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66章 本初擂鼓,山河总攻

建安七年秋,己酉日,时近巳时。一轮秋日高悬天际,将官渡战场照得通明。经历清晨虎豹骑在落雁陂全军覆没的惨烈,又闻徐晃、太史慈在蛇口峪大破曹军、阵斩夏侯渊的捷报传来,曹军残部已如风中残烛,士气低落到极点。

最后的三万余兵马收缩在背靠黄河的核心营垒中,旌旗歪斜,甲胄染血,每一面营旗上都布满了箭孔和刀痕。士兵们倚着残破的栅栏,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有些人机械地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有些人则茫然地望着天空,仿佛在等待最后的审判。粮草将尽的消息早已在军中传开,连日的激战让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绝望。他们背靠滔滔黄河,退路已绝,只能在这最后的方寸之地做困兽之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绍军如山如海的气势。从高空俯瞰,数十万大军组成的天罗地网正在缓缓收紧,各个兵种井然有序,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战争画卷。张合的大戟士在正面重整队列,厚重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达丈余的长戟组成一片死亡的森林;颜良、文丑的骑兵在两翼游弋,战马不时发出兴奋的嘶鸣,铁蹄轻刨着地面,仿佛随时准备奔腾而出;赵云的轻骑如灵动的触角,在白袍将军的率领下保持着完美的机动阵型;高览的预备队则如山岳般沉稳,作为全军最坚实的后盾。

整个战场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一边是死寂般的绝望,一边是压抑不住的战意。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军那座新立的三丈檀木将台。将台以百年檀木打造,高达三丈,台顶可容纳数十人,四周插满各色令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将台之上,袁绍的身影巍然矗立。他今日罕见地换下往日的华丽袍服,穿上了一身精心打造的玄色重甲,甲片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纹,在秋阳下泛着幽冷的光泽。猩红的披风在身后迎风招展,象征着河北之主的无上威严。在他身后,字大纛与大将军旌旗并立,气势磅礴。田丰、程昱、沮授三位谋士肃立其后,人人面色凝重,却又难掩激动之色。他们知道,决定天下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袁绍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壮阔的战场,扫过他那严阵以待的数十万将士。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远方那杆残破的字大纛上,一丝复杂的神色在眼中闪过——有对多年宿敌的痛恨,有即将获胜的快意,更有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吸纳了山河之力,整个战场数万人的呼吸似乎都随之停滞。

取鼓槌来!袁绍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将台左右。

两名身材魁梧的力士应声上前,抬着一对儿臂粗的描金鼓槌,恭敬奉上。这对鼓槌以百年铁木为芯,外裹金箔,重达三十余斤,非力士不能举。袁绍探手接过,那沉重的鼓槌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他稳步走向将台正中央那面需要四人合抱的夔龙战鼓前,双腿微分,气沉丹田。

咚——!

第一声鼓响,沉闷如春雷乍破,自将台扩散开来,震得人心头一颤。鼓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咚!咚!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鼓点逐渐加快,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的心跳,带着唤醒山河的力量!每一声鼓响都精准地敲在将士们的心坎上,让人血脉贲张。

袁绍亲自擂动的战鼓声,就是最无可置疑的号令!

首先响应的,是分布在全军各处的数百面战鼓!它们以袁绍的鼓点为号,同时擂响!咚!咚!咚!咚!咚! 鼓声连成一片,如同九天雷鸣,又如同黄河怒涛,席卷了整个官渡战场!这声音穿透了苍穹,震散了浮云,更击碎了曹军残兵最后一丝侥幸!

大将军有令!全军——总攻!传令兵纵马奔驰,声嘶力竭地将命令传达到每一个方阵。他们的声音在战鼓的轰鸣中时隐时现,但那一面面挥动的令旗,将进攻的命令清晰地传递出去。

吼!吼!吼!

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声从袁军阵中爆发出来!数十万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肉眼可见的音浪,冲击着曹军摇摇欲坠的营垒!这一刻,袁军的士气攀升到了顶点!士兵们用力捶打着胸甲,用兵刃敲击着盾牌,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

张辽听令!袁绍一边沉稳地擂动战鼓,一边运足中气大喝。他的声音在鼓声的间隙中清晰地传出,显示出深厚的内力修为。

末将在!张辽策马出列,银甲白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战神临世。他手中的月牙戟闪烁着寒光,座下白马不安地踏动着四蹄。

命你为先锋,率部破敌!让曹操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并州铁骑!

诺!必不辱命!张辽的声音坚定如铁。

张辽长枪高举,声如雷霆:并州儿郎,随我破阵!今日之功,当属吾等!

他率领的五千精锐如离弦之箭,直扑曹军核心营垒。这些原属吕布、后归曹操、今效袁绍的百战精锐,此刻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张辽一马当先,长枪如龙,所过之处曹军纷纷溃散。他身后的骑兵呈楔形阵势,如同一把尖刀,狠狠插向曹军的心脏。

几乎同时,全线总攻如潮水般展开。

大戟士!前进!张合长剑出鞘,向前猛地一挥!

轰!轰!轰! 重甲步兵闻令而动,他们踏着鼓点的节奏,步伐整齐划一,手中的长戟放平,如同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带着碾碎一切的意志,向着曹军核心营垒稳步推进。每踏一步,大地都为之震颤!士兵们的战靴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令人心悸的死亡韵律。

左翼,颜良大刀高举:骑兵!随我冲垮他们!

杀——! 数以万计的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从侧翼奔腾而出!铁蹄翻飞,烟尘滚滚,马蹄声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毁灭的交响乐。颜良一马当先,刀光过处,试图阻拦的曹军骑兵如同草芥般被撕碎。他身后的骑兵分成数股,如同巨龙的利爪,狠狠抓向曹军的侧翼。

右翼,文丑同样不甘示弱,长枪如龙,率领麾下骑兵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配合颜良,对曹军形成了钳形夹击之势。他们的目标明确——分割、撕裂曹军的阵型!文丑在马上大喝:儿郎们,今日便是建功立业之时!

白马义从!目标,曹军帅旗!赵云清越的声音在轰鸣中依然清晰。他率领着轻骑,并不与重兵集团硬撼,而是如同最锋利的箭矢,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速度与机动性,绕过正面战场,直插曹操中军所在!白袍银甲的身影所过之处,曹军无不望风披靡。赵云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化作点点寒星,每一枪都精准地刺穿敌人的咽喉。

高览的预备队也动了,他们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紧随张合的大戟士之后,填补战线,扩大战果。高览在阵前大声呼喝:前进!今日必破曹贼!

整个袁绍大军,如同一台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在袁绍那激励人心的鼓声指挥下,每一个部件都完美地运转起来,爆发出了毁天灭地的力量!攻势如潮,一浪高过一浪,从四面八方涌向那一片绝望的曹军营地。

面对这排山倒海、毫无死角的的总攻势,曹军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营垒的栅栏在巨型撞木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木屑纷飞如雨。壕沟被悍不畏死的袁军士兵用沙袋和尸体填平,后续的士兵踏着同伴用生命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箭矢如同暴雨般落入曹营,带起一蓬蓬血花。曾经骁勇的曹军士卒,此刻大多目光呆滞,手臂酸软,许多人甚至放弃了抵抗,任由袁军冲入营中。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于禁声嘶力竭地呼喊,亲手斩杀了两名后退的士卒。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战场上的轰鸣淹没。李典在左翼组织防线,试图阻挡颜良骑兵的冲击,然而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一切都是徒劳。阵线在迅速崩溃,营垒在接连失守。

曹操所在的核心区域,已经被压缩得只剩下方圆不足两百步。他身边仅剩的千余名虎卫军,手持盾牌,围成最后的圆阵,做着困兽之斗。曹操本人持剑而立,披风破碎,甲胄上沾满血污,发髻散乱,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眸,此刻只剩下血丝和一片死寂的灰败。他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袁军呐喊和那永不停歇的催命战鼓,看着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用来的、眼神狂热的袁军士兵,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主公,退吧!满身是血的夏侯渊嘶声喊道,他的左臂还在汩汩流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末将愿率死士断后!

曹操望着如潮水般用来的袁军,惨然一笑:今日之势,还能退往何处?本初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突然,张辽率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直取曹操中军!

保护主公!许褚浑身是血,却仍如铁塔般护在曹操身前。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猛将,此刻双目赤红,手中的长刀已经砍出了数个缺口。

最后的血战爆发。虎卫军拼死抵抗,但在这雷霆万钧的总攻下,他们如同暴风雨中的小舟,迅速被吞没。张辽的月牙戟在空中划出致命的弧线,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雨。他的目标很明确——直取曹操!

文远!何至于此!曹操突然大喝,声音中带着说不尽的苍凉。

张辽动作微微一滞,随即目光更加坚定:各为其主,休怪辽无情!

袁绍的鼓声在这一刻达到**,每一声都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个曹军心上。将台上的袁绍已经汗湿重衣,但他的动作依然稳健,每一记鼓点都精准有力。

撤!保护主公撤退!于禁声嘶力竭地呼喊,他已经多处负伤,却仍然在组织残兵断后。

夏侯渊、许褚等将拼死杀开一条血路,护着曹操向黄河方向退去。残存的虎卫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人墙,延缓着追兵的脚步。每一刻都有人倒下,但立即就有人补上位置。

袁绍见状,鼓声骤停。他放下鼓槌,接过侍从递来的宝剑,纵马而下。

追!生擒曹操者,封万户侯!

张辽、赵云等将闻令,立即率部追击。但曹操在众将拼死护卫下,终究还是带着百余残兵登上了早已备好的船只,向着黄河北岸仓皇逃去。

战场上,只剩下遍地的尸骸和垂死的哀嚎。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将整个战场染成一片赤红。袁绍勒马立于黄河岸边,望着远去的船影,目光深邃。这一战,他虽未竟全功,但曹操经此一败,已再无翻身之力。

他举起手中的长剑,在万千将士的欢呼声中,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终结。黄河水声呜咽,仿佛在为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大战,奏响最后的挽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