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生驾驶着保时捷911,回梅山县城的路上,思慨万千。回想今天在胡家寒的见闻。沿着记忆中的路线驶向胡家寨。当他终于抵达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惊叹。
曾经那条清澈的小溪,如今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钓鱼圣地。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不少垂钓者正悠闲地坐在溪边,等待着鱼儿上钩。小溪两侧修筑起了整齐坚固的堤坝,堤坝上绿草如茵,还种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微风拂过,花香四溢。
沿着堤坝向前望去,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小院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充满乡村野趣的休闲山庄。每个山庄的门口都张灯结彩,鲜艳的彩旗在风中飘扬,仿佛在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游客。
小溪之上,五座造型各异的廊桥横跨两岸。廊桥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间尽显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游客们在廊桥上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顺着小溪向下游走,周润生看到了好几座造型独特的水坝。这些水坝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如蜿蜒的巨龙,有的似展翅的雄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周润生走进村子,遇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曾经的胡队长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的儿子如今也已儿孙满堂,当起了爷爷。尚海也一样,头发花白,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但精神矍铄。我只是远远的看着他们,没有去相认,不然他们认为是妖怪,一定会吓坏了他们。
曾经那条修往山上的公路,如今也热闹非凡。公路两旁建起了好几个休闲山庄,在酷暑时节,这里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这些山庄常常人满为患,游客们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入住。
周润生听着大家的讲述,看着眼前繁荣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胡家寨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村民的努力和付出。而他自己当年的那些设想和努力,也在岁月的长河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从胡尚海邻居口中得知,兰婶已经被她女儿桂花接到城里去了。原来,桂花在二十一岁那年就结婚了,丈夫是邻村姓刘的小伙子。婚后,这小两口很有头脑,跑到城里去做生意。他们起早贪黑,吃了不少苦,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还真就赚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孝顺的桂花便把兰婶也接到了城里,让她享享清福。
周润生又问起村里现在的情况。邻居叹了口气说,现在这胡家寨已经叫胡家寨村啦。村子里大多是尚海他们这一辈及以上年纪的老人。年轻的儿女们,多数都到外面务工去了,想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还有些孩子在上学,村里出了不少大学生呢。这些大学生就像飞出村子的金凤凰,到外面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了。不过,虽然年轻人都不在村里,但他们也没忘了家乡,时不时地会寄钱回来,还会给老人们带些城里的新鲜玩意儿。
周润生听着这些,心里既为胡家寨的发展感到高兴,又隐隐有些失落。他明白,时代在变,年轻人有他们的追求和梦想,离开村子去外面发展也是必然的。但他也希望,胡家寨能一直保留着那份淳朴的乡情和美好的回忆。
周润生沉浸在思绪中,不知不觉就驾车来到了县城。站在这繁华的县城街头,他的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特别想在这偌大的县城里见到兰婶。可眼前的县城,和四十八年前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城市规模足足扩大了四十多倍,高楼大厦林立,街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人口也大幅增长,达到了五十多万人。
周润生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明白,想要在这茫茫人海中偶然碰到兰婶,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就算真的有那么一丝幸运见到了兰婶,他也不敢确定自己还能不能认出她来。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岁月的痕迹早已在人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兰婶或许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头发可能变得花白,脸上或许布满了皱纹。
周润生有些失落,他缓缓地靠在车旁,目光有些呆滞地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想起了兰婶曾经对他的关怀,那温暖的笑容、贴心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多么希望能再和兰婶见上一面,跟她好好聊聊这么多年来的变化,感谢她曾经给予的照顾。但现实却如此残酷,让这份想见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然而,周润生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他知道,自己这次回到四十八年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为胡家寨采购发展所需的物资。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转身打开车门,坐进车里,准备去寻找那些能够帮助胡家寨发展的物品。
此时正值中午,周润生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饥饿感愈发强烈。他决定找一家餐馆,简单解决一下午饭。他驾车在街上转了一圈,目光被一家装修看起来还不错的餐馆吸引。他找到一个合适的车位停好车,便朝着餐馆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