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的最后一点余烬落在星野高中的操场上,像撒了把细碎的金箔。安诺抬头时,鼻尖还萦绕着烟花燃尽的硫磺味,耳边是学生们散去时的喧闹——有人在讨论刚才的合唱,有人在炫耀手里的签名海报,还有人勾着肩往食堂方向跑,说要去抢最后一份夜宵。
“走了,观测台那边该等急了。”林墨碰了碰她的胳膊,手里还提着刚才小周送来的电池盒,“刚才小周发消息说,望远镜都调好了,就差我们去校准星轨。”
安诺点头,把碎片揣回暗袋,星核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只在指尖留着点淡淡的暖意。几人往观测台走,路过花坛时,看见陈雨正蹲在那里捡散落的荧光棒,她的志愿者马甲被风吹得鼓起来,手里的袋子已经装了小半袋。
“一起吧?”安诺停住脚步,声音放轻了些。之前在星纹塔,陈雨看着老陈被警察带走时的眼神,她到现在还记得——有难过,有失望,还有点不知所措。
陈雨抬头,眼里还带着点红血丝,却扯出个浅淡的笑:“好,不过……我能帮上忙吗?我对天文仪器不太懂。”
“当然能。”李雪走过去,把手里的星图册递给她,“等会儿我们校准星轨,你帮我们看着图册就行,很简单的。”
张弛也跟着附和:“对,而且你对星纹符号熟,说不定还能帮我们发现点新东西呢。”
陈雨捏着星图册的指尖紧了紧,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跟着几人一起往观测台走。观测台在学校的顶楼,是个半圆形的玻璃房,里面摆着三台天文望远镜,其中一台还是顾明远当年留下的老设备,黄铜色的镜身已经有些氧化,却依旧干净得发亮。
小周和几个社员正围着望远镜转,见他们进来,立刻迎上来:“社长!你们可算来了!刚才我们试了下,这台老望远镜好像有点问题,看角宿的时候,总觉得星图对不上。”
安诺走到老望远镜前,弯腰调整目镜。镜片里的星空清晰地铺展开,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西北方,可角宿一的位置却比星图册上标注的偏了半度——不是望远镜的问题,更像是星轨本身发生了细微的偏移。
“不对。”她皱起眉,伸手摸向口袋里的星核。指尖刚碰到星核,就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震颤,比在星纹塔时更柔和,却带着种明确的“指引”感,“星核有反应,这不是普通的星轨偏移。”
张弛立刻掏出检测仪,对准望远镜的镜头。屏幕亮起,这次跳的是淡蓝色,数值稳定在“安全级”,但屏幕下方却多出一行小字:“星纹能量共鸣,来源:望远镜底座。”
“底座?”林墨蹲下身,仔细观察望远镜的黄铜底座。底座上刻着圈细小的星纹,和总控室的线路纹路相似,只是更密集,像是个微型的星纹节点,“顾明远当年把星纹线路装到望远镜上了?”
李雪翻开随身携带的顾明远笔记,快速翻到关于观测台的页面:“这里写了!‘观测台为星纹网络次级节点,可通过星象校准核心频率’,也就是说,这台望远镜不只是用来观星的,还是星纹网络的一部分!”
陈雨这时突然开口:“我爸……老陈的笔记本里,也提到过观测台的星纹节点。”她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黑色笔记本,封面已经磨破了,“刚才警察把我爸的东西还给我时,我在里面发现了这个,里面记了些星纹符号的解读,还有……观测台地下有个暗格。”
几人都愣住了。安诺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大多是老陈对星纹符号的注释,其中一页画着个简易的地图,标注着“观测台暗格:北纬30°12′,东经120°08′”——正是星野高中观测台的坐标。
“暗格在这?”张弛蹲在地上,用检测仪扫过望远镜底座周围的地面。当检测仪移到西北角落时,屏幕突然跳成了绿色,数值飙升到“共鸣级”,“找到了!就在这里!”
林墨和小周找来撬棍,小心地撬开地面的瓷砖。瓷砖下面是块木板,木板上刻着个心宿符号,和星纹塔检修通道的符号一样。李雪用钢笔的蓝光对准符号,木板“咔嗒”一声弹开,露出个半米见方的暗格。
暗格里铺着层防潮的油纸,里面放着两样东西: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盒子,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顾明远 星纹网络日志”。
安诺先拿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日期是二十年前:“今日完成观测台次级节点搭建,星纹网络初步成型,唯核心碎片仍缺一角,需待‘星合之日’补齐。”往后翻,大多是关于星纹网络的调试记录,直到最后一页,日期停在顾明远失踪前一天:“老陈欲借星纹网络牟利,已将核心碎片转移至安全处,日志随节点封存,待有缘人启之。”
“核心碎片还有一角没找到?”林墨凑过来看,“我们之前找到的碎片,加上星纹塔首领手里的,不是已经齐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