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明和何婉,在经历了舆论反噬和社会性死亡后,早已如同惊弓之鸟,龟缩在别墅里不敢出门。当周薇带着两名神情冷峻、一看便知绝非善茬的“助理”(实则是高价聘请的前特殊部门人员)出现在他们家门口时,两人最后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没有威逼,没有利诱,周薇只是平静地出示了几份文件的复印件——包括那份记录着林建明参与非法倾倒化学品的模糊视频截图,以及杨文远收集的、指向“康安生物”利益链的部分技术文件。
(周薇语气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林先生,何女士,晚晚姐希望你们能‘回忆’一下,十三年前,关于林晚的事情,以及……你们是如何帮助‘林晚晚’,成为‘林晚晚’的。”)
林建明脸色惨白如纸,汗如雨下。何婉则直接瘫软在地,失声痛哭。
(林建明内心:完了……全完了……她什么都知道了!那些东西她是怎么拿到的?!)
(何婉内心: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报应!都是报应啊!)
在绝对的力量和证据面前,这对愚蠢而懦弱的夫妇,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他们知道的一切都吐露了出来。他们的供述,与林晚晚之前的推测基本吻合,但补充了几个关键细节:
当年,确实是“康安生物”当时的实际控制人(一个名叫赵永康的男人,已于五年前因癌症去世)找到他们,威逼利诱。利,是一笔他们无法拒绝的巨款,以及承诺帮林建明打通某个关键的政府关系;逼,是掌握了林建明之前做生意时一些不干净的把柄。
(林建明痛哭流涕:“我们没办法啊……赵永康说,林晚那丫头的研究会毁了他的公司,会让他倾家荡产……他说只要制造一场‘意外’,让那丫头消失,再让晚晚……就是现在的晚晚,顶替她的身份,一切就都能掩盖过去……他还承诺,会帮我们把晚晚培养成真正的名媛,嫁入豪门,我们林家也能跟着沾光……”)
那个实验室事故,是赵永康手下的人精心策划的,利用林晚对化学的热爱和信任,在试剂上做了手脚。而林建明夫妇的任务,一是利用亲属身份,在事故后积极配合学校和相关方面,将事情定性为“意外”,并快速火化遗体,消灭证据;二是对当时受到惊吓、性格本就有些软弱的侄女(即原主)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心理暗示和精神控制,不断告诉她“林晚已经死了”、“你要忘记过去”、“要想被大家喜欢,就要变成活泼漂亮的晚晚”、“叔叔阿姨都是为了你好”……
(何婉眼神空洞,喃喃自语:“我们给她看了很多漂亮衣服和首饰,带她去参加各种派对,告诉她那样才是对的……她一开始很抗拒,总是偷偷哭,还想找那些旧书……我们就骂她,把她关起来……后来……后来她好像就真的慢慢忘了,变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
他们并不知道赵永康背后的势力到底有多深,只知道赵永康当时气焰极盛,经常吹嘘自己“上面有人”,很多事情都能“摆平”。而沈家,似乎也确实在某些方面得到了赵永康背后势力的“关照”,沈默的父亲沈老爷子,对赵永康也一直颇为客气,甚至有些忌惮。
(林晚晚在监听设备里听到这些,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为了钱,为了所谓的“前程”,他们就可以如此轻易地参与谋杀,并亲手将一个天才少女的灵魂扼杀,塑造出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傀儡!)
她强忍着恶心和愤怒,让周薇录下了全部口供,并让他们签署了书面证词,按下了手印。
这对弃子,在榨干了最后一点价值后,彻底失去了作用。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以及余生都无法摆脱的良心谴责(如果他们还有的话)和世人的唾弃。
拿到了林建明夫妇的关键口供,林晚晚并未感到丝毫轻松。赵永康已死,线索似乎又断了。但沈默提到的那个“根本无法撼动的人”,以及林建明口中赵永康“上面有人”的说法,都指向了一个隐藏在更深处、权力更大的阴影。
她动用了手中另一张隐秘的王牌——由“星辉”数据分析小组利用沈氏地产数据和她能调取的所有公开信息,构建起来的那个庞大的人际关系与利益链分析模型。
将“赵永康”、“康安生物”、“锐进资本背后的家族基金”、“沈氏集团(特定时期)”、“第七中学实验室事故”等关键节点输入模型,进行深度关联挖掘和路径分析。
数个小时的运算后,模型锁定了一个高度关联、且在多个事件时间点都异常活跃的“枢纽型”人物——一位现已退居二线,但门生故旧遍布相关领域要害部门的前任高官,魏昌明,人称“魏局”。
(数据分析报告指出:魏昌明在担任某关键部门负责人期间,其亲属名下曾出现多笔来源不明的大额资金流动,且其主导审批的数个重大项目中,包括“康安生物”曾申请但最终未公开结果的一项重大专项扶持基金。在实验室事故发生后不久,魏昌明曾有过一次不寻常的、短暂的岗位调动,随后其影响力反而进一步渗透到更广阔的领域。而“锐进资本”在国内的几次关键布局,都恰好发生在魏昌明影响力所能辐射的时期和领域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