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殿的烛火已燃到第三根,跳动的光映在案几上那部银色手机上,却照不亮林风紧锁的眉头。他指尖反复摩挲着手机边缘,屏幕右上角那道猩红的电量条像根刺,扎得他心头发慌 —— 按现代的经验,这仅剩的 1% 电量,撑不过半个时辰。
“陛下,您都盯着这‘法器’看一个时辰了,晚饭还没动呢。” 小李子端着温好的米粥进来,见林风愁得连饭都忘了吃,忍不住轻声劝。他凑过去瞥了眼手机,只看到屏幕暗沉沉的,偶尔闪一下,像快熄灭的烛火,“这‘法器’是…… 出什么问题了?”
“快没电了 —— 就是快彻底不亮了。” 林风把手机递给他,声音里满是焦虑,“这里面存着朕记的‘搞钱法子’,还有以前拍的火锅、奶茶照片,要是真关了机,朕连个念想都没了。更要命的是,要是被王嵩知道这‘仙物’不亮了,指不定又要造谣说朕‘失了上天庇佑’。”
小李子捧着手机,手都不敢用力,生怕捏坏了这宝贝。他突然眼睛一亮,拍了下手:“陛下!老奴想起个人!御膳房的张师傅认识个铁匠李铁柱,手艺绝了!先帝那把断了的龙纹匕首,都是他给接好的,连最精细的铜锁芯都能复刻!说不定他能修这‘法器’!”
“铁匠?” 林风猛地站起身,心里燃起一丝希望。他虽然不懂电路,但上学时学过手摇发电机的原理 —— 只要有铜丝、磁铁和齿轮,通过转动产生电流,说不定能给手机充上电。就算做不出现代充电器的精致,能凑合用就行。
“快!去把李师傅请进宫!就说朕有‘要紧物件’需他出手,事成之后赏他五十两白银,再赐两匹好布!” 林风语速都快了几分,生怕手机撑不到工匠来。
小李子不敢耽搁,揣着手机一路小跑往宫外的铁匠铺赶。好在李铁柱住得不远,半个时辰后,就跟着小李子出现在寝殿门口。这铁匠约莫四十岁,身材敦实得像块铁,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满手都是黑黢黢的铁屑,手里还提着个工具箱,里面的锤子、钳子碰撞着,发出 “叮叮当当” 的响。
“草民李铁柱,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铁柱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得像敲锣,震得林风耳朵都嗡嗡的。
“快起来,不用多礼。” 林风赶紧扶他,把手机递过去,“李师傅,你看这物件,它现在快‘不亮’了,朕想让你做个能让它‘重新亮起来的东西’,你能试试吗?”
李铁柱接过手机,翻来覆去地看,粗粝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蹭过屏幕贴膜上的图案,眉头皱成了疙瘩:“陛下,这物件又薄又硬,摸不着烛芯,也没有油槽,怎么会‘亮’呢?草民修过灯笼、烛台,都是靠火或者油,这…… 这不像凡间的东西啊。”
“不是靠火和油,是靠‘电’。” 林风刚说完就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你就当这里面有‘能让它亮的气’,现在‘气’跑光了,得做个东西‘造气’,再把‘气’送进去。”
“造气送气?” 李铁柱更懵了,挠了挠后脑勺,“陛下,那‘造气’的东西得长啥样?草民没见过啊。”
林风知道光说没用,让小李子拿来纸和炭笔,趴在案上画起来。他没学过专业图纸,只能凭记忆画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一个长方形木盒,里面绕着密密麻麻的铜丝,中间画个小圆代表磁铁,外面装个摇柄,再用一根细铜丝连到手机上。
可李铁柱凑过来看了半天,眼睛越睁越大,突然 “哎呀” 一声,往后退了半步,对着图纸拱手:“陛下!您这画的是…… 是符咒吧?绕着圈的线像‘镇邪符’,这摇柄莫不是‘引气用的法器’?草民可不会画符咒啊!”
林风差点没把炭笔扔出去,哭笑不得地解释:“不是符咒,是‘机关图’!你看,摇这个柄,里面的‘铁块’(磁铁)就会转,铜丝绕着它就能生出‘气’,顺着这根线就流进手机里了,它就能亮了!”
李铁柱半信半疑,但看着林风笃定的眼神,又不敢反驳 —— 这可是皇帝亲自画的图,就算是 “机关”,也得试试。他小心翼翼地把图纸折好,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拍了拍:“陛下放心!草民就是砸了铺子,也得把这‘造气机关’做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李铁柱就在御膳房旁边的小耳房里开工了。林风几乎每隔一个时辰就去看一次,只见小耳房里堆满了材料:从旧铜器上拆下来的细铜丝(拆了三个旧铜盆才凑够)、一块巴掌大的磁铁(还是小李子从西域商人手里高价买来的)、还有一块硬松木(做木盒用)。
李铁柱的手艺确实没话说,木盒做得方方正正,摇柄打磨得光滑顺手,可绕铜丝时却出了岔子 —— 要么绕得太松,要么绕着绕着就乱了,气得他直拍大腿。林风在旁边看得着急,忍不住上手指导:“铜丝要绕紧点,不然‘气’不够;每圈之间别叠在一起,不然‘气’会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