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声此起彼伏,观众们愤怒不已。
但陈宇根本不在乎这些。
在胡智彪的指挥下,数千水军加上专业团队,开始在各大媒体和影院门口造势。
剧情精彩,武打场面超帅!
比半夜偷看还 ** !
今年最好看的功夫片!
好评如潮,正反两面的声音让《黄飞鸿》持续保持超高热度。要是有热搜榜,这片子肯定稳居第一。
连新闻媒体都发现,不报道黄飞鸿相关消息,收视率和销量就会大跌。这种两极分化的口碑反而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几天,影片质量过硬加上话题度爆表,票房不降反升,涨势之猛让业内大佬都瞠目结舌。
要是赶上档期,这片子绝对是个强劲对手!
淡季都能这么火,潜力不可估量!
其实《黄飞鸿》本身质量虽好,但能引发如此轰动,主要还是靠胡智彪剑走偏锋的营销策略。黒红也是红,这个道理在十多年后更被玩得出神入化——为了流量,有人能今天出轨明天上热搜,天天换着花样炒作。
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反复横跳,靠制造话题维持曝光度。
比起那些高明手段,胡智彪的操作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营销策略最见效的时机,永远是首次亮相。
狼来了的把戏玩多了,观众产生免疫力后,宣传效果就会归零。
这倒给娱乐公司提供了新思路——黒红也是红!
只要能博眼球,就不愁变现!
后来者更是变本加厉,不惜打造蔡虚坤这样的流量明星来收割市场...
《黄飞鸿》票房持续走高,主演们身价水涨船高。
若非邓广荣采纳陈宇建议提前签下系列片约,恐怕早就有人被高价挖角。
原本就是一线花旦的关佳惠,此番演技备受认可。
她的事业迎来飞跃式发展,从港岛本土明星晋升为两岸瞩目的焦点。
尽管当时内地经济尚不发达,观影群体有限,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仍带来惊人票房潜力——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观众走进影院,收益也远超港岛本土。
豆瓣评分从1.0逆袭至9.3,创下影史奇迹。
从未有电影能在开局低于3分的情况下,最终突破9分大关。
未到年末颁奖季,影评人已纷纷表态:
《黄飞鸿》宣发虽俗,品质过硬,强烈推荐!
年度最大黒马,错过必悔!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资本推手。
毕竟电影不是钞票,不可能人见人爱。
为维持热度,胡智彪可谓煞费苦心。
关佳惠初尝爆红滋味,暗自庆幸当初的选择。
她原以为陈宇这次投资注定血本无归,自己不过是来撑个场面,让数据不至于太尴尬。没想到最终竟是自己抱上了他的大腿?
关佳惠看着持续攀升的热度数据,内心涌起愧疚。这部曾被自己视为荒诞不经的电影,竟带来如此惊人的收益。她暗自思忖该如何向陈宇表达谢意......
陈宇投资大获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开。洪兴十二堂主中,多半都在啧啧称奇。毕竟他们赚钱的门路就那么几条,早被陈宇分析透彻。
难道他们不知道贩毒风险巨大后患无穷?终究逃不过一个字!在道上混,就算老大想稳扎稳打,手下弟兄也会推着你往前走。养着成千上万的小弟,总不能喝西北风。让他们平时打零工更不现实——社团又不是黒心企业。
于是只能选择来钱快的行当。就算拍电影,真正为艺术献身的也没几个,谁愿意赤条条上镜?难道就为那点片酬?
肥佬黎等人见陈宇眼光如此毒辣,投资部部大卖,都不禁陷入沉思。他们不缺钱和人手,缺的是生财之道。陈宇初试身手就展现惊人盈利能力,让众人开始盘算如何与他深化合作。
赚钱嘛,不丢人!
......
此时大佬B正带着陈浩楠在澳门端掉雷公的堂口,斩获千万利润还有持续收益。这段时间在澳门的战绩,足以让陈浩楠回港稳坐红棍之位。
只是想到还在港岛被自己供养着的大头,大佬B就头疼不已。当初承诺要助他当红棍,可蒋天生绝不会允许他短期内提拔两人打破平衡......
只有一个座位,该让谁坐,这件事让大佬B十分烦恼。
他本不必亲自来**处理事务,改变行程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暂时避开大头。一方面因为大头惹的麻烦太大,另一方面大佬B也不确定大头是否还对自己忠心。
这种情况很正常。任何人遇到被死对头放出来的手下,都会仔细审查,然后随便安排个边缘位置任其自生自灭。但大头曾为大佬B顶罪,这在道上是很重的功劳。如果真这样对待大头,大佬B的名声必定一落千丈。
这些烦恼让大佬B时常在心里咒骂陈宇的祖宗十八代。听说陈宇投资收益惊人,大佬B心里像有蚂蚁在爬,又痒又痛。陈宇随便投点小钱就能赚这么多,而大佬B带着陈浩楠他们在街头打拼,赚的还不如陈宇轻松得来的零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