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通州特区,午后的阳光晒得管理处的青瓦发烫,林风正对着凉州假币案的卷宗出神 —— 苏晴早上刚送来消息,督查队在凉州小院抓获的造假者,嘴里撬出了 “受王嵩旧部指使” 的线索,只是主谋还在逃,线索暂时断了。
“陛下,兵部尚书赵大人求见,说有边境急报!” 小李子掀着门帘进来,额头上沾着细汗,语气带着急促。
林风放下卷宗,心里咯噔一下 —— 边境向来安稳,赵尚书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若非急事,绝不会这时辰急匆匆赶来。他刚点头,就见赵尚书一身铠甲闯了进来,铠甲上还沾着风尘,显然是从军营直接赶来:“陛下!大事不好!雪域国和黑羽国最近在边境小动作不断,怕是要出事!”
“具体怎么回事?” 林风起身给赵尚书倒了杯凉茶。
赵尚书接过茶一饮而尽,抹了把嘴说:“雪域国上周扣了咱们三队运丝绸的商队,说‘商队携带违禁品’,可咱们的商队都是按规矩报备的,哪来的违禁品?黑羽国更过分,在边境增兵了,还把巡逻线往咱们这边挪了三里,昨天差点跟咱们的巡逻兵起冲突!”
他顿了顿,拳头攥得咯咯响:“更气人的是,两国还派了使者来京城,说是‘友好访问’,可谁都知道,这是来试探咱们的底细!依臣看,得派十万大军去边境震慑,让他们知道咱们大炎不好惹!”
“派兵?” 林风皱起眉 —— 刚平定王嵩政变,国库虽有盈余,但大规模用兵不仅耗钱,还容易让百姓受苦,“赵大人,派兵是下下策。雪域国和黑羽国地处偏远,擅长山地、骑兵作战,咱们的禁军擅长平原作战,真打起来未必占优势,还会让边境百姓流离失所。”
赵尚书愣了,显然没料到林风会反对:“陛下,那您说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欺负到头上吧?商队被扣,边境被侵,再不反击,他们只会更嚣张!”
“先外交,后武力。” 林风语气坚定,“咱们先派使者跟两国谈判,问清楚扣商队、增兵的原因,要是能和平解决,皆大欢喜;要是他们执意找茬,再派兵不迟 —— 能不打就不打,百姓安居乐业,比什么都重要。”
“外交?” 赵尚书挠了挠头,满脸不解,“陛下,以前先帝在位时,遇到邻国找茬,都是派兵打回去,哪有跟他们谈判的道理?那些使者油嘴滑舌,谈判只会浪费时间,还会让他们觉得咱们好欺负!”
“此一时彼一时。” 林风笑着解释,“现在咱们大炎的连锁商业、炎币流通刚稳定,要是打仗,商路会断,炎币在边境的流通也会受影响,得不偿失。而且谈判不是示弱,是用最少的代价解决问题 —— 咱们得组建一个‘外交天团’,选些会说话、懂礼仪、了解邻国情况的人,跟使者谈判,既不让咱们吃亏,又能保住和平。”
“外交天团?” 小李子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陛下,您又搞新名词!这‘天团’是啥意思?是比普通使者厉害的团吗?”
周围的人都笑了,赵尚书也忍不住嘴角上扬,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陛下,这‘外交天团’咋组建?咱们朝中的官员,要么只会打仗,要么只会管内政,懂礼仪又会说话的,可不多啊!”
“咱们可以从官员里选拔!” 林风立刻让人拟写选拔公告 —— 要求年满二十岁,熟悉大炎律法和边境贸易规则,口齿伶俐,懂基本礼仪,愿意去京城接待邻国使者。公告还特别注明:“不限官职大小,只要符合条件,都可报名。”
公告贴出去当天,就有不少人来报名 —— 有吏部的小吏,熟悉律法;有礼部的主事,懂礼仪;还有边境州府的通判,了解雪域国和黑羽国的习俗。可选拔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个来自兵部的武将,非要报名,说 “俺在边境跟雪域国的人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底细”,结果考核礼仪时,让他行拱手礼,他却行了个军礼,还差点把考核官的桌子撞翻;一个来自户部的官员,倒是口齿伶俐,可被问 “雪域国的主要特产是什么” 时,他愣了半天,说 “好像是…… 粮食?”,引得众人哄笑 —— 雪域国地处高原,主要特产是皮毛和药材,哪来的粮食?
林风亲自坐镇选拔现场,看着这些热闹场景,又好气又好笑。有个叫周文彬的吏部小吏,引起了他的注意 —— 周文彬今年二十五岁,之前在边境的大同府做过通判,熟悉雪域国和黑羽国的贸易规则,考核礼仪时动作标准,被问 “要是使者说‘炎币不如他们的银币值钱’,该怎么回应” 时,他从容回答:“可告诉使者,炎币在大炎境内流通广泛,能买丝绸、茶叶、瓷器,这些都是他们需要的;而且咱们的炎币防伪严格,不易造假,比银币轻便,对商人更友好 —— 既不否定他们的银币,又突出炎币的优势,不会让他们觉得被冒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