花钱组建一支武装,也未必能与之抗衡。

如此一来,白白耗费大量银钱,却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这笔开销就显得毫无意义,还不如省下来更为妥当。

“当然不是!”黄世仁摇头道:“我们这点财力,哪里养得起一支正规军队?当初清廷一年的军费就高达上千万两白银,我们这些人的家产加起来,也远远不够支撑这样的开销!”

清廷常年维持着六十万左右的常备军,每年军费高达上千万两白银,可以说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军事开支。

即便如此,清军的战力依旧远逊于汉军。

由此可见,哪怕投入上千万两白银,也未必能打造出一支能与敌人抗衡的军队。

尤其在工业变革之后,维持军队的费用越来越高。

清廷每年军费约为二千二百万两白银,而同时期的欧洲列强,军费普遍达上亿两白银,日不落帝国更是高达四亿两,普鲁士和高卢等国也超过了两亿两。

与他们相比,清廷的军事投入可谓微乎其微,所以战败也并不奇怪,因为双方的投入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黄世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

“我们不需要建立一支军队,只需要拥有一定的自卫力量。

我们要对付的并非汉军主力,而是执行土地改革的地方官员。

只要杀掉他们几个,让他们不敢轻易下乡清查土地,那汉军推行的土改政策自然也就无法落实下去了!”

众人听罢黄世仁的话,都觉得他说得有理,但又隐隐担心,若是这样做,会不会惹来汉军的报复。

“这事其实不难解决。

我们不必亲自出面与他们正面冲突,只需稍微花点银子,把附近那帮山匪土寇买通了就行。

让他们去做那些得罪人的事,到时候就算汉军想查,也查不到我们头上。

甚至,他们为了对付这些土匪,还得依靠我们的协助。

这样一来,我们的地位自然就凸显出来了,汉军就得仰仗我们,自然也就推行不了土地改革了!”

黄世仁的这个计策,众人听了都觉得十分可行。

在他们看来,不管是谁上台,想要治理基层,终究还是要倚重他们这些地主乡绅的支持才行。

汉军之所以喊出要搞土地改革、要打击他们,是因为他们缺乏地方治理经验,还不清楚他们这些人的价值。

因此,他们要做的就是向汉军展示自己的作用,让他们明白,没有他们,地方根本就治理不下去!

当然了,汉军初期一定会派一些官员下来,试图绕开他们,自己管理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