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72章 德操说众,陈说利害

建安七年冬,丙子日,寅时三刻。

许都皇宫笼罩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唯有德阳殿内灯火通明,犹如暴风雨前夜海面上唯一的灯塔。百官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三三两两聚作一处,低声议论着昨夜的丞相府密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皇宫。

曹操身着绛紫色朝服,腰佩先帝御赐宝剑,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神色冷峻如铁。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投来的各种目光——荀彧的忧虑、华歆的算计、司马防的审视、郗虑的惶恐。这些朝臣中,有誓死扞卫汉室的忠臣,有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更有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铛——

宫钟长鸣,声震九重。百官整肃衣冠,按品级鱼贯入殿。汉献帝端坐龙椅之上,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天子,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从董卓到曹操,他早已习惯了在权臣的阴影下生存。

曹操率先出班,手持玉笏,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如惊雷炸响:臣曹操,有要事启奏!

这一刻,整个德阳殿仿佛凝固了。

献帝不自觉地抓紧龙椅扶手,声音微颤:丞...丞相请讲。

曹操深吸一口气,声若洪钟:官渡之战已见分晓。大将军袁绍,率仁义之师,已平定北方七州。如今河北带甲四十万,良将千员,谋士如云,粮草堆积如山...

他故意顿了顿,让这些令人窒息的数字在每个人心头重重砸下。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然袁本初心存汉室,不愿轻动刀兵。特遣使致意,愿入朝辅政,共扶社稷。为彰其功,臣请陛下册封袁绍为晋王!

不可!

荀彧猛地出列,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丞相!高祖皇帝有训: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日若开此先例,他日必有效仿者,汉室四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曹操转身直视荀彧,目光如刀:文若!你口口声声汉室基业,可知如今汉室还剩下什么?自黄巾乱起,天下分崩,诸侯割据。若非袁本初念及君臣之义,此刻站在这里的,就是他的铁骑了!

光禄勋郗虑颤巍巍出列:丞相!袁绍若真心存汉室,何须晋王之位?以大将军之尊入朝辅政,名正言顺啊!

名正言顺?曹操冷笑一声,郗大人以为这是在过家家吗?袁本初平定北疆,功盖寰宇,若不得相称之位,如何服众?难道要等到他麾下将士愤懑难平,刀兵相向吗?

太仆赵岐老泪纵横:陛下!老臣乞请陛下三思啊!今日若封异姓王,他日史书工笔,我等皆为汉室罪人啊!

罪人?曹操突然提高声调,声震殿宇,赵太仆可知何为真正的罪人?是那些坐视天下大乱、百姓流离的迂腐之臣!

他大步走向殿中,环视众臣:诸公可知袁本初在河北推行仁政,减免赋税,开设官学?可知他厚葬阵亡将士,不分敌我?可知他救治伤兵,一视同仁?这样的明主,难道不比那些只知空谈礼法的腐儒更值得辅佐?

这时,一直沉默的献帝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丞相...朕记得,当年你曾对朕说过,要效仿霍光,辅佐汉室...

曹操身形微微一滞,随即躬身道:陛下明鉴。正因臣要效仿霍光,才不得不行此非常之事。霍光废立皇帝,是为汉室江山;今日臣请封晋王,同样是为保全社稷!

献帝猛地站起,龙袖剧烈抖动,曹操!你这是在威胁朕吗?

刹那间,殿内死一般寂静。所有大臣都屏住了呼吸,不敢相信天子竟敢当面斥责曹操。

曹操缓缓抬头,目光如冰:陛下以为,臣是在威胁?

他向前一步,声音低沉却带着千钧之力:那臣请问陛下,若是袁绍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陛下要如何应对?是效仿怀王客死他乡,还是学献帝受辱曹营?

放肆!荀彧厉声喝道,曹操!你竟敢如此对陛下说话!

那文若告诉操!曹操猛然转身,怒视荀彧,如今天下大势已定,除了顺应时势,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难道要为了虚名,让许都再经历一场血洗吗?

司马防此时缓缓出列:丞相所言虽是实情,然则...晋王之位,实在太过骇人。不如改封国公,以示尊崇?

国公?曹操冷笑,卫尉以为这是在菜市讨价还价吗?袁本初要的不是虚名,是重整河山的权力!没有相应的名分,他如何号令天下?

华歆见状,急忙打圆场:诸位大人,丞相也是一片苦心。如今天下动荡,确实需要强权人物来安定局面...

华子鱼!赵岐怒斥,你也要做贰臣吗?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曹操冷眼旁观,待众人稍静,方沉声道:诸公可还记得董卓之乱?可还记得李傕、郭汜之祸?那时的长安,尸横遍野,皇族受辱。难道诸位还想重蹈覆辙吗?

他走向龙阶,仰视献帝:陛下,臣今日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袁本初入朝,陛下仍是天子;若是不从...

他没有说完,但其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献帝颓然坐回龙椅,面色惨白。

是夜,荀彧府邸书房。

曹操卸下朝服,只着一袭青衫,与荀彧对坐。案上清茶已冷,却无人顾及。

文若,曹操长叹一声,今日朝堂之上,你我都明白,那些话不过是说给外人听的。

荀彧默然不语,只是凝视着跳动的烛火。

文若,曹操语气转为沉重,你我都知道,汉室...气数已尽。这不是你我的过错,这是天数使然。

荀彧执杯的手微微颤抖:丞相可还记得,建安元年,你我在许都城外立下的誓言?臣等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我记得。曹操目光深邃,但我更记得,那年徐州大旱,你我亲眼见到易子而食的惨状。文若,这乱世该结束了。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华歆、司马防、郗虑等重臣不约而同地来访,人人面带忧色。

看来诸位都睡不着啊。曹操示意众人落座,既然如此,不妨开诚布公。

华歆率先开口:丞相,今日朝会,下官看得明白。天子...天子似乎已有决断。

决断?曹操冷笑,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决断?不过是仗着还有你们这些忠臣罢了。

司马防沉声道:丞相,非是下官等人不识时务。实在是...实在是这晋王之位,太过惊世骇俗。

惊世骇俗?曹操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袁本初在河北推行的新政,诸位不妨仔细看看。一个处心积虑要篡位的人,会花这么多心思在民生上吗?

郗虑接过文书,越看越是惊讶:这...这些政令,确实都是经世济民之策。

更重要的是,曹操环视众人,袁本初承诺,入朝后天子仍居正位,朝廷礼制一应如旧。他要的是实权,不是虚名。

荀彧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即便如此,丞相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今日在朝堂上,你...

我若不如此,难道要等到有人效仿杨、董之流,再行叛乱吗?曹操猛地站起,文若!你还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汉室早已名存实亡!真正的忠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天下重归太平,而不是守着那具行尸走肉!

这番话如惊雷炸响,震得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华歆颤声道:丞相...慎言啊!

慎言?曹操冷笑,今日在这里的,都是明白人。我问你们,如今天下,还有几人真心尊奉汉室?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还是江东孙权?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商汤伐桀,周武伐纣,哪个不是顺天应人?如今天下大乱,非雄主不能平定。袁本初,就是这个雄主!

司马防长叹一声:丞相所言...虽是逆耳,却是实情。

既然如此,曹操转身,目光灼灼,诸位还要执着于那个虚名吗?是要等着袁绍大军压境,玉石俱焚,还是主动求变,保全社稷?

荀彧闭上眼睛,良久方道:丞相...真要我等做贰臣吗?

贰臣?曹操走到荀彧面前,一字一句道,文若,我问你,是守着虚名让天下继续大乱才是忠臣,还是顺应时势让百姓重获太平才是忠臣?

这一问,直指人心。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烛火跳动,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

终于,荀彧缓缓起身,向着皇宫方向深深一拜,而后转身,眼中含泪:既然如此...彧...愿助丞相促成此事。

这一夜,荀彧府中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当晨曦初现时,这些朝廷重臣终于达成共识。他们知道,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

而在丞相府内,曹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要让这个决定,成为满朝文武的共识。

黎明时分,许都的街道上开始出现早起的行人。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个夜晚,这座帝都的命运已经被改写。历史的车轮,正在悄无声息中转向新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