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尸体上发现的线索指向国内生物学家韩栋,真假林晚晚将计就计设下数据陷阱,林晚晚(穿越者)启动隐藏的“暗棋”——前黑客K。
安全屋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更紧迫的任务已经摆在面前。雷烈指挥手下清理现场、转运伤员,同时,对那名被击毙的“清扫者”成员的搜查也在紧张进行。
尸体被转移到绝对安全的临时地点进行深度检查。除了标准化的、无法追溯来源的武器装备和通讯器材外,雷烈在他的战术背心一个极其隐蔽的夹层里,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非标准的金属片,上面蚀刻着复杂且无法直接识别的纹路。
“不是已知任何组织或国家的标识。”雷烈将高清照片递给林晚晚(穿越者)和真林晚,“像是某种…自定义的识别符或者密钥。”
真林晚接过平板,放大图片,仔细审视着那些纹路。她的眉头渐渐蹙紧,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几个特定的弧度。
(真林晚内心:这个结构…有点像简化版的…某种分子构象示意图?)
她立刻打开自己的离线数据库,调出与“烛龙”核心化合物结构相关的、尤其是早期被放弃或修改过的诸多构象模型进行比对。
几分钟后,她的动作停住了。屏幕上,一个早期因“稳定性不足”而被弃用的LB-107衍生物构象模型,其核心骨架的拓扑结构,与那金属片上的纹路,存在高度相似性!
“看这里,”她将对比图展示给林晚晚(穿越者),“这个标记,指向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技术节点。知道这个节点细节,并且会用它作为标识的人…范围很小。”
林晚晚(穿越者)眼神一凝:“内部的人?”
“不完全是。”真林晚摇头,“这个构象模型,在我父母去世前,曾在一个极小范围的高级别学术闭门会议上被短暂提及过。参会者除了我父母,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早已移居海外,且研究方向早已改变。剩下一个…”
她调出一份陈旧的参会名单,指向一个名字:
韩栋,时任国家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某985高校生物医学院院长,在生物相容性材料领域声誉卓着。
(林晚晚(穿越者)内心:韩栋?那个在几次行业峰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看起来儒雅谦和的学者?他竟然和“彼岸”有牵扯?)
“这只是间接关联,需要更多证据。”真林晚保持谨慎,“但这个标识出现在‘清扫者’身上,意味着韩栋至少与‘彼岸’存在某种联系,甚至可能参与了‘标记’的设计。”
将计就计
这个发现,让她们意识到,“牧羊人”对“烛龙”的渗透和了解,比想象的更深。被动防御只会让对方不断试探,直至找到破绽。
“我们不能一直挨打。”林晚晚(穿越者)看向真林晚,眼神锐利,“既然他们那么喜欢我们的数据,那就送一份‘大礼’给他们。”
真林晚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想利用那个‘标记’?”
“没错。”林晚晚(穿越者)走到白板前,快速画出示意图,“我们无法短时间内清除所有‘标记’,但我们可以‘喂’给它想要的东西。伪造一套‘烛龙’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数据,其中嵌入一个精心设计的、指向错误技术路径的‘诱饵’,并通过那个‘标记’信道,‘自然’地泄露出去。”
真林晚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这个计划大胆而精准。
(真林晚内心:她很擅长将劣势转化为陷阱…这种思维,确实是个优秀的对手,也是目前最需要的盟友。)
“诱饵需要足够逼真,”真林晚补充道,“要包含部分真实但非核心的数据,混合我们设计的、看似合理实则存在致命缺陷的合成路径和构效关系。最好…能指向一个需要消耗他们大量资源去验证,但最终会发现是死胡同的方向。”
“而且,要让他们认为这个‘突破’迫使我们加快了某个外部合作…”林晚晚(穿越者)沉吟道,“比如,与韩栋团队的‘紧急技术磋商’。”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既能误导“牧羊人”,也能测试韩栋是否真的有问题。
暗棋启动
计划敲定,但执行需要绝对可靠且技术顶尖的人手。伪造数据不难,但要确保能骗过“彼岸”的专家,并且不留下任何人为篡改的痕迹,需要极高的技术。
林晚晚(穿越者)沉默了片刻,走到窗边,拨通了一个从未在任何人面前使用过的、经过无数次加密转接的卫星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慵懒又带着些许电子杂音的年轻男声,说的却是流利中文:
“哟,大老板?真是稀客。我还以为你把我这枚闲棋给忘了呢。”
“K,”林晚晚(穿越者)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有活了。最高优先级,绝对保密。”
电话那头的年轻人,代号K,是林晚晚(穿越者)早年因缘际会救下的一个顶级黑客,性格乖张,技术神鬼莫测。她从未将K纳入“启明”的任何体系,甚至雷烈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是她在数字世界里埋藏最深的一步暗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