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31章 奇袭白波,收黄巾旧部

腊月的邺城,寒风卷着细雪,敲打着州牧府的窗棂。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袁绍与几位核心谋士的目光却聚焦在案几上一幅铺开的巨幅地图——其范围已远超冀州,涵盖了并州、司隶乃至关中部分地区。

“主公,”田丰手指点向黄河拐角处的河东郡地界,眉头微锁,“据多方探报,盘踞于此的白波贼郭太、杨奉等部,近来活动愈发猖獗。其众号称十万,虽多为昔日黄巾旧部与流民,然其中不乏悍勇之辈。更堪忧者,据闻董卓已遣使暗中联络,欲招抚白波贼,使其骚扰我军侧翼,牵制我西进之力。”

荀攸颔首补充:“河东乃司隶北大门,西可威胁洛阳,北可连接并州,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若让董卓得逞,或任白波贼坐大,则我军日后无论是西讨董卓,还是北图并州,皆如芒刺在背。”

许攸阴柔一笑,插话道:“攸亦收到些风声,那白波贼内部也非铁板一块。郭太虽为魁首,然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头目各怀心思。尤其那杨奉麾下,有一军司马名曰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颇有勇力,治军严整,在贼众中算是个异类。”

“徐晃……”袁绍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历史上,这正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以治军严谨、作战勇猛着称。若能得此将,不仅得一良将,更能极大削弱白波贼战力。

他看向一直沉默聆听的麴义,问道:“麴将军,若派你率精兵,西入河东,奇袭白波贼主力,有几分把握?”

麴义眼中精光一闪,轰然起身抱拳:“主公!末将只需精兵五千,一人双马,携带强弩,趁此寒冬,贼众必不备我!循太行山径,隐秘疾行,直扑其腹心!定可打他个措手不及!若不能破贼,末将愿领军法!”

田丰沉吟道:“麴将军勇悍,自可胜任。然此战关键,在于‘快’与‘准’。需在董卓反应之前,以雷霆之势击溃白波主力,更要伺机招揽如徐晃这般可用之才,分化瓦解,方能一举数得。”

袁绍目光扫过地图上河东郡的方位,又看向麾下这群摩拳擦掌的文武,心中已有决断。内部初定,兵锋正锐,正是时候向外展露獠牙,同时解决侧翼威胁并网罗人才。

“好!”袁绍一掌轻拍案几,“便依此计!麴义,我予你五千精锐,另配熟悉太行西径的向导。许攸,你负责联络内应,务必摸清白波贼主力确切位置及各头目动向!此战,不仅要胜,更要收其精壮,降其良将!”

“末将(攸)领命!”

军令下达,邺城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被选中的五千士卒,皆是麴义麾下最擅长奔袭攻坚的悍卒,装备了最精良的武器与足以支撑半月作战的干粮箭矢。为求速度,全军轻装,连札甲都换成了更轻便的皮甲。

出发前,袁绍亲临军营,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举起酒碗,对麴义及五千将士沉声道:“此去河东,扬我军威,解我侧忧!绍,在邺城备好庆功酒,待将士们凯旋!”

“万胜!万胜!”低沉的吼声在雪夜中回荡,充满了决绝与信心。

大军如同一条暗色的巨龙,悄无声息地潜入被冰雪覆盖的太行山脉。他们避开所有官道邑落,在向导的引领下,沿着猎户和药农踩出的隐秘小径,昼夜兼程。山路险峻,冰滑难行,不时有士卒或战马失足,但整支队伍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沉默与行军速度。渴饮雪水,饥餐冷肉,所有人的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一股要为主公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的劲头。

与此同时,许攸布下的暗线也开始发挥作用。细作不断传回关于白波贼的最新动向:郭太与杨奉等主要头目,因寒冬难熬,已率主力约四万人,聚集于河东郡北部的猗氏县附近,靠劫掠周边坞堡度日,防备相对松懈。尤其是杨奉所部,驻扎在猗氏以南的临晋故城,其麾下徐晃部更是被安排在前沿一处名为“风陵渡”的险要之地驻扎,监视黄河水道。

得到确切情报的麴义,立刻调整行军路线,直扑猗氏。经过近十日的艰苦跋涉,大军终于抵达猗氏县境外的中条山余脉。人马皆已极度疲惫,但眼神中的战意却燃烧到了顶点。

麴义命令全军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休整,同时派出最精锐的斥候,化妆成流民,潜入猗氏周边,详细侦查白波贼各部的具体营寨位置、兵力布置以及哨卡分布。

深夜,斥候带回最终情报:白波贼主力猗氏大营,因连日大雪,守备异常松懈,甚至连外围的哨探都缩回了营内取暖。而杨奉所在的临晋故城,距离主营约有三十里。

“天助我也!”麴义看着手中绘制的简陋地图,脸上露出了嗜血的冷笑,“传令下去,饱餐战饭,检查兵器弩箭,子时一过,随我踏平贼营!”

子时正刻,风雪似乎更大了些。五千冀州精锐,口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扑食的猎豹,借着风雪掩护,悄无声息地逼近了白波贼位于猗氏的主营。

正如情报所示,营寨外围几乎不设防,连巡夜的喽啰都躲在避风处打盹。直到冀州军先锋用利刃割开营寨栅栏,如同潮水般涌入时,震天的喊杀声才将醉生梦死的白波贼从睡梦中惊醒。

“官军!是官军!”

“快跑啊!”

营寨瞬间炸营,火光四起,混乱不堪。许多贼寇衣甲不整,甚至来不及找到兵器,就被如狼似虎的冀州军砍翻在地。麴义一马当先,长刀所向,血肉横飞,直扑中军大帐所在。

白波贼首郭太从睡梦中惊醒,仓促间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在亲兵拼死护卫下,仅以身免,狼狈不堪地向西逃窜。杨奉、韩暹等头目见主寨已破,官军悍勇无比,也纷纷各率亲信,四散奔逃,根本无力组织反击。

麴义并不理会这些溃散的贼首,他的目标明确——按照袁绍的吩咐,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并寻找那个叫徐晃的将领。他分出部分兵力继续清剿猗氏大营的残敌,自己亲率两千最精锐的骑兵,马不停蹄,直奔三十里外的临晋故城。

然而,当麴义赶到临晋时,却发现杨奉早已闻讯弃城而逃,城内一片混乱。询问俘虏得知,徐晃并未随杨奉逃走,而是率其本部约千人,退往其原驻防的风陵渡,似乎有意凭借黄河天险据守。

“哦?不逃反守?”麴义颇感意外,同时也提起了几分兴趣,“倒要看看是何等人物!”

他立刻率军转向风陵渡。抵达时,已是次日清晨。风雪稍歇,只见黄河岸边一处高地上,立着一座简易营寨,栅栏坚固,哨塔林立,虽仅千余人,却军容整肃,与猗氏大营的混乱判若云泥。营寨前方,一员手持大斧的将领立马横刀,身后士卒列阵以待,虽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竟无多少惧色。

麴义勒住战马,打量对方。只见那将领年约三旬,面容沉毅,目光锐利,身形魁梧,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来者可是徐晃徐公明?”麴义扬声问道。

“正是徐某!”徐晃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将军兵锋锐利,一夜连破我白波数营,徐某佩服。然,徐某受杨帅之托,驻守此地,岂能不战而退?若要过此渡口,便从徐某尸体上踏过去!”

麴义闻言,非但不怒,反而心生赞赏。他久经战阵,看得出眼前这支队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而这徐晃,更是难得的将才。

“徐公明!我主袁车骑,乃四世三公,海内人望!今奉天子密诏(假托),讨伐国贼董卓,肃清寰宇!尔等虽曾为黄巾,然多是迫于生计!何不弃暗投明,归顺我主,共图大业,搏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岂不强过在此为贼,终老山林?!”

徐晃神色微动,他早闻袁绍之名,知其诛宦讨董,在河北励精图治,非郭太、杨奉等流寇可比。此刻见麴义所率兵马如此精锐,更信袁绍实力雄厚。但他仍有顾虑,沉声道:“将军所言,晃非不动心。然,晃又如何知袁车骑能容我等出身?”

麴义大笑:“我主求贤若渴,用人唯才!岂不闻颍川郭图、冀州审配,乃至黑山……(他及时收住,改口)各方豪杰,凡有才德者,皆得重用!徐将军若肯归顺,我麴义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必得主公厚待!”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自邺城方向飞驰而至,乃是袁绍接到初步战报后,特意派来的信使。信使高声宣道:“主公有令!白波将士,多为裹挟,若肯弃械归顺,一概不究!其将领徐晃,忠勇可嘉,若愿来投,即授骑都尉,统旧部,另赐金帛安家!”

此言一出,徐晃身后部卒一阵骚动,皆露期盼之色。袁绍这命令,可谓是给足了台阶和诚意。

徐晃深吸一口气,看着身后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又看了看对面军容鼎盛的冀州军,知道再抵抗下去只是徒增伤亡。他翻身下马,将手中大斧插于地上,对着邺城方向单膝跪地,朗声道:“徐晃……愿降!望麴将军引荐,晃必效忠袁公,万死不辞!”

其身后千余部卒,也纷纷放下武器,跪地请降。

麴义连忙下马,亲手扶起徐晃,笑道:“公明深明大义,必得主公重用!从此你我便是同袍,共为主公效力!”

奇袭白波,一战功成。麴义不仅以极小代价重创白波贼主力,迫使其魁首四散,更收降了徐晃这员良将及其麾下千余精锐。消息传回邺城,袁绍大喜过望,重赏麴义及有功将士,并即刻下令,命人妥善安置徐晃部众,同时传檄河东,招抚溃散的白波贼众,愿归田者给地,愿从军者编入行伍。

经此一役,袁绍不仅消除了西南方向的隐忧,将影响力拓展至司隶边缘,更收获了一员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实力与声望,再上一层楼。西顾之忧已解,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北方的公孙瓒与西方的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