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晨光刚漫过包子铺的蒸笼,街头就挤满了热议的百姓 —— 有的举着刚买的热包子,算着半年减税能省多少粮;有的围着店铺掌柜,打听啥时候能学做汉堡;可还有些从乡下赶来的村民,攥着皱巴巴的铜板,小声问:“王嵩真的偷了国库银子?俺们村只听说他抢地,没敢信他这么大胆……”
林风站在宫墙上,听着底下的议论,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 之前的喊话和降价,让百姓得了实惠,可还有不少人对王嵩的恶行一知半解,只听传言不敢全信。他转身对身后的小李子说:“去把针线房的宫女们叫来,再拿些白纸和炭笔,咱们做些传单 —— 不用写字,画漫画!让百姓一看就知道王嵩是啥样的人!”
“漫画?” 小李子挠着头,“陛下,漫画是啥?跟画山水一样吗?”
“不一样,” 林风笑着解释,“要画得搞笑、好认,比如把王嵩画成头大身子小的丑样,再画他偷银子、抢地被百姓追打的样子,百姓一看就懂,还能记住。”
没一会儿,五个擅长绣花绘画的宫女就抱着纸笔赶来,为首的宫女叫春桃,平时最爱给小太监画些滑稽脸谱。林风指着纸上的草稿(他随手画的简笔:王嵩偷银摔屁墩、被老农举锄头追),对春桃说:“就按这个画,把王嵩画得越丑越好 —— 头画得像冬瓜,肚子画得圆滚滚,偷银子时鞋子掉一只,被追时头发乱得像鸡窝,这样百姓一看就笑,记得牢!”
春桃忍着笑,拿起炭笔开始画 —— 她本就擅长抓滑稽细节,没一会儿,一个 “冬瓜头” 王嵩就出现在纸上:圆脑袋上贴着歪歪扭扭的官帽,肚子大得像揣了个南瓜,正蹲在国库门口偷银子,怀里的银锭掉了一地,脚边还趴着只猫,正挠他的裤腿,而他吓得瞪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个包子。
“画得好!” 林风凑过去一看,忍不住笑出声,“这冬瓜头画得传神!再添几笔 —— 让旁边的百姓举着‘还我田地’的牌子,有的扔白菜,有的挥锄头,把他围在中间,更解气!”
其他宫女也跟着动笔,有的画王嵩抢粮时被妇人用擀面杖打,有的画他躲在黑风寨里啃干硬肉干(对比京城百姓吃包子),还有的画他之前射箭射歪、差点射中自己的糗样。每张画都没写字,却把王嵩的恶行和糗事画得活灵活现,连路过的张师傅都凑过来,指着 “冬瓜头” 笑:“这不是王嵩吗?画得比他本人还丑!百姓看了肯定乐!”
画好的传单叠成一摞,足有几百张。林风让侍卫搬来梯子,从宫墙上往下撒 —— 白纸像雪花一样飘下来,百姓们赶紧伸手去接,抢到的人立刻展开看,没抢到的人围着看,街头瞬间爆发出一阵接一阵的笑声。
“哈哈哈!这王嵩头咋跟冬瓜一样!” 一个老农举着传单,指着 “偷银摔屁墩” 的画,笑得直不起腰,“俺就说他没出息,偷银子还能摔着,活该!”
“你看你看!他被妇人用擀面杖打!”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指着另一张画,对孩子说,“以后再有人抢咱们的粮,娘也用擀面杖打他!”
小孩看着画里王嵩的丑样,也跟着笑,还伸手去摸传单上的 “冬瓜头”,奶声奶气地说:“丑!像俺家后院的冬瓜成精!”
百姓们不仅看,还把传单贴在城墙根、店铺门口、树干上 —— 有的店铺掌柜甚至把传单贴在包子铺的蒸笼旁,边卖包子边说:“大家买包子,别忘了看看这画!王嵩就是这样的坏人,咱们可不能再信他的鬼话!”
没一会儿,京城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反王嵩漫画,连连锁包子铺的销量都比之前多了三成 —— 百姓们说 “看着王嵩的丑画吃包子,更香!”
而黑风寨外,镇国将军的骑兵正围着寨墙对峙,突然有几张传单从京城方向飘过来,落在叛军的阵地上。一个叛军士兵好奇地捡起来,展开一看,忍不住 “噗嗤” 笑出声 —— 画里的王嵩顶着冬瓜头,偷银子时被猫挠,样子滑稽又可笑。
“你笑啥?” 旁边的将领皱着眉走过来,刚要训斥,瞥见传单上的画,也忍不住嘴角抽搐 —— 他之前跟着王嵩射箭,亲眼见过王嵩射歪差点射中自己,画里把那场景画得活灵活现,连箭杆歪的角度都一样。
士兵们偷偷传看传单,有的憋笑憋得脸通红,有的忍不住小声议论:“将军,你看王将军这画…… 也太丑了吧!”“听说京城百姓现在吃降价包子,咱们却在这儿啃干肉干,跟着他有啥意思啊?”
将领气得想把传单撕了,可看着士兵们涣散的眼神,又没了力气 —— 之前百姓喊降、水源被堵,士兵们已经动摇,现在看到这搞笑漫画,连最后一点士气都快没了,有的士兵甚至开始偷偷往京城方向看,像是在想怎么投降。
寨子里的王嵩很快也看到了传单 —— 是一个亲信慌慌张张送进来的,传单上 “冬瓜头偷银” 的画刺眼得很。王嵩拿起传单,气得手都抖了,把传单狠狠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林风!你太过分了!不敢跟本将军真打,就会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羞辱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