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陆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敛,先前因承受记忆洪流而消耗的心神已然恢复,更添了几分深邃。上古战场那悲壮而略带迂腐的景象,依旧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初代之心可敬,其道却需商榷。”陆凡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与这等固执的古老意识‘论道’,空谈理念毫无意义,需以铁一般的事实,砸开它那被教条锈蚀的逻辑外壳。”
他起身,走到书案前。案上已铺开一张质地奇特的兽皮卷轴,散发着淡淡的灵光。这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由“记忆兽”皮鞣制而成,能更好地承载神念与道韵。
他要做的,便是整理自身所有“曲线救国”的成功案例,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编织成一份无可辩驳的“辩论”提纲,准备与那系统之灵,进行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理念对决。
他提起一支由“静心竹”制成的符笔,蘸取了些许混合了“明目清神”药液的灵墨,缓缓落笔。笔尖触及卷轴的刹那,仿佛不是书写,而是在勾勒道韵。
**《新正道效率论——兼论结果正义与过程形式之辩证关系》**
标题落下,一股迥异于传统正道典籍的、带着务实与锐利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第一章:核心论点阐述**
* **正道之终极目标:** 护佑苍生,维系秩序,促进文明延续与发展。(此点与初代理念无分歧,奠定辩论基础。)
* **实现路径之辨:** 过程形式之“光明伟岸”是否为唯一或最优路径?提出“结果正义优先,过程效率至上”之新原则。强调在复杂现实下,拘泥于形式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 **“正能量”之重新定义:** 非仅指行为之光明表象,更应涵盖行为所带来之实际积极效果(如生灵得救、冲突避免、资源节约、秩序稳定等)。
**第二章:实证案例汇编(附详细过程与结果数据分析)**
陆凡笔走龙蛇,将过往经历一一剖析,化为论据:
* **案例一:辟谷丹的慈善帝国(对应大纲第一卷)**
* **系统原任务:** 周济同门。
* **传统“伟光正”做法:** 直接赠与灵石或丹药,可能养出惰性,不可持续。
* **“新正道”实践:** 包装营销,饥饿营销,将劣质辟谷丹转化为励志仙丹,激发同门奋斗之心,自身获利反哺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 **结果对比:** 传统做法或可短暂救助十人;“新正道”做法可持续激励百人,并创造额外价值,社会评价(美名)与实质效果(资源、激励)双丰收。
* **案例二:黑风山脉地火危机(对应大纲第一卷末)**
* **系统原任务:** 守护山门。
* **传统“伟光正”做法:** 热血沸腾,正面御敌,死守山门,伤亡惨重。
* **“新正道”实践:** 潜入敌营,散布谣言,伪造遗迹,引导敌人内斗,不战而屈人之兵。
* **结果对比:** 传统做法或可惨胜,宗门元气大伤;“新正道”做法零伤亡退敌,保全宗门有生力量,社会评价(智谋)远超单纯勇武。
* **案例三:冥火殿内讧与毒火瘴事件(对应近期章节)**
* **系统原任务:** 扑灭毒火瘴,拯救苍生。
* **传统“伟光正”做法:** 亲赴险境,正面净化,与可能出现的魔修冲突,风险高,效率低。
* **“新正道”实践:** 远程调度,悬赏引导,资源整合,外交施压,舆论攻势,多重手段并行,以最小代价、最低风险控制灾情,并借机重创魔教内部。
* **结果对比:** 传统做法或可扑灭瘴气,但可能陷入缠斗,自身损耗大;“新正道”做法高效控制灾情,极大削弱敌势力,社会评价(智慧、影响力)卓着,**并直接导致系统逻辑冲突死机(此为关键证据,证明旧有判定体系已无法适应新方法)。**
陆凡特意在第三个案例后加重了笔墨,将“系统死机”这一事件,作为旧逻辑体系在新事实面前不堪一击的铁证!
**第三章:理念升华与道境阐释**
* **“苟道”非懦弱,乃极致之战略耐心与战术智慧。** 活着,才有输出;保全自身,方能持续守护。匹夫之勇,不过昙花一现。
* **“阴人”非卑劣,乃高效之问题解决艺术。** 善用规则漏洞,借力打力,引导矛盾,以最小成本达成最大效益,此乃大智慧,亦是对资源的尊重,对生灵的负责。
* **“变通”之必须。** 上古战场环境与当今复杂修真界截然不同,固守陈旧教条无异于刻舟求剑。正道亦需与时俱进,其核心在于“守护”之结果,而非“守护”之形式。
**第四章:对系统现行逻辑之批判与改造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