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超神,我超神召唤英灵 > 第100章 土政立纲,教化开新。

启明星的晨雾尚未散尽,神霄圣殿的玉阶已被清扫干净,九十九根盘龙柱在朝阳下泛着青光,柱顶的金铃随着穿堂风轻响,比往日更显庄重。距上次大朝会已过十日,各部的运转渐入佳境,今日的朝会,注定要为流光星云的根基,再添一块沉甸甸的基石。

文武百官踏着晨光步入大殿,与往日不同的是,殿内已按部门摆好了青玉案几,案上放着笔墨纸砚与各自的卷宗。四相三官居首,各部主官分列两侧,就连新成立的昭宪部,周忱、海瑞、汤斌也带着记录册,神色肃穆地入座。

龙辰身着玄色龙纹袍,缓步走上帝座,目光扫过殿内——诸葛亮羽扇轻放案上,正翻阅着开拓司的卷宗;曹操手按腰间玉佩,眼神锐利地审视着殿内的秩序;孔子与王阳明并坐,低声讨论着教化司的章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议事的期待,又藏着几分对新政策的揣测。

“众卿,”龙辰落座,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十日以来,各部运转顺利,度支部的商税章程、刑律部的司法细则、天工部的星舰图纸,都已初见成效。今日议事,先说第一件大事——土地。”

他话音刚落,神农司的徐光启便挺直了脊背,案上的《农桑图谱》正翻到“土地分配”一页。

“神农司,”龙辰的目光落在徐光启身上,“你部之下,再设‘地政司’,总掌启明星与太阴星的土地、矿山、水产资源。从今日起,所有自然资源,收归国有。”

徐光启躬身应道:“臣遵旨。只是……如何分配,还需详尽章程。”

“这正是要与诸位商议的。”龙辰道,“你即刻与刑律部的狄仁杰、仙官部的宋璟联名,拟定《地政纲要》——官员的土地、房产上限是多少?富甲豪绅的田产、宅院不得超过多少?普通百姓应分多少亩星田、多少间房屋?都要划清界限,明明白白地写进法度。”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的声响:“剩余的无主之地、闲置矿山,全部分给无地百姓。记住,任何人不得巧取豪夺,不得以‘代持’‘信托’之名,将土地记在百姓名下,实则据为己有。”

刘备闻言,赤阳般的目光中闪过共鸣:“主上说的是。古今多少战乱,皆因‘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定,则民心定;民心定,则天下安。”

“玄德公说到了根上。”龙辰的声音陡然转厉,“我不管他是功勋之后,还是豪商巨贾,敢在土地上动歪心思,敢吞并百姓田产,就一个字——办!”

殿内鸦雀无声,连檀香的流动都仿佛停滞了。众人都听出了龙辰话里的决绝——这不是商议,而是铁令。

“若有反抗呢?”汤斌沉声问道,作为镇魔司司长,他必须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

龙辰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如寒冬的冰棱:“反抗者,视为谋逆,斩立决。”他看向李靖,语气冷得像淬了冰,“李将军,你麾下的镇守司,给我盯紧了。若有官员在土地政策上阴奉阳违、贪污受贿,或暗中阻挠、破坏分配,不必上报,直接按军法处置——杀无赦!”

李靖猛地起身,甲胄铿锵作响,单膝跪地:“末将遵命!定叫宵小之辈,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声音洪亮,震得殿顶金铃乱响,殿内众人无不凛然——主上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土地政策,便是底线,触之即死。

徐光启深吸一口气,提笔在卷宗上写下“地政司”三个字,笔尖的墨汁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臣定与狄大人、宋大人拟定最严苛的章程,绝不让一粒星土,落入奸猾之手。”

“好。”龙辰点头,目光转向文昌部,“说完土地,再说教化与民生。”

孔子与王阳明对视一眼,正了正衣襟,静待吩咐。

“其一,婚姻。”龙辰的声音缓和了些,却带着颠覆旧俗的锐利,“这里不是古代,不兴男尊女卑,更不搞‘三从四德’那套儒家糟粕。”他看向狄仁杰,“刑律部即刻拟定《婚姻法》,明确定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禁止买卖婚姻、强迫嫁娶。家暴者,按律严惩;离婚者,财产均分,子女抚养权以‘最利于成长’为准则。”

狄仁杰躬身应道:“臣遵旨。此法一旦推行,必能革除旧弊,让‘平等’二字,深入人心。”

“其二,教育。”龙辰的目光落在孔子身上,“文昌部下设‘教育部’,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在启明星各州、各城,广建小学、中学、大学,学费全免,课本由文渊阁统一编纂。”

他拿起案上的《启蒙课本》样本,上面印着“天地人、日月星”的简体字,还有星海星图的基础认知:“课本要通俗易懂,既要教华夏文字、历史,也要讲星海常识、科学原理。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识字,明事理,辨是非。”

孔子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起身拱手:“臣,谢主上隆恩!普及教化,乃万世之功,臣定当竭尽所能,让文明之光,普照星海!”

“不止文昌部。”龙辰的目光扫过卫青、徐光启、鲁班、扁鹊等人,“天兵部要建‘军事学院’,培养将才;神农司要建‘农业学堂’,传授农技;天工部要建‘工匠学院’,传承技艺;天医部要建‘医学院’,培育医者……”

他加重了语气:“所有学府,皆需到文昌部的教育部登记备案,课程设置需兼顾理论与实践。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如今不抓紧培养人才,将来部门里青黄不接,可别来找我要人。”

卫青朗声应道:“末将这就着手筹备军事学院,将历代兵法与星海战术结合,定能培养出适应星战的将才!”

鲁班与墨子击掌一笑:“工匠学院正好与天工部的神机司联动,让学生边学边做,不出十年,定有能超越我等的巧匠!”

扁鹊则捧着医书,神情肃穆:“医学院要将华夏医术与星海物种研究结合,既能治人之病,也能解星球之疫。”

龙辰看着众人踊跃响应的模样,心中暖意涌动。他继续说道:“我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将军、农夫、工匠、医者、学者、商人……缺一不可。只有人才储备足够强大,咱们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星海中站稳脚跟,才能不惧任何威胁。”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新老思想碰撞。别怕有不同的声音,别怕有颠覆性的想法。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百家争鸣,才能激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像春秋时代那样,思想繁荣,文明进步。”

王阳明抚掌道:“主上此言,深得‘心学’精髓——知行合一,与时俱进。新思想不是对旧传统的否定,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碰撞中升华。”

李白忍不住朗声道:“好一个百家争鸣!待学府建成,我定去醉仙阙旁的文学院任教,教学生写‘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教他们吟‘星垂星海阔,光涌宇宙流’!”

杜甫也点头附和:“我愿在万史阁旁的历史学院,既讲华夏五千年,也记星海新纪元,让后人知来路,明去处。”

殿内的气氛愈发热烈,原本肃穆的朝会,变成了充满憧憬的研讨会。官员们纷纷讨论着各自领域的学府规划,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选拔,细致入微。

龙辰看着这一幕,心中一片安宁。土地定民心,教化兴未来,这两样基石稳固了,流光星云才能真正称得上“家园”。

散朝时,朝阳已升至中天,金色的光芒透过殿门,在地上铺就一条光明大道。官员们带着各自的任务,步履匆匆却精神抖擞——徐光启拉着狄仁杰、宋璟,直奔地政司拟定章程;孔子与王阳明召集文臣,商议课本编纂;卫青则带着将领们,规划军事学院的选址……

龙辰站在帝座前,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才从学府中走出,奔赴星海各处,用智慧与汗水,共同建设着这片新的家园。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会有阻力,会有阵痛,但只要守住“民心”与“教化”这两条根,流光星云的未来,定如启明星的朝阳,永远明亮,永远充满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