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晨光里,南城那座断瓦残垣的破庙换了模样。
青石板被重新铺过,剥落的红墙刷上了新漆,檐角悬着的铜铃在风里叮当作响——最醒目的是门楣上那块新木匾,三个朱砂大字歪歪扭扭,像被小猫爪胡乱抓出来的,却在晨光里泛着暖融融的光。
守心祠。苏璃站在台阶下,仰头望着那三个字。
团绒正蹲在她肩头,粉色肉垫还沾着未擦净的朱砂,见她看过来,便歪着脑袋用尾巴尖蹭了蹭她耳垂。
小烬趴在另一侧肩头,金瞳里映着木匾,喉咙里发出轻嗤:这字横不像横竖不像竖的,换个人来怕要当涂鸦。
喵......团绒突然跳上匾沿,前爪按在字最后一笔的拖痕上,琥珀色眼睛弯成月牙,心写的,看得懂。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最先到的是个抱着布老虎的小丫头,她仰着脑袋盯着木匾,怀里的布老虎突然挣开她手,飞到匾下,虎尾扫过字那团歪红。
紧接着,提着菜篮的老妇人停住脚,篮里的野鸡毛毽子地蹦起来;扛着锄头的庄稼汉摸了摸腰间挂的旧酒葫芦,葫芦嘴竟渗出几滴酒,在地上洇出个小圈——所有带着逝者气息的器物都在发烫,像被春风吻过的冻土,缓缓苏醒。
苏姑娘!人群里有人喊。
苏璃转头,见老匠人挤到最前面,他布满老茧的手捧着个褪色的红布包,打开来是枚骨簪,骨面磨得发亮,我儿子走那年才十六,学木匠时被刨子划断了食指......这簪子是他用断指磨的,说要留着给媳妇插鬓角。他声音发颤,眼角的皱纹里泛着水光,我想当灯主,替他守着这把火。
我也报名!穿粗布裙的寡妇挤上来,怀里抱着半副锈迹斑斑的战甲,我男人是戍边的,马革裹尸那天,甲片崩裂扎进心口......她指尖抚过甲片上的凹痕,这是他最后护着的东西,我想替他守着。
最挤进来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攥着张皱巴巴的糖纸,糖纸边缘还粘着几星糖渣:我妹妹走的时候才七岁,临死前攥着这张糖纸说等好了要吃十颗......他喉结滚动,我想替她守着,等她回来拿糖。
人群越围越密,怨魄七号站在祠门侧边,半透明的手指捏着新收的名单。
他残魂上的裂痕不知何时淡了许多,此刻正低头盯着纸上歪歪扭扭的名字,眼眶泛着幽蓝的光——那是亡魂激动时才会有的色泽。苏姑娘,他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这些人,以前连执灯司的门槛都跨不进。
他们捧着亲人的遗物跪在司门口,被守门的衙役用鞭子抽,说无嗣无后也配求魂灯?
苏璃伸手按住他肩头。
残魂的凉意透过掌心渗进血脉,她望着人群里发亮的眼睛,喉咙发紧:现在,他们跨进自己的祠堂了。
仪式在月上柳梢时开始。
阿幽蹲在祠中央,脖颈处的灯笼将整座祠堂照得暖黄。
苏璃从图鉴空间里取出一卷泛着银光的纸笺,纸纹如海浪翻涌,正是南海神宫签到所得的【归墟龙涎笺】。这笺能存魂识烙印,她对围坐的灯主们说,你们滴一滴血按个印,阿幽会用灯火烧了它——不是销毁,是让你们的心意跟着灰烬,住进主灯里。
老匠人第一个上前。
他咬破食指,血珠落在笺上,晕开个小红花。
他按手印时,骨簪突然发出幽光,祠堂角落的野火地蹿高半尺。
寡妇的血滴下时,战甲碎片上的锈迹簌簌脱落,露出底下刻着的李铁柱三个字——那是她男人的名字。
少年的糖纸贴在血印旁,纸里竟飘出若有若无的糖香,小丫头的布老虎地扑过去,在糖纸边转起了圈。
阿幽的灯笼火舔过每一片灰烬时,苏璃看见空气里浮起淡金色的光丝。
它们从祠堂向四周延伸,穿过青瓦,越过屋檐,钻进巷角的野火、窗台上的旧物、城墙根的断剑——三十六个光点在王都地图上亮起,像撒在夜幕里的星子。
这不是普通的通讯网。小烬突然站直身子,九尾在身后绷成半透明的弧,这些光丝连的是人心。
灯主们的思念做线,亡魂的执念当结......苏璃,你这是在织一张的网。
苏璃望着空中游走的光丝,眼底泛起笑意。
她早算过:执灯司用天网锁魂,她便用人心织网;他们用铜铃镇魂,她便用香火暖魂。
可真正让她心跳加速的,是人群里此起彼伏的抽噎——老匠人摸着骨簪笑出了泪,寡妇捧着战甲低声念铁柱,你看,少年把糖纸贴在脸颊上,轻声说妹妹,灯亮了。
最后一个环节,铁箱被抬到祠前。
箱盖打开时,霉味混着墨香涌出来,里面全是执灯司的旧档副本,纸页边缘泛着暗黄,有些还沾着褐色的血渍——那是被抹去的三千六百一十二户的血泪。
苏璃接过火把。
火光照得她眼尾发红,她望着人群里无数双眼睛,忽然想起三日前井里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这些名字,她举起火把,声音不大,却像敲在青铜上的钟,被锁在纸里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