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提供的“蓝皮本子”线索,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微弱的灯。林晚晚立刻调动所有资源,全力追寻这本可能记载着“萤火素”最初灵感、甚至更多秘密的笔记本的下落。
追寻蓝皮簿:大海捞针与一线曙光
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废品回收链:尝试追踪当年从学校老家属区清理出来的废品流向。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十几年过去,当时的废品站可能早已几经转手甚至关闭。
2. 王老师社交圈:排查王老师当年的同事、邻居、以及可能知道那间杂物间情况的人,看是否有人可能拿走了或被赠予了那些“废纸”。
(周薇带领团队连日奔波,汇报:“晚晚姐,废品链那边线索几乎全断了。王老师那边,我们找到了他当年的一位邻居,一位独居的老教师,她隐约记得,好像看到过王老师把一些旧书和本子捆起来,说是要卖给一个…经常来小区收旧货的‘书贩子’,那人好像姓马,专门收一些老书旧报。”)
“书贩子姓马…”林晚晚立刻抓住这条线索,“查!把这个姓马的书贩子找出来!就算他不在本地了,也要挖出他的下落!”
与此同时,林晚晚自身的“后遗症”似乎也因她强烈追寻“林晚”过往的意念,而变得更加活跃。她开始频繁地梦到那间昏暗的杂物间,梦到“自己”伏在案前,就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在一个蓝封皮的厚本子上飞快地书写、画着复杂的结构式,嘴里还无意识地喃喃着一些关于“古籍”、“萃取”、“神经突触”的碎片词语…
(林晚晚清晨醒来,额角带着汗,梦中那本蓝皮本的触感仿佛还残留在指尖。内心:那本子…很重要!必须找到它!)
总裁的日常:高压下的精准掌控
尽管内心焦灼于蓝皮本的下落和“新生代”的威胁,林晚晚在公司事务上依旧展现出绝对的掌控力。
她的日程排得密不透风:
· 清晨七点:在保镖车队护送下抵达公司。第一件事是听取“萤火”应急小组的夜班实验数据汇报,快速给出关键指示。
· 八点整:召开全球高管晨会(线上 线下)。她坐在主位,目光扫过每一个参会者,任何人的一丝犹豫或数据模糊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 (北美区总裁汇报市场情况时稍有迟疑,林晚晚直接打断:“David,我要的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市占率变化和分析,不是‘大概’、‘可能’。给你十分钟,重新整理数据再汇报。”)
· 上午:连续批阅文件。她审批速度极快,但对关键条款和数字极其敏感。
· (看到一份采购合同中的付款条件有歧义,她直接内线法务总监:“王总监,这份合同第三条第二款,解释一下‘验收合格后三十日内付款’的具体标准和流程?如果对方拖延验收,我们的资金成本谁来承担?打回去重拟,条款必须明确到无任何模糊空间。”)
· 午餐:与一位试图寻求合作的国企董事长共进工作餐。对方姿态颇高,言语间带着施舍意味。
· (对方:“林总啊,跟我们合作,对你们‘启明’未来的发展,可是大有裨益啊…”)
· (林晚晚慢条斯理地切着盘中食物,头也不抬:“李董,合作的前提是互利共赢。请直接说明,贵方能为‘云脑’在贵体系内的落地,提供哪些具体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支持?我需要看到清单和可行性评估。”)
· (对方一时语塞,气氛微僵。林晚晚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起身:“看来李董还没准备好。等贵方有了具体方案,我们再约时间。失陪。”)
· 下午:亲临“启明研究院”,参加一个关于新一代AI医疗影像算法的评审会。她不是旁听,而是直接参与到技术讨论中。
· (听到算法团队对某个边缘案例的处理方案含糊其辞,她直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勾勒出几种改进思路的流程图,逻辑清晰,直指核心。“试试这几种路径,我要在下周三之前看到对比数据。”)
· (算法团队负责人目瞪口呆,内心:林总她…什么时候对深度学习模型压缩也这么精通了?!)
她的每一个指令都精准、高效,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她反而将公司内部管理得如同铁桶一般,效率不降反升。
囚徒的狂言:来自沈默的“礼物”
就在追查“马姓书贩子”陷入僵局时,林晚晚接到了看守所的电话——沈默再次提出要见她。
这一次,林晚晚没有拒绝。她隐隐觉得,沈默在这个时候要求见面,绝非偶然。
看守所的会面室比以往更加冰冷。沈默比上次更加消瘦,眼窝深陷,但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癫狂的火焰,看到林晚晚,他咧开嘴,露出一个扭曲的笑容。
“你来了…我就知道你会来…”他的声音沙哑如同破锣,“听说…你的‘萤火’项目,遇到了点小麻烦?核心团队被人一锅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