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晨光刚漫过宫墙,街头就炸了锅 —— 十几个穿着粗布短褂的汉子,趁着天没亮,在城墙根、店铺门口贴满了黄纸告示。等百姓们晨起买早点时,告示上的黑字已经被晨露浸得发皱,可上面的内容却看得人心里发毛:“林风非我大炎之人,携‘妖物’惑众 —— 掌中小盒(手机)能藏人影、能传异声,是为‘摄魂盒’;火石(打火机)不用燧石能生火,是为‘引妖火’,此等妖术不除,京城必遭大劫!”
“妖术?” 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人凑过来,指着 “摄魂盒” 三个字,声音发颤,“俺昨儿去连锁包子铺买包子,好像见陛下手里拿过个小盒子,还对着它说话,当时俺就觉得奇怪,原来那是妖物啊!”
“还有那火石!” 旁边卖豆腐的汉子也跟着点头,“前儿火锅宴,陛下拿出个小铁盒,一按就冒火,不用吹不用敲,当时俺就觉得邪门,现在看来,真是妖火!”
议论声越来越大,原本热闹的街头渐渐冷了下来 —— 有人转身往家跑,生怕被 “妖术” 缠上;有人站在告示前犹豫,昨天还喊着 “陛下万岁”,今天就开始嘀咕 “会不会真有劫”;连之前控诉王嵩抢地的张家庄老农,都皱着眉站在原地,手里的红薯篮子晃得厉害。
“不好了!陛下!” 小李子举着一张皱巴巴的告示,气喘吁吁地冲进皇宫,“王嵩的人贴了满街告示,说您用妖术,还说您的手机是‘摄魂盒’,打火机是‘引妖火’,百姓们都不敢靠近连锁店铺了,连包子铺的门都快没人敢进了!”
林风正在御膳房看张师傅熬火锅底料,闻言接过告示,扫了一眼,忍不住笑了:“王嵩倒会想办法,打不过就用‘妖术’造谣,这是抓着百姓没见过新鲜东西的心思,故意吓唬人呢。”
苏晴也跟着进来,脸色却很凝重:“陛下,现在不是笑的时候。老百百姓最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再这么传下去,之前好不容易攒下的民心,怕是要散了。不如咱们把手机和打火机拿出来,给百姓们解释清楚,告诉他们这不是妖术,是大炎之外的巧技,让他们别害怕。”
“不行,” 林风摇了摇头,把手机从怀里掏出来 —— 银色的机身在晨光下泛着光,屏幕上还存着之前拍的汉堡照片,“现在拿出去,只会更糟。百姓没见过这东西,咱们说它是巧技,王嵩的人就会说咱们‘妖言惑众’,万一有人趁机抢手机、砸打火机,不仅解释不清,还会让谣言更盛。”
他顿了顿,指着窗外渐渐散去的人群:“百姓怕的不是‘妖术’,是‘妖术’会害他们。王嵩拿‘摄魂盒’‘引妖火’吓人,咱们就用这些‘妖物’做百姓关心的事,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不仅不害人,还能帮他们过好日子,比空口解释管用得多。”
“做百姓关心的事?” 胖太监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昨天剩下的火锅底料,“陛下,您是说…… 用打火机煮火锅?用手机记东西?”
“没错,” 林风点头,对小李子说,“你去把竹筒喇叭搬来,再让张师傅多熬几锅火锅底料,咱们去街头开个‘妖术揭秘会’—— 不是揭秘妖术,是让百姓看看,这些‘妖物’到底能做啥。”
半个时辰后,皇宫外的空地上,支起了三口大铁锅,锅里的火锅底料 “咕嘟咕嘟” 冒着泡,牛油的香味飘得老远。林风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手机和打火机,身边的竹筒喇叭已经调试好,对着渐渐围过来的百姓,他清了清嗓子:“乡亲们,王嵩说俺用妖术,说这手机是‘摄魂盒’,打火机是‘引妖火’,今天俺就让大家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是啥。”
说着,他按下打火机的开关 ——“咔嗒” 一声,蓝色的火苗窜了出来,在晨光下格外显眼。百姓们吓得惊呼,有的甚至往后退了几步。林风却笑着把火苗凑到铁锅下,对着张师傅喊:“张师傅,用这个点火,比燧石快多少?”
张师傅赶紧凑过来,用打火机点燃锅底的干草,笑着回答:“快!快多了!用燧石得敲半天,还得吹,这个一按就着,煮火锅都快了半个时辰!”
“大家看,” 林风举起打火机,让火苗在手里晃了晃,“这不是妖火,是方便生火的巧技,以后大家煮菜、取暖,用它都快,不用再跟以前似的,敲燧石敲得手疼。”
百姓们渐渐不那么害怕了 —— 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孩,踮着脚喊:“陛下!那个火能煮红薯吗?俺娘煮红薯要烧半天柴,用它能不能快些?”
“当然能!” 林风笑着点头,让张师傅拿个红薯,用锡纸包好,放在火苗旁烤,“不仅快,还能烤得更甜,等会儿烤好了,你先尝!”
小孩高兴得跳起来,之前后退的百姓也渐渐围过来,盯着打火机的火苗,眼神从害怕变成了好奇。
接着,林风又拿起手机,点开之前拍的张家庄农田照片,举高了让百姓看:“大家看这个‘摄魂盒’,里面藏的不是人影,是咱们京城的农田、店铺、还有昨天火锅宴的样子。俺昨天拍了张家庄的田,大家看,这是不是你们村的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