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28章 定策安邦,剑指雍凉

初冬的寒风掠过许都城墙,却在晋王府邸的书房内被炭火的暖意与决策的热忱所驱散。巨大的雍凉地图铺满了整个地面,山川河流、关隘城池纤毫毕现。袁绍脱去朝会时的繁复冕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手持一支细长的竹杖,立于图前。他的身侧,曹操、荀彧、郭嘉、贾诩、诸葛亮、司马懿等核心谋士齐聚,气氛凝重而专注。

诸公,袁绍的竹杖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与之间,荆豫已定,江东暂安,内部封赏布防亦毕。如今,大势在我,兵精粮足。是时候,解决这盘桓西陲多年的痼疾了!

他的目光锐利,扫过在场每一个人:韩遂、马超,盘踞西凉,骁勇难制,更兼屡犯三辅,劫掠百姓,无视朝廷号令。此二人不除,则关中永无宁日,我大军南下亦难免后顾之忧!西征雍凉,已非选项,而是必然!今日之议,非战与不战,而是如何战,如何胜!

曹操微微颔首,接口道:大将军所言极是。西凉铁骑,天下骁锐,然其弊在号令不一,韩马各怀异志。我军新胜,士气正旺,挟雷霆之势西进,正当其时。然,凉州地广人稀,补给漫长,羌胡混杂,此战需速,亦需巧。

一场决定未来数年帝国战略方向的最高军议,在这略显狭小的书房内,悄然展开。窗外是许都的万家灯火,窗内则是决定万里之外无数人命运的决策核心。

针对西征的具体策略,谋士们纷纷献计,将此前零散的思路整合成系统的方略。

郭嘉的攻心为上:郭嘉虽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灼灼,韩马之盟,脆如薄冰。我军情司此前运作已见成效,二人嫌隙已生。当继续加大离间力度!可伪造马超与朝廷之细节,为韩遂所知;同时,散布韩遂欲借朝廷之手除掉马超,以其首级换取自身富贵的流言。待其内乱,我军再以泰山压顶之势击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他顿了顿,此外,凉州羌胡,并非铁板一块。可遣使携重金、官印,密会诸羌豪帅,许以好处,使其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或甚至反戈一击。

诸葛亮的军政并举: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道:奉孝先生之策,乃破敌之关键。然,大军远征,后勤为要。亮以为,当效仿昔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故事,然需更胜一筹。可令司隶方面大张旗鼓,修缮道路,囤积粮草于潼关,做出主力由此迸发之态势,吸引韩马主力于东线。同时,他的羽扇指向地图北方,朔方张辽都督所部精骑,则可作为奇兵,自北地郡南下,直插金城、武威等西凉腹地,断其归路,搅乱其后方!此正奇结合,可使韩马首尾难顾。

贾诩的稳扎稳打:贾诩语气依旧平稳:孔明之策甚妙。然西凉地势复杂,敌军骑兵来去如风,我军虽众,亦不可冒进。当以堂堂之阵,步步为营。征西大军出潼关后,不必急于求战,当依托地利,稳扎营寨,逐步推进,压缩韩马活动空间。待其因我离间而内乱,或因张辽奇兵而慌乱时,主力再全线压上,以求全功。切记,勿因小利而盲动,堕入敌军骑射陷阱。

司马懿的情报与后勤:司马懿躬身补充:诸位军师算无遗策。懿以为,当加派更多熟悉西凉地理、风俗的细作,不仅深入金城、冀城(马超据地),更要渗透至羌胡部落,绘制详图,探听虚实,确保我军动向如观火,敌军动向如暗夜。同时,司隶至前线的粮道,需派重兵护卫,多设中转粮仓,并征发民夫,以保粮秣无虞。

袁绍认真听取每一位谋士的意见,目光在地图上不断移动,脑海中已然勾勒出清晰的战争蓝图。他最终总结道:诸公之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离间韩马,乱其心智;正兵压境,耗其锐气;奇兵侧击,断其根本;稳扎稳打,步步紧逼!此战,孤要的不仅是击溃,更是彻底平定西凉,将这片土地,真正纳入王化!

战略既定,袁绍正式下达了军队整编与出征的命令,明确了三大军团的架构与职责:

大汉第一军(中央主力军团):

统帅:晋王、大将军袁绍。

副将:许褚(武卫军)、赵云(白马义从)、黄忠、甘宁、颜良(北军)、文丑(北军)。

随军参谋:贾诩、诸葛亮、田丰、沮授、许攸。

职责: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及袁绍的亲卫中军,暂驻司隶,视战局发展决定投入方向,兼具威慑四方、应对突发情况之重任。

大汉第二军(西征主力军团):

统帅:征西大都督曹操。

副都督:曹仁、夏侯惇。

副将:张合、乐进、高览、曹休、张绣。

随军参谋:程昱、司马懿、董昭、辛毗、戏志才。

兵力:整合原司隶河南军、曹仁征西先锋军团、张合大戟士、高览兖州军等部,总计约八万精锐。

职责:自潼关出发,为主攻方向,正面推进,吸引并摧毁韩马联军主力。

大汉第三军(北线奇兵军团):

统帅:朔方都督张辽。

副都督:高顺。

兵力:以原南军及朔方边军、胡骑为主,约一万五千精锐骑兵。

职责:自朔方南下,作为战略奇兵,穿插至西凉腹地,断敌归路,牵制敌军,配合第二军作战。

后方留守:

许都总负责:尚书令荀彧。

许都卫戍:曹洪率屯田军负责,确保都城安全。袁尚、曹丕入曹洪军历练,参与防务。

各州防务:荆州关羽、豫州徐庶\/魏延、青州夏侯渊、东线荀攸等,均提高戒备,各司其职,确保西征期间边境安宁。

整编令下,三大军团闻风而动:

司隶大营:以洛阳、长安为核心的司隶地区,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和工地。

第二军整合:曹操持节钺,入驻大营,与曹仁、夏侯惇一同,对张合、乐进、高览、曹休、张绣等部及原司隶兵马进行战前的高强度整合训练。来自不同体系、擅长不同战法的部队,在广阔的校场上进行协同演练。重步兵方阵的推进,骑兵部队的迂回包抄,强弩手的箭雨覆盖……号令之声震天动地。程昱、司马懿、董昭、辛毗、戏志才等参谋则日夜推演沙盘,完善进军路线与应急预案。

后勤保障:钟繇坐镇长安,统筹全局。无数粮车从关东、中原源源不断驶来,囤积于潼关之后的巨型仓城。军械工匠日夜赶工。通往潼关的官道被拓宽加固。

北疆砺刃:朔方,张辽接到第三军出击密令,与高顺及陈泰、张嶷、马忠、邓贤等将加紧准备。朔方军主要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张辽下令各部加强轻装远程奔袭训练,储备足量便于携带的军粮,并派出多支小股精锐骑兵,深入西凉北部进行实地侦察。

整个袁绍控制区,如同一部精密而强大的战争机器,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开始有条不紊地向西线倾斜、汇聚。

时机已然成熟。这一日,潼关之外,旷野之上,旌旗蔽空,刀枪如林。晋王袁绍亲临前线,为第二军誓师送行。

八万第二军精锐列成整齐的方阵,盔明甲亮,杀气凌霄。袁绍一身金甲,外罩王袍,登上高高的点将台。曹操顶盔贯甲,手持节钺,立于其侧。曹仁、夏侯惇、张合、乐进、高览、曹休、张绣等大将及程昱、司马懿等参谋肃立台前。第一军众将及谋士亦在旁观礼。

寒风猎猎,吹动袁绍身后的王旗与曹操的节钺,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更添肃杀。

袁绍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无边无际的将士,声若洪钟:

大汉第二军的将士们!丞相曹公,将为尔等之帅,持节钺,代孤征伐!

尔等身后,是中原沃土,是万千黎庶!尔等身前,是西凉边陲,是割据枭雄!韩遂、马超,不服王化,屡犯边境,掠我百姓,此等国贼,天理难容!

孤,奉天子明诏,统王师,今日于此,为尔等誓师!此行,非为私怨,乃为社稷,为苍生,为还西凉一个太平,为大汉扫清寰宇!

望尔等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孤在此立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待凯旋之日,孤当与尔等,共饮于长安,分功于太庙!

大军听令!以曹丞相为征西大都督,兵发雍凉,讨逆伐罪!

随即,袁绍将象征权力的节钺郑重交予曹操:孟德,西线重任,托付于你了!

曹操接过节钺,肃然道:臣,必不负大王重托,不负将士厚望!定当犁庭扫穴,平定西凉!

他转身,面对大军,高举节钺:第二军,出发!

万胜!万胜!万胜!八万将士的怒吼声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直冲云霄。戈矛顿地,发出沉闷而整齐的轰鸣。

曹操的中军大纛缓缓移动,精锐的部队依次开拔,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滚滚向西,踏上了征伐雍凉的漫长征途。

就在誓师的同时,郭嘉主导的离间之计,也终于在遥远的西凉开花结果。

金城,韩遂府邸。他看着手中那份的,内容更加露骨,明确提及马超已在阵前倒戈,共诛韩遂的,又联想到近来马超部下的异常调动和马超对自己日益明显的疏远与戒备,心中那根名为猜疑的弦,终于崩断。

马儿!欺我太甚!韩遂须发皆张,传令下去,严密监视马超部动向!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动!尤其是马超请求联合作战的文书,一概压下!

而在冀城,马超同样接到了心腹的急报,称韩遂已与朝廷使者秘密会面数次,并开始将忠于他自己的部队向金城收缩,似乎有意将自己置于朝廷大军的兵锋之下,借刀杀人。

老贼!果然欲卖我以求荣!马超怒火中烧,他想让我单独面对曹操的主力?做梦!传令各部,没有我的将令,绝不可轻易东出!我倒要看看,那韩文约,如何独自应对曹孟德的雷霆之师!

西凉联军,尚未与北军接战,便已因内部深刻的不信任而陷入了战略上的瘫痪与分裂。

誓师完毕,袁绍目送第二军的旌旗消失在西方地平线。他转身,对身旁第一军的将领与谋士们说道:接下来,该我们了。回营,静待战报,随时准备出击!

贾诩缓声道:大王,韩马生隙,曹操用兵老辣,张辽骁勇善袭,此战,我军已占先机。

诸葛亮亦道:亮预计,三个月内,西线必有决定性战报传来。

袁绍微微颔首,最后望了一眼西方,目光深邃。

时代的车轮,在袁绍与曹操的联手推动下,发出了沉重而不可逆转的轰鸣,坚定地碾过了潼关,向着那片风沙弥漫、强敌盘踞的古老土地,滚滚而去。帝国的命运,乃至整个天下的格局,都将在这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洗礼中,迎来又一次深刻的巨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