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三刻的早朝殿,铜炉里的檀香换了新的桂花味,殿内的氛围却比往日热闹几分 —— 自从推行 “议题改革”“跨部门协作”,这个月的早朝效率翻了倍,不仅解决了河道堵塞、边境小冲突,连特区商户的纠纷都少了大半。林风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册子,是小李子按他的要求整理的 “月度工作记录”,上面记着每位大臣的办事进度、是否有推诿、有没有说废话。
“今日早朝不议新事,开个‘月度总结会’。” 林风把册子放在案上,声音清亮,“就是把这一个月的事复盘一下,看看谁办事高效、不推诿、不说废话,评选出‘月度优秀大臣’,朕有奖励。”
“月度总结会?优秀大臣?” 大臣们面面相觑,周尚书皱着眉小声问身边的王嵩:“太傅,这又是陛下的‘新花样’?何为‘复盘’?”
王嵩没吭声,眼神却沉了沉 —— 他早就听说陛下在御膳房搞 “福利”,现在又在朝堂搞 “评选”,显然是想一步步用 “小伎俩” 笼络人心,宗室宴上必须好好说说这事。
小李子赶紧上前解释:“‘复盘’就是回顾这月的工作,‘优秀大臣’就是选办事最好的。陛下说了,标准有三:一是办事快,不拖延;二是不推诿,主动担责;三是不说废话,直击问题核心。”
他话刚说完,工部尚书李大人就赶紧站出来:“陛下!臣这月疏通永定河,十日就完工了,没拖延,也没推诿,算不算?”
户部王大人也跟着起身:“陛下!臣拨付河道工程款,当日就批了,还主动跟工部对接材料采购,没让他们跑第二趟!”
张大人更是急得脸通红,生怕被落下:“陛下!臣这月没再装病,还学会了画‘棍子图’汇报收支,废话也少了!”
林风看着争抢的大臣们,忍不住笑了:“别急,一个个来,得凭实绩说话。小李子,把记录念给大家听听。”
小李子翻开册子,清了清嗓子:“户部王大人,拨付河道款及时,但上月特区修缮费核查慢了三天,扣一分;工部李大人,疏通河道高效,但工匠安全措施没提前安排,扣一分;兵部刘大人,三日前边境有小冲突,他当天就派人与对方交涉,没动一兵一卒就解决了,还没说一句废话,全程只用了两句话:‘冲突因何起?如何解决?’,事后还提交了详细的处置报告,无扣分……”
“刘大人这事办得好!” 林风打断他,“边境冲突最忌拖延,他当天解决,还没劳民伤财,既高效又稳妥,符合‘优秀大臣’的所有标准。还有异议吗?”
殿内鸦雀无声 —— 兵部刘大人是出了名的 “少言寡语”,平时早朝很少说话,却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这次解决边境冲突,不少大臣都是事后才知道,确实够高效。刘大人自己都愣了,站在队列里,手都有点抖,显然没料到自己会被选中。
“既然没异议,那本月优秀大臣就是刘大人。” 林风笑着点头,对小李子说,“把奖励拿来。”
小李子端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过来,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朵用红绸剪的小花,上面用金线绣了个 “优” 字 —— 这是林风让宫女连夜做的 “小红花贴纸”,虽然不能真贴在朝服上,却比金银更有纪念意义。
“刘大人,这是‘优秀大臣’的奖励,小红花一朵。” 林风把小红花递给他,“虽然不是黄金白银,但这是朕对你工作的认可,以后每月评选,连续三次得优秀,朕再给你涨俸禄、加官阶。”
刘大人双手接过小红花,指尖轻轻摩挲着红绸,平时严肃的脸上居然露出了几分骄傲,他把小红花小心翼翼地别在朝服的衣襟上,挺直了腰板,连头都抬得高了些。殿内的大臣们瞬间炸了锅 ——
“陛下!这小红花真能涨俸禄?下次臣一定努力!” 户部王大人急着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木盒。
“陛下,臣下次也少说话、多办事,能不能给臣留一朵?” 张大人也凑过来,生怕错过。
连周尚书都忍不住探头看了看小红花,小声嘀咕:“若是能得优秀,倒也不算丢面子……”
林风看着眼前的场景,对着小李子小声调侃:“没想到啊,一朵小红花比黄金还管用,以前赏他们五十两白银都没这么积极。”
小李子憋着笑点头:“陛下,您这法子绝了!以后大臣们肯定不敢再推诿说废话了,都得争着当优秀。”
林风清了清嗓子,压下殿内的议论:“大家别急,‘月度总结会’以后每月月底开,只要符合标准,人人都有机会得优秀。另外,朕会把‘优秀大臣’的评选和绩效考核挂钩,得优秀的加分,办事差的扣分,年底总评,不合格的就降职或调离,绝不姑息。”
大臣们赶紧应声,心里都有了谱 —— 以前混日子也能当大臣,现在要是不努力,不仅没小红花,还可能丢官,谁也不敢再敷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