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日机械厂职工家属生活区十三栋的二层楼房下,周学文驾驶的新能源汽车稳稳停下。车门打开,周学文、母亲和姐姐周小娟依次下车。周小娟赶忙走到母亲身旁,小心翼翼地将她从车上搀扶下来。
周小娟家就在这栋楼的楼下,她站在车旁,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儿子们,快出来迎接外婆和小舅舅!”声音清脆响亮,在生活区里回荡。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陆陆续续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大女儿阿月小时候见过外婆和舅舅,所以还有些印象。而二儿子长生虽去过外婆家一次,但那时还不到一岁,早已没了记忆。至于老三、老四、老五和老六,更是从未见过外婆和舅舅,他们站在那里,眼神中满是好奇和陌生,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一样,有些局促不安。
只有阿月落落大方,甜甜地叫着“外婆”“舅舅”,然后快步走到外婆跟前,和母亲一起搀扶着外婆往家里走去。周学文看着这些可爱的外甥外甥女们,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他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孩子们,别害羞,我是你们小舅舅。”几个孩子听到这话,有的腼腆地笑了笑,有的则躲在大人身后,偷偷打量着周学文和外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走进屋里,温馨的氛围瞬间弥漫开来。周小娟忙着给母亲和弟弟倒水,又招呼孩子们叫外婆和舅舅。周学文的母亲看着这一大家子人,眼中满是欣慰,笑着说:“娟啊,你把孩子们都养得这么好,真是辛苦你了。”周小娟笑着回答:“娘,不辛苦,您和弟弟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咱们好好聚聚。”
屋内欢声笑语不断,亲情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温暖的延续。而周学文心中也暂时放下了之前的紧张和担忧,沉浸在这浓浓的亲情之中。
周学文走进姐姐的家,看到家里都很简单。房子结构是套间。比半年前自己的家好多了,房子大若有七十多平米,也住着八口人。奶奶见到最小的男孩招手说:“过来,到外婆身边来,叫外婆,外婆有好吃的。”五岁多的老六,看了一下妈妈,又看着外婆手里糖果,移步向外婆走去。轻轻的叫了一声“外婆”,
周学文迈进姐姐家的门,目光扫视一圈,发现屋内陈设十分简单。这房子是套间结构,大约有七十多平米,虽说比半年前自己家的居住条件要好些,但同样也住着八口人,空间显得有些拥挤却又满是生活的烟火气。
奶奶坐在木沙发上,看到最小的男孩,立刻慈爱地招手,温柔地说道:“过来,到外婆身边来,叫外婆,外婆有好吃的。”五岁多的老六有些犹豫,他先看了看妈妈,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和依赖,接着又看向外婆手中色泽诱人的糖果。那糖果仿佛有着无形的吸引力,让他不自觉地挪动脚步,缓缓朝着外婆走去。走到外婆跟前,他轻轻抿了抿嘴唇,用稚嫩的声音叫了一声“外婆”。
周学文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简单朴素的家中,洋溢着满满的亲情。他走到姐姐身边,轻声说道:“姐,你把这个家操持得真好。”周小娟笑着摇摇头:“都是一家人,再难也得把日子过好。你和娘大老远来,就安心住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温馨与欢乐,仿佛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在这一刻消散了。
奶奶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外甥孙们,脸上的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乖巧地喊着“外婆”“舅舅”,那清脆稚嫩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奶奶和周学文应接不暇,心里满是欢喜。
奶奶开心地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慈祥地说道:“孙宝宝们!外婆没来得及给你们买好吃的,就给你们每人一个红包。这红包里的钱啊,你们别交给你们娘,自己留着去买喜欢的东西和好吃的。”四个年纪小的孩子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忙不迭地跑过来,小手欢快地接过外婆的红包,嘴里还甜甜地说着“谢谢外婆”。
然而,阿月和长生却站在一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已经懂事了,觉得自己不该再像弟弟妹妹们那样轻易收下红包。奶奶看着他们俩站在那儿不动,便笑着催促道:“你们俩站在那里干啥呀,快过来!这是外婆给你们的见面礼,拿着。”
阿月和长生对视了一眼,还是有些犹豫。周学文在一旁笑着说:“阿月、长生,外婆的心意你们就收下吧,别让外婆着急。”姐姐周小娟也在旁边附和:“是啊,孩子们,拿着吧,这是外婆的一片心意。”阿月和长生这才红着脸,慢慢走上前,从奶奶手里接过红包,轻声说道:“谢谢外婆。”
周学文也拿出了红包说:“这是舅舅的见面礼。”这时阿月和长生不像先前一样,和弟弟妹妹们一起接过了舅舅的红包,小朋友们学着大哥大姐一样,向舅舅道谢。
老六懂事地把红包交给了妈妈,而另外三个小姑娘怀着满心期待打开红包,当看到里面是一张崭新的拾元钱时,她们都愣住了,眼神中满是不敢相信。在那个时候,红包里有拾元钱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数目。她们原本还想着拿着钱去买喜欢的东西吃,可此刻却都不敢轻易去动红包里的钱,都齐刷刷地看向自己的妈妈,眼神里带着一丝慌乱和询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