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山县县长办公室里,张小龙秘书迈着轻快又不失稳重的步伐,双手恭敬地将七月份的县财政报表递到了谢县长的面前。谢县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看到那叠报表,眉头不自觉地紧紧皱了起来,每月月初看到这些报表,就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头疼不已。
梅山县的企业状况实在是让谢县长操碎了心。县里没有一家企业能让他真正省心,隔三岔五地,这些企业就因为职工工资的问题,纷纷向县里申请财政补贴,要不就是希望县里出面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每次面对这样的请求,谢县长都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县里的财政收入本就捉襟见肘,根本填不满这些企业资金需求的“窟窿”。虽然有的企业申请的资金少,只有几千元,多的也不过三,五万,但积少成多,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县财政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而最让谢县长头疼的当属县化肥厂。今年化肥厂提出的改造资金申请,一开口就是四十六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谢县长心里清楚,县化肥厂这么多年来一直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每年能保本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四十六万的改造资金投进去,能不能让化肥厂起死回生还是个未知数,但不投的话,化肥厂可能就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甚至面临停产,又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到时候大批职工拿不到工资,又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谢县长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和疲惫。他思索着,是不是该召集相关部门开个会,好好研究一下这些企业的问题,寻找一个既能解决企业资金困难,又能减轻县财政压力的办法。
这时,张小龙秘书轻声说道:“谢县长,您先看看报表,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尽管吩咐。”
谢县长缓缓睁开眼睛,接过报表,说:“小龙,你也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咱们得想办法让这些企业自己‘造血’,不能总是依赖县里的补贴和贷款。”
张小龙秘书点了点头,说:“好的,谢县长。我这就去收集一些相关资料,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谢县长看着张小龙,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辛苦你了,小龙。咱们一起努力,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适合梅山县企业发展的道路。”说完,谢县长又低头仔细地看起了财政报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这时谢县长看到县机械厂这个月的报表时说:“小龙你过来一下,这机械厂的报表是否搞错了,七月份上交税收63.2万元。六月份而向县里申请财政补贴发工资。”张秘书接过报表一看对谢县长说:“这是真的具原因是机械厂与华乡会合作的家电厂把所有库存产品都卖空了,而有很多仃单排到了十月份,华乡会也上交了四十多万税收,大头在收录机接待处税收三百多万元。”
谢县长听到张秘书的解释,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坐直了身子,认真地听着张秘书的讲述,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这么说,和华乡会的合作给机械厂带来了巨大的转机?”谢县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
张秘书点点头,接着说道:“是的,谢县长。自从机械厂和华乡会合作开办家电厂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的产品很受欢迎,不仅把库存的产品全部卖空,还接到了很多订单,订单都排到十月份了。华乡会也表现出色,上交了四十多万的税收,而收录机接待处更是贡献了三百多万的税收,这对咱们县的财政收入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谢县长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慨地说:“没想到和华乡会的合作能有这么好的效果。看来我们之前的决策是正确的,企业只要找对了发展方向,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要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帮助县里的企业摆脱困境。”
张秘书笑着说:“是啊,谢县长。现在其他企业看到机械厂的成功,都很羡慕呢。他们也在纷纷打听,希望能找到类似的合作机会。”
谢县长思考了片刻,说道:“我们可以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让机械厂分享一下他们和华乡会合作的经验和做法,让其他企业也学习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其他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发展机遇,争取让更多的企业像机械厂一样,实现盈利和发展。”
张秘书连忙点头,说:“谢县长您考虑得真周到。我这就去安排经验交流会的事情,通知相关企业参加。”
谢县长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梅山县的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次机械厂和华乡会的成功合作,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方向。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梅山县一定能够摆脱经济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