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壁垒初战告捷,硬生生扛下金丹魔修幽泉长老的猛攻并成功反击,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在整个黑渊彻底炸开了锅。
如果说之前全歼“影煞”小队是展现了“星辉前哨”的狠辣与陷阱之利,那么这次正面抗衡金丹而不败,甚至隐隐占据上风,则彻底坐实了其“硬骨头”的名声。一时间,魔教方面偃旗息鼓,攻势明显放缓,转而开始更谨慎地调兵遣将,研究对策。其他观望势力更是噤若寒蝉,再不敢轻易派遣探子靠近那片被视为禁区的星辉笼罩之地。
外部压力骤减,基地内部却并未因此松懈。陆凡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如今前哨名声越响,暗地里觊觎的目光只会更多、更危险。那个曾窥探此地的元婴以上存在,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心头。
“壁垒虽成,犹有不足。”主控室内,陆凡看着光幕上显示的“星辉壁垒”能量流转图,对吴长老和癸亥柒叁说道,“昨日一战,虽挡住了幽泉,但三根定星桩超负荷运转,尤其是赵执事炼制的第一根,灵性已有轻微损伤,长期如此,恐损根基。而且,全面开启壁垒,对星辰核和地脉灵枢的负荷也极大,非长久之计。”
吴长老点头赞同:“确实。壁垒防御虽强,但消耗亦是海量。若长期维持高强度状态,只怕遗迹积蓄万古的灵机也会被逐渐抽干。”
“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便是‘优化’与‘节能’。”陆凡手指轻敲控制台,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他前世作为首席风险控制师,开始算计成本和效率时的专属表情,“我们要用最少的能量,办最大的事。把这‘乌龟壳’,变成一座既能扎人,又能省钱的刺猬窝。”
这个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刚刚因炼制定星桩而名声大噪的“器堂瑰宝”赵铁柱身上。
当陆凡找到赵铁柱,提出“节能改造”计划时,老赵正抱着他那柄心爱的大锤,对着第一根光泽略显黯淡的定星桩唉声叹气,仿佛看着自己生了病的亲儿子。
“啥?节能?”赵铁柱听到陆凡的要求,铜铃大眼一瞪,“陆小子,这定星桩可是按上古法门炼的,每一道符纹都关乎星力接引,这咋省?总不能为了省点灵力,让这柱子变成摆设吧?”
陆凡微微一笑,掏出一枚新刻录的玉简:“赵执事,思路要打开。不是让柱子少干活,而是让它更聪明地干活。这是我根据《星辉壁垒构筑初解》和一些低阶阵法节能原理,琢磨出的几个‘微调’方案,您看看。”
赵铁柱将信将疑地接过玉简,神识沉入。起初他还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胡闹”、“异想天开”,但看着看着,那双大眼睛里渐渐冒出了精光,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俺咋就没想到!在‘聚灵’和‘散灵’符纹之间加个‘蓄能回路的闸口’,平时低功率运转积蓄星力,遇敌时瞬间释放!还有这个,‘星力折射角度微调’,减少无效散射,把力量更集中到受攻击点……哈哈哈!陆小子,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赵铁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得满脸通红,扛起大锤就往地火丹房冲:“等着!俺这就去试试!保证给你弄出个又硬又省料的‘抠门版’定星桩!”
看着赵铁柱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陆凡笑了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他只需要提供方向和一点点“灵感”火花。
与此同时,陆凡也没闲着。他通过癸亥柒叁,调取了大量关于遗迹内部能量节点分布、灵机潮汐规律的资料,结合“星辉壁垒”的覆盖范围,开始着手设计一套“智能能耗管理系统”。
他的想法很简单:将整个前哨基地划分为不同的防御等级区域。核心区如淬炼池、藏经阁入口、主控室等,维持较高强度的常态防御;次要区域和通道,则平时以最低功率运行隐匿和预警阵法,只在侦测到威胁时,才由癸亥柒叁统一调度,瞬间提升该区域壁垒强度。
这相当于给整个防御体系装上了“感应灯”和“区域联防”,避免了过去那种“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能量浪费。
数日后,赵铁柱的第一根“节能版”定星桩新鲜出炉。与之前那根光华璀璨的相比,这根新柱子表面光泽更加内敛,符纹结构也做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微调,看起来朴实无华了许多。
安装测试的那一刻,效果立竿见影。这根新桩在非战斗状态下,对星力的汲取速度降低了近三成,但其内部构建的“星力蓄池”却能在受到攻击时,爆发出不逊于原版甚至更集中的防御力量。而且,其对周边环境的“汲灵”副作用也大大降低,至少旁边的蘑菇林是保住了。
“成功了!”赵铁柱摸着新定星桩,爱不释手,比自己炼制出神兵利器还高兴,“俺老赵也能炼出这么‘抠门’的好东西了!哈哈哈!”
陆凡当即下令,后续的定星桩全部按照“节能版”标准炼制,并对已安装的三根进行轮流替换升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