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06章 年轻才俊,崭露头角

建安十五年春,许都晋王府的书房内,暖意微醺,却弥漫着比往日更加厚重的政务气息。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并非寻常的各地例行奏章,而是几份特意被尚书台筛选出来、来自不同州郡的详细汇报。晋王袁绍并未召集大规模朝会,而是与丞相曹操、尚书令荀彧一同,审阅着这些特殊的文书。

文若,孟德,看来各地的们,都没有闲着。袁绍放下手中来自司隶的奏报,嘴角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孤当年让他们随满宠巡边,又放至各州历练,如今,是该看看成效了。

曹操拿起另一份来自并州的奏表,快速浏览着,眼中精光闪动:殿下布局深远,如今已是收获之时。且看这些奏报,年轻人虽略显青涩,却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气象。

荀彧将几份文书在案上铺开,从容禀奏:王爷,丞相。此乃司隶、并州、青州等地近半年来的部分要务汇总,其中多有袁熙、王凌、曹泰、王基等年轻才俊参与乃至主导之事。观其行事,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新政育才之功,可见一斑。

三人的目光聚焦于这些跨越山河传递而来的文字上,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的身影,正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篇章。

1. 司隶砥柱:袁熙的成长

首先被细阅的,是司隶校尉钟繇与河南都督夏侯惇的联名奏章,其中用不小的篇幅提到了袁熙的表现。

......自显奕公子奉王命至司隶历练,初至军中,不辞劳苦,与士卒同操练,共甘苦,深得军心。去岁冬,其巡查潼关至武关段防务,于鬼见愁一处险要隘口,发现哨卡设置存在疏漏,且守军因地处偏远而有所懈怠。公子未敢怠慢,即刻禀报,并主动请缨,督率一队士卒,重整防务,增设暗哨及预警机关。......

奏章后面,钟繇特意补充道:显奕公子沉稳细心,善于观察,不因其身份而骄矜,亦不因事微而懈怠,于军旅实务中成长极速。近日更协助杜袭整顿洛阳治安,处置了几起豪强欺压归附流民的事件,处置得当,颇有章法。

袁绍看完,对曹操、荀彧笑道:显奕能于险要关隘中发现疏漏,并预见其危,这份谨慎,倒是有几分像文若了。荀彧谦逊一笑,曹操则点头道:关隘防务,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显奕有此心性,难得。

2. 并州新锐:王凌的剿抚之策

并州牧崔琰的奏表则文辞雅致,充满赞赏。

......王凌将军,自任并州都督以来,辅佐臣等,兢兢业业。日前,西河郡有悍匪郭大目,纠结亡命,依仗山险,劫掠商旅,对抗官府。郡兵数次征剿,皆因地势不利无功而返。王凌将军到后,并未急于进兵,而是先行安抚流民,查访乡里,得知郭部虽凶悍,然其部众多因饥寒所迫,且其内部亦有派系之争。......

......凌遂定剿抚并用之策。一面命雁门射手封锁下山要道,断其盐铁补给;一面遣能言善辩之士入山,陈说利害,言明王爷新政,给出路,许其归顺后编入屯田。不过旬月,郭部内讧,其副手杀郭大目来降。王凌将军信守承诺,妥善安置降众,西河遂平。此役,王凌将军未费大军,以谋略与威信平定匪患,彰显我朝廷仁德与威严。......

曹操抚掌赞道:王凌此子,颇通兵法要义,知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并州新附,正需此等刚柔并济之手段,崔琰用人得当。袁绍也满意地点头:看来当年让其随张既历练,确是明智之举。

3. 青州干才:曹泰的治政之能

青州牧袁谭的奏报则展现了曹泰的另一面才能。

......自曹泰奉丞相命至青州历练,臣观其勤勉,便令其协理东莱郡盐铁专卖及漕运事务。东莱盐场以往管理粗疏,产出不稳,损耗颇大。曹泰到任后,亲至各盐场巡视,重新核定灶户名额,改良煮盐之法,并借鉴将作大营之制,订立明确的奖惩章程。不过半载,东莱盐课增收三成,且质量更为上乘。......

......此外,青徐水师所需部分粮秣经由东莱转运,曹泰规划漕运路线,设立中转仓,厘清交接程序,使粮秣转运效率大增,太史慈都督亦曾来信称许。......

荀彧点评道:曹泰能于繁琐政务中找出弊端,并推行有效改良,且能协调军需,可见其务实之才。盐铁之利,漕运之便,皆关乎国计民生与军国大业,其功不小。

4. 徐州新秀:王基的远见卓识

徐州方面的奏报来自刺史陈登,着重提到了王基在水利与防御方面的建树。

......王基自任徐州刺史以来,勤于政事,尤重根基。其勘察徐州各地,认为广陵、下邳等地,虽有江河之利,然水利失修,既有涝灾之虞,亦有防御之缺。遂上表请求,并亲自督率民夫,利用农闲,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并于关键处依地形修建,平时利灌溉,战时则可蓄水阻敌。......

......此举虽耗费些微钱粮,然去岁夏季暴雨,广陵安然无恙,反得灌溉之利,今春麦苗长势喜人。荀攸都督亦言,此之设,与城防互为犄角,未来若与江东有战事,必可大显其效。王基年虽轻,然谋划长远,臣深为钦佩。......

袁绍听到此处,不由击节称赞:好一个王基!文武兼修,谋定后动。修水利而安民,设水门而固防,一举两得,颇有古之良臣风范!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曹操也微微颔首:能得陈元龙如此赞誉,足见其才。徐州直面孙策,有此干吏能臣,孟德(荀攸)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些。

阅毕所有奏报,书房内一时陷入了欣慰的沉默。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那些记载着年轻一代功绩的文书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

荀彧率先打破沉默,他整理衣冠,向袁绍郑重一揖:王爷,老臣为王爷贺,为我大汉贺!观此数子,袁熙沉稳,可守成拓土;王凌机变,可平定纷乱;曹泰务实,可理财富国;王基远略,可安邦定国。此非独个人之才,实乃王爷多年来推行新政、重视文教、大胆用人所结之硕果!人才之盛,梯队之完善,前所未有!老臣确信,纵使我等老迈,王爷之基业,亦必能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曹操亦感慨道:文若所言,亦是操之所想。昔日我等追随王爷起兵时,何曾想过能有今日之局面?不仅疆域辽阔,军力强盛,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如此众多优秀的后继者。他们比我们更早接触到系统的学问,更早经历实务的磨砺,眼界更宽,根基更牢。此乃王朝鼎盛之兆!

袁绍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已抽出新绿的柳枝,心中豪情与欣慰交织。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得此佳儿良才,孤心甚慰!他们正如这春日新绿,代表着生机与未来。传孤令旨:

袁熙在司隶表现出色,赐金百斤,帛五十匹,令其继续用心历练!

王凌平定匪患有功,加昭信校尉衔,赏赐如前!

曹泰治理盐漕得力,擢升为青州别驾,辅佐袁谭!

王基谋划深远,政绩卓着,赐关内侯爵位,秩中二千石!

他停顿片刻,声音愈发坚定:将此四人之事迹,明发天下,使各州郡皆知!孤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在孤的治下,只要有才德,肯实干,无论出身,无论年齿,皆有出头之日,皆能为这天下贡献力量!

荀彧与曹操相视一笑,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夕阳完全沉入西山,书房内烛火燃起。袁绍看着那跳跃的火焰,仿佛看到了更加辉煌的未来。这些崭露头角的年轻才俊,如同点点星火,已然汇聚成炬,照亮了这个政权前行的道路。他们证明了新政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也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行动,做好了最重要的人才储备。一个属于新时代的画卷,正由这些年轻的手,徐徐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