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金城太守府的书房内,韩遂独坐灯下,眉宇间笼罩着浓重的忧色。案几上摊开的是各地送来的军报,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主公,夜深了。成公英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件裘袍披在韩遂肩上,还在为日间之事忧心?
韩遂长叹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马寿成今日在城下那般姿态,分明是已经信了那些流言。二十年的交情,竟敌不过曹操的区区反间之计。
成公英在对面坐下,为韩遂斟了一杯热茶:马腾也是爱子心切。不过今日少将军在城头解释清楚后,马腾不是已经退兵了吗?
退兵?韩遂冷笑一声,他是退兵了,但你可知道,他退兵前说了什么?他说望文约贤弟好自为之!这分明还是信不过我!
说到这里,韩遂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还有马超那小子,表面上认错,眼神里却全是桀骜。我看他心里未必真信了我的解释!
成公英沉默片刻,低声道:主公,既然马家父子已经生疑,我们也不能不早作打算。
韩遂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墙壁上摇曳不定,正如他此刻的心绪。
你说得对。韩遂终于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是时候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就在韩遂与成公英密议之时,太守府外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站住!什么人?守门的卫兵厉声喝问。
来人身着羌人服饰,为首的是一位面色黝黑、目光锐利的中年人。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我要见韩将军,有要事相商。
卫兵正要驱赶,成宜恰好巡夜至此。他仔细打量了这几个羌人,忽然脸色一变,快步上前:原来是彻里吉大王麾下的使者,快请进!
那羌人使者微微一笑:成宜将军好记性,三年前在羌王帐前见过一面,竟还记得在下。
成宜不敢怠慢,亲自引着羌人使者往府内走去,同时对卫兵吩咐:今夜之事,不得外传!
此时韩遂正在书房中与成公英商议联络羌族之事,忽听门外成宜求见。
这么晚了,成宜来做什么?韩遂皱眉。
成公英却似有所悟:主公,或许是天赐良机。
当成宜引着羌人使者走进书房时,韩遂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雅丹丞相!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原来这羌人使者不是别人,正是羌王彻里吉的丞相雅丹。三年前韩遂与彻里吉会盟时,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雅丹躬身行礼:韩将军,别来无恙。大王听说将军近来处境艰难,特命在下前来探望。
宾主落座后,雅丹开门见山:听说马腾父子与将军生了嫌隙?
韩遂心中一惊,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但面上仍保持镇定:不过是些小误会,已经解释清楚了。
雅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吗?可我听说马腾今日率大军兵临城下,这可不像是小误会啊。
成公英在一旁插话道:羌王消息果然灵通。不过这是我们的家事,不劳羌王费心。
雅丹不以为意,继续说道:韩将军应该知道,我们羌人与马家向来不睦。当年马腾征讨羌部,杀我族人无数。若是让马家掌控西凉,只怕我们羌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韩遂眼中精光一闪:丞相此言何意?
明人不说暗话。雅丹向前倾了倾身子,大王愿意支持韩将军,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事成之后,将陇西三郡划给我们羌人放牧。
韩遂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陇西三郡是西凉的要地,若是割让给羌人,他韩遂岂不是要背负千古骂名?
成宜在一旁急道:主公,不可啊!陇西三郡是我西凉门户,岂能轻让?
雅丹冷笑道:成将军以为现在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马家父子已经生疑,曹操大军压境。没有我们羌人的支持,韩将军能支撑多久?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韩遂终于开口:丞相应该知道,陇西三郡事关重大,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
雅丹似乎早有准备:大王也知道韩将军的难处。这样吧,只要韩将军答应事成之后,允许羌人在陇西三郡自由放牧,并减免三年的赋税,大王就愿意出兵相助。
这个条件虽然仍然苛刻,但比起直接割让领土已经好了很多。韩遂与成公英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动摇。
主公,成公英低声道,若是能得到羌人骑兵相助,或许真能与曹操一战。
成宜却反对:羌人狼子野心,今日助我,明日就可能反咬一口。主公三思啊!
韩遂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一方面,他确实需要羌人的兵力来对抗曹操和马腾;另一方面,与羌人结盟无疑是与虎谋皮。
丞相,韩遂终于停下脚步,此事关系重大,请容我考虑三日。
雅丹似乎早就料到这个回答,从容起身:既然如此,在下就静候佳音。不过韩将军要记住,时机不等人。若是等马家父子先与我们联络,那......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送走雅丹后,韩遂立即召集杨秋、侯选、程银、李堪等心腹将领密议。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程银第一个反对,与羌人结盟,必失民心啊!
李堪也道:马腾若是知道我们与羌人勾结,必定更加不肯干休。
但杨秋却有不同的看法:主公,如今形势逼人。马家父子已经不可信任,曹操大军压境。若是没有外援,恐怕......
侯选附和道:杨将军说得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汉武帝不也曾与匈奴和亲吗?
众将争论不休,韩遂听得心烦意乱,最终拍案道:够了!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们先退下,成公英留下。
就在韩遂举棋不定之际,梁兴正在自己的营帐内与那个神秘商人密会。
事情办得如何?商人问道。
梁兴得意地笑道:一切顺利。马超现在已经对韩遂起了疑心,今日还暗中派人来拉拢我。
商人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是给你的酬劳。说着又取出一个装满金锭的木盒。
梁兴接过木盒,犹豫了一下:不过......今日羌人使者秘密来访,恐怕韩遂要有大动作了。
商人眼中精光一闪:羌人使者?可知所为何事?
具体不太清楚,但八成是来谈结盟的。梁兴压低声音,若是韩遂真与羌人结盟,恐怕马超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商人沉思片刻,忽然笑道:这反倒是件好事。
好事?梁兴不解。
你想想,若是马超知道韩遂与羌人勾结,会作何感想?商人阴险地笑道,马腾当年征讨羌人,与羌族有血海深仇。这个消息若是传到马超耳中......
梁兴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太守府书房内,韩遂与成公英一直密谈到深夜。
主公,成公英最后劝道,与羌人结盟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但成大事者,当有所取舍。
韩遂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久久不语。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最后的挣扎。
与羌人结盟,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彻里吉麾下有五万羌骑,若是能得他们相助,不仅不怕马腾翻脸,甚至有可能击退曹操。
但这样一来,他就彻底背弃了与马腾多年的情谊,也辜负了西凉百姓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从此他将受制于羌人,再难自主。
主公,成公英轻声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韩遂猛地转身,眼中终于露出决绝之色:你说得对!为了西凉大局,我韩文约个人声誉又算得了什么!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封信:你亲自去见雅丹,告诉他,他的条件我答应了。但羌人必须在十日内出兵!
主公英明!成公英接过信,匆匆离去。
就在成公英离开后不久,梁兴求见。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韩遂问道。
梁兴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主公,末将听说羌人使者来访,担心主公被羌人蒙蔽,特来提醒。
韩遂心中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你多虑了。羌人使者只是来商议共同对抗曹操之事。
梁兴故作惊讶:原来如此。不过末将听说,马超将军对羌人极为敌视,若是知道我们与羌人往来,恐怕......
这话正好戳中了韩遂的心事。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梁兴,若是马超知道此事,你会站在哪一边?
梁兴立即跪地发誓:末将誓死效忠主公!
韩遂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且退下,此事不要声张。
当夜,成公英在城中一处隐秘的宅院中再次见到了雅丹。
韩将军果然是个明白人。雅丹看完信,满意地笑了,请转告韩将军,大王十日内必率五万铁骑来援。
成公英郑重道:希望羌王信守承诺。另外,在羌军抵达之前,还请保密。
雅丹点头:这个自然。
就在成公英离开后,雅丹对随从吩咐道:立即传讯给大王,就说韩遂已经上钩了。另外,想办法把这个消息透露给马超。
丞相,这是为何?随从不解。
雅丹阴险地笑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韩遂和马超斗得两败俱伤,对我们羌人不是更有利吗?
与此同时,梁兴也派亲信将韩遂与羌人结盟的消息暗中传给了马超。
冀城马超大营内,马超接到密报,勃然大怒:好个韩文约!竟然勾结羌人!难怪他今日在城头那般有恃无恐!
庞德劝道:少将军,此事还需核实,不可轻信啊!
马超一把将密信拍在桌上:还要怎么核实?这上面连他们约定的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韩遂要将陇西三郡让给羌人放牧,这是卖国求荣!
马岱也怒道:父亲当年征讨羌人,多少西凉儿郎战死沙场。韩遂如今竟然要与羌人结盟,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吗?
马超当即就要点兵前往金城问罪,但被闻讯赶来的阎忠拦住。
少将军息怒!阎忠急道,若是此时与韩遂翻脸,岂不是让曹操坐收渔利?
马超怒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韩遂卖国求荣?
阎忠沉吟道:不如先将此事禀报主公,从长计议。
马超虽然愤怒,但也知道阎忠说得有理,只得强压怒火,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冀城向马腾禀报。
而此时的金城太守府内,韩遂正对着地图沉思。他知道,从今夜开始,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无论最终成败,他韩文约的名字,都将永远与勾结羌人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
窗外,寒风呼啸,仿佛无数冤魂在哭泣。韩遂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第一次产生了悔意。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成公英,他轻声唤道,你说,后世史书会如何评价我韩文约?
成公英沉默良久,才低声道:主公,成王败寇。只要我们能赢,历史自然会由我们来书写。
韩遂苦笑一声,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