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詹姆斯·李的会面,安排在了一家顶级私人俱乐部最为隐秘的茶室。环境雅致清幽,熏香袅袅,但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张力,却比任何喧嚣的战场更加令人窒息。
林晚晚只带了周薇一人,穿着剪裁利落的炭灰色西装套裙,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普通的商业茶叙。而对方,詹姆斯·李,则是一副典型的精英投资人士模样,定制西装,金丝眼镜,笑容温和,眼神却如同精密的仪器,不断扫描着林晚晚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詹姆斯·李内心:这就是那个扳倒沈默、搅动风云的女人?比资料照片上更年轻,也更……难以捉摸。那份镇定,不像装出来的。)
“久仰林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詹姆斯·李主动起身,伸出手,普通话略带一点洋腔,但很流利。
林晚晚与他轻轻一握,触之即分,淡淡回应:“詹姆斯先生过奖,请坐。”
寒暄过后,詹姆斯·李并未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如同闲话家常般,聊起了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趋势,以及“锐进资本”在全球的成功投资案例,言语间充满了对前沿科技的推崇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厚感情与长期承诺”。
(詹姆斯·李内心:先展示肌肉,让她知道我们的实力和格局,淡化之前的敌对印象。)
林晚晚耐心听着,偶尔颔首,并不插话,只是在他提到某个特定技术领域时,会精准地提出一两个极其专业的问题,直指核心难点与未来瓶颈,让詹姆斯·李不得不收敛几分随意,更加认真地应对。
(林晚晚内心:想用高姿态和宏大叙事来主导话题?未免太小看我了。)
几轮看似融洽的交流后,詹姆斯·李终于图穷匕见,将话题引向了“启明资本”和“星辉科技”。
“林总,‘星辉’在AI医疗影像领域的突破,令人惊叹。我们锐进非常看好这个方向,也相信在林总的带领下,‘启明’未来必将成为全球生物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不过,林总想必也清楚,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巨大,尤其是全球化布局和市场准入,单打独斗,难免步履维艰。”
他身体微微前倾,抛出了诱饵:“我们锐进,非常希望能与林总这样的杰出企业家携手。不仅仅是资金,我们在FDA、EMA的申报经验,全球顶尖的临床研究资源,以及覆盖欧美主流市场的商业化渠道,都可以为‘星辉’乃至‘启明’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我们可以共同将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更快。”
(詹姆斯·李内心:开出她无法拒绝的条件,只要她动心,就有机会渗透进去,弄清楚她到底知道多少,或者……直接控制住核心资产。)
林晚晚端起面前的清茶,轻轻吹了吹浮叶,并没有立刻回答。茶室的灯光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人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
“詹姆斯先生的提议,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她终于开口,声音平稳,“不过,‘星辉’的技术和‘启明’的发展路径,是我们核心团队基于对国内市场和患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国际合作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必须保持我们的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权。”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而锐利,直直地看向詹姆斯·李:“而且,我这个人,比较看重合作伙伴的‘底色’和‘渊源’。不知道詹姆斯先生,或者贵基金的主要合伙人,是否与国内早些年的一些……生物医药企业,比如,曾经风光一时的‘康安生物’,有过什么交集?”
“康安生物”四个字如同平地惊雷,在雅致的茶室里炸响!
詹姆斯·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虽然只有零点几秒就恢复了自然,但那一闪而过的震惊和慌乱,没有逃过林晚晚的眼睛。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不易察觉地收紧了一下。
(詹姆斯·李内心:她知道了!她果然在查!而且查到了康安!她是在试探我!必须稳住!)
“康安生物?”詹姆斯·李推了推眼镜,露出一副恰到好处的回忆表情,“哦,好像是有这么一家公司,很多年前了吧?听说后来经营不善,好像……破产清算了?时间太久远了,没什么印象了。我们基金的投资重心一直在北美和欧洲,对国内早期的企业关注不多。”
他轻描淡写,试图将“康安生物”定性为一家无关紧要的、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失败企业。
(詹姆斯·李内心:绝不能承认任何关联!她手里肯定没有直接证据,否则就不会是试探了。)
林晚晚将他所有的细微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是吗?那可能是我记错了。只是偶然听说,康安生物当年有个叫‘康肽一号’的产品,似乎技术很有独到之处,觉得有些可惜罢了。”
她点到即止,不再深入,转而将话题拉回:“关于合作,感谢锐进的看重。不过,‘星辉’目前正处于上市前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暂时没有引入新战略投资者的计划。未来如果有需要,我们会优先考虑与理念相通、背景清晰的伙伴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