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 第54章 第一个产品构想

“序言科技”的营业执照在墙上散发着崭新的光泽。

团队成员的兴奋劲头还未过去,陈序已经将大家再次聚集到白板前。他知道,必须尽快将宏伟的蓝图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产品。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赵知远身上,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关乎未来的问题:“赵工,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未来三到五年,智能手机的屏幕会更大,处理器会更强,运行的应用会更复杂,你首先想到的技术挑战是什么?”

赵知远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功耗!绝对是功耗!性能提升的代价就是耗电量指数级增加!除非电池技术有革命性突破,否则手机的续航能力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用户体验短板。”

他的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笃定,甚至有些忧心忡忡,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用户们捧着“砖头”般厚重手机或者到处找插座的窘境。

“一点没错!”陈序用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写下“续航焦虑”四个字,然后画了一个圈圈住,“这就是我们第一个产品要瞄准的靶心!”

他转身,面向所有人,清晰地阐述他的构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预判: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一款高容量、极致便携、并支持超级快充的移动电源。”

李国栋摸着下巴,提出市场角度的疑虑:“陈总,移动电源市面上很多了,我们作为新公司,切入这个红海,会不会……”

“李总,我们做的不是普通的移动电源。”陈序打断他,眼神锐利,“市面上的产品,只是简单地把几节电芯塞进塑料壳,充电慢得像蜗牛,容量还虚标。我们要做的,是‘续航解决方案’!”

他再次将主导权交给赵知远:“赵工,如果我们瞄准‘毫安时容量,厚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同时实现半小时为手机充电70%以上’这个目标,技术上,有没有可能?”

这个问题极其具体,瞬间点燃了赵知远的斗志。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另一支笔,一边画着框图一边快速说道:

“容量和体积是矛盾的,但并非无解!关键在于电芯选型和电路设计!”他的语速加快,进入技术专家的状态,“我们可以放弃传统的,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的锂聚合物软包电芯,虽然成本高,但空间利用率极大提升!”

“快充是核心!”他重重地点了点“半小时70%”这个指标,“这需要从充电协议到功率器件全方位的优化。我们可以尝试在支持公共协议的基础上,研发我们自己的私有快充协议,搭配多触点低阻抗接口,将充电电流大幅提升!”

王建国此时插话,从工程化角度提出现实问题:“赵工,大电流意味着发热严重,散热设计怎么做?还有,锂聚合物电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这些都是量产必须解决的。”

“散热可以用石墨烯辅热 金属骨架传导的方式!”赵知远显然早有思考,“安全性方面,必须设计多层保护电路!过压、过流、过温、短路……每一关都要死守!我宁愿成本高一点,也绝不能出安全问题!”

陈序看着赵知远与王建国迅速进入技术细节的探讨,心中大定。他知道,产品的灵魂已经开始孕育。

他适时介入,进行战略分层:“很好!那么,我们的产品研发分两步走:第一步,王工配合赵工,基于现有成熟主控芯片,优先攻克快充算法和散热结构,尽快拿出稳定可靠的原型机,抢占市场先机。”

“第二步,”他看向赵知远,目光充满期待,“赵工,你的实验室同步启动核心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主研发立项。我们要把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林晚晴此时冷静地开口,将众人拉回现实:“高能量密度电芯、新型散热材料、自主研发芯片……这些都需要钱。初步预算多少?研发周期多长?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财务模型。”

陈序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林总监问到了关键。赵工,王工,你们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资源需求和时间表给林总监。我们要在追求技术极致和控制财务风险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会议结束时,白板上已经布满了技术路线图、资源需求和初步分工。

第一个产品构想,从一个基于未来预判的“续航焦虑”痛点出发,在陈序的引导下,经过赵知远的技术论证、王建国的工程化补充、李国栋的市场视角以及林晚晴的财务把控,变得清晰、丰满且可执行。

“序言科技”的创业之火,终于点燃了第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火炬。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的技术攻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