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庙学堂的晨光里,50 个孩子挤在临时收拾好的大殿里,比御膳房蒸馒头的蒸笼还热闹 —— 有的孩子拿着王师傅做的小木棍,在地上搭 “小房子”,木棍敲得地砖 “咚咚” 响;有的凑在一堆抢陈小哥手绘的漫画课本,抢到的举着课本跑,没抢到的追在后面哭;还有的偷偷从兜里掏出炒豆子,边吃边往别人头上扔,引得一阵尖叫。
张掌柜站在讲桌前,手里举着粗纸数学课本,喊了半天 “大家坐好,咱们学算账啦”,嗓子都快哑了,可没一个孩子理他 —— 最前面的胖小子正把小石子往同桌的辫子上缠,同桌急得直跺脚;角落里的小女孩抱着漫画课本,看得入迷,连张掌柜递过去的小棒都没接。
“这可咋整?” 张掌柜擦了擦额角的汗,转头看向旁边的王师傅,“俺平时给大人算账,没人敢捣乱,这孩子群,俺实在管不住!”
王师傅也没好到哪去 —— 他准备的杠杆教具被孩子们拆成了零散的木棍,有的甚至拿木棍当剑耍,他追着抢了半天,只拿回三根,还被溅了一身灰尘。“俺修农具还行,管孩子真是没辙!” 王师傅苦笑着说,“早知道带个锄头来,说不定还能镇住他们。”
陈小哥更惨 —— 他连夜赶画的 “先帝送粮” 漫画稿,被孩子们传阅得皱巴巴的,有的还被画上了小胡子、小眼镜,最离谱的是,有个孩子在先帝的龙袍上画了个大大的火锅,旁边写着 “要吃火锅”,气得陈小哥直拍大腿,却又舍不得骂孩子。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熟悉的笑声:“这热闹劲儿,比御膳房办宴还欢!”
众人回头,就见林风带着苏晴、小李子走了进来 —— 小李子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装着御膳房刚做的芝麻糕,是给孩子们准备的课间点心。看到殿里的混乱,林风不仅没生气,反而蹲下来,捡起地上的小木棍,对正追打的两个孩子说:“你们这木棍搭的房子不错,要是上课好好听,下课朕让王师傅教你们搭更结实的,好不好?”
两个孩子愣住了,手里的木棍停在半空,小声说:“真的?下课能搭房子?”
“当然!” 林风点头,又对抢漫画的孩子说,“漫画课本每人都有,要是抢坏了,大家都看不了,不如咱们轮流看,上课学完,下课还能让陈小哥再画新的,好不好?”
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可没过两分钟,又有人开始小声说话、玩小石子 —— 毕竟是第一次上学,坐不住是常事。张掌柜刚想再喊,林风却拦住他,清了清嗓子,对着孩子们唱了起来:“小手放桌上,眼睛看前方,上课不吵闹,下课玩得爽!”
调子简单,像街头巷尾的童谣,孩子们瞬间被吸引,有的跟着哼,有的晃着脑袋学。林风又唱了一遍,还加了动作 —— 唱 “小手放桌上” 时,把双手放在讲桌上;唱 “眼睛看前方” 时,指了指黑板;唱 “下课玩得爽” 时,还做了个搭房子的手势。
孩子们跟着学动作,越唱越起劲,没一会儿,所有人都坐得笔直,小手放在桌上,眼睛盯着林风,连之前哭鼻子的小女孩都停止了抽泣,跟着小声唱。大殿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整齐的歌声飘在半空,比任何呵斥都管用。
张掌柜、王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 他们之前吼破嗓子都管不住的孩子,被一首简单的儿歌治得服服帖帖。王师傅忍不住小声对张掌柜说:“陛下这招太神了!比俺用锄头镇场子管用多了,俺以后也学这歌,管孩子肯定行!”
唱完歌,林风笑着对张掌柜说:“现在可以开始上课了,要是他们再吵闹,就一起唱这首歌,比喊管用。”
张掌柜赶紧点头,拿起数学课本,开始教 “小棒计数”—— 这次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跟着摆小石子,有的在纸上画小棒,连之前最调皮的胖小子都举着手问:“张爷爷,3 个馒头加 2 个馒头,是不是 5 个?俺能换 5 文钱吗?”
张掌柜笑着点头:“对!你算得真准!以后你帮家里买馒头,就不会被坑啦!”
王师傅的物理课也顺利多了 —— 他拿着修复好的杠杆教具,让孩子们轮流试 “撬石头”,还教他们唱改编的 “杠杆歌”:“小木棍,垫块石,撬起石头不费力,大家一起用巧劲,干活快又喜!” 孩子们边唱边动手,玩得开心,也记住了杠杆的道理。
陈小哥的漫画历史课更是受欢迎 —— 他把 “先帝送粮” 的漫画投影在墙上(用牛油灯和薄纸做的简易投影),边讲边问:“先帝为什么要给百姓送粮呀?”
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 “百姓饿肚子”,有的说 “先帝是好人”,还有的喊 “要让百姓过好日子”,回答得比陈小哥预期的还准确。李老儒站在门口听课,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模样,忍不住点头 —— 这比国子监的学生背书时的死气沉沉,强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