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大厨、炊事班战士以及厨艺爱好者们煎烤烹炸忙的热火朝天,只有林归暖不慌不忙的一直不开始烹饪。
限时四十分钟的现场比试环节,在只剩十几分钟时林归暖举手示意。
于娇娇不情不愿的走过去递上话筒,她巴不得当没看见,直接让林归暖“交白卷”最好!
林归暖拿过话筒,忽略了满脸不情愿的于娇娇,冲评审台说:“领导们,大家好,我是新来的军属林归暖。由于在老家开了个小吃店,被邻居们推荐前来参赛,但我手艺平平,不敢与专业厨师一较高下,这些鸡鸭鱼肉的好食材别让我糟践了。我想申请用自带的东西,展示点家常食物,也算是表达一下重在参与的心意,不知道可以不?”
于娇娇愣在那不知道作何反应,评审台的黄旅长乐呵呵地说:“这有啥不行的,咱们这是友谊赛,你们说呢?”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旁边的几位评委,大家都点点头。还没等领导说出最后决定,台下的陈桂华着急的站出来说:“不行!”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她,连台上手里忙着炒菜的厨师都分神的投来疑惑目光。
台上的人基本都知道林归暖,巴不得这位团长太太不参赛,要不她身份在这摆着,就算不给个第一名,也得给前几名吧?
虽说是友谊赛,但底下的评委和出席的领导,不仅有大酒楼的老板,还有需要私厨的首长。甚至还有外地的餐饮行业人士都跑来看热闹,想学习一下大赛经验,回去推广,以期炒热行业!
而且奖金很诱人,新款上下双门冰箱、崭新二八大杠、进口炒锅、新款电饭锅、全套碗碟茶具……根据名次不同奖品不同。
陈桂华策划的这场大赛是辽城首创,吸引了广播、电视、报刊的媒体力量,她也借此拉来了不少厂家赞助奖品。
她本来以为这次大赛可以一箭双雕,既毁掉林归暖,又找寻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可是……林归暖现在居然不按自己的套路走!!!这叫她怎么忍?
黄旅长不解的问道:“这位同志,你说不行,理由是什么呢?”
陈桂华慌张的解释道:“那个……就是……哦,对了,我们这个大赛为了公平,所有人的食材只能从现场选,特别是配料,防止作弊。万一添加了什么特殊佐料,对其他选手也不公平嘛!我作为主办方的策划人员前期是跟大家宣传过的,不能使用什么祖传秘方一类的东西,就用统一调料做,才能展示真正实力嘛!”
黄旅长也有点犹豫,跟其他评审低声交流着。
林归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各位领导放心,我用的东西都很简单,可以让大家先鉴定。台上的选手们只要有一个不同意,我都可以不使用,当我弃权也没问题。”
选手们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位团长夫人还挺有意思。一位带着厨师帽的外地师傅,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说道:“就让她试哈看嘛!这有啥子的,大家都是切磋技艺,啷个好说奥运会不?”
现场哄笑起来,黄旅长大手一挥,直接说道:“好,林同志,你就先把东西拿上来,大家看看,是否同意你用自己的东西参赛。”
林归暖微微鞠躬表示感谢,便冲台下招了下手。
周嫂拎着暖壶和一个小篮子开开心心的上了台……
其实林归暖一开始想让王超帮忙的,但又怕随意用战士给自己干活会招人非议,只好麻烦周嫂一趟。
林归暖先带上了提前准备好的一次性烘焙手套,然后给大家展示暖壶:“这里是烧开的白水,我倒出一杯,看谁想尝尝看,是否有啥特殊的。”
她倒好,周嫂便在场上给选手们看看、尝尝。
大家只是看看,并没有真尝。因为……烫!
周嫂又走去评审台,领导们也都点头笑笑,伸手让林归暖继续。
她又拿出一袋未开封的盐,和一颗带着泥的小葱,还有一瓶没有商标的香油,以及一把挂面。
“这袋盐,是刚在供销社买的,全新未开封,谁要是怕我添加东西,可以打开尝尝。周嫂,你帮我撕个口子,给陈同志和于同志先尝尝看,是不是普通盐。还有啊,这小葱,是周嫂刚帮我在田连长妈妈的小菜地摘的……”
她话音刚落,田连长的妈妈在台下大笑着说:“哎呀,我的小葱还能有出息上台了,哈哈哈哈,他周嫂子,咋抠搜的只摘那一嘎达,够干啥的。”
林归暖笑着说:“够用了,够用了。”
她为了节省时间,先把小篮子里自带的干净锅,倒上暖壶里的开水烧着。
陈桂华和于娇娇真的尝了一点盐,确实没什么问题,他俩一脑袋问号,不知道林归暖到底在搞什么鬼。
周嫂还拿去给选手们都尝了下,大家也都认可。
“这个香油啊,是前天一位领导太太刚送给我的,是她家老人亲手榨的,大家可以看,封口的油纸还在,我这可是头回打开哦!”
周嫂照样拿着香油满场转,让大家都尝尝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