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26章 程昱献计,陈宫补策

初冬的寒风掠过黄河两岸,黎阳城头旌旗猎猎,与对岸曹军大营遥相对峙。就在这战云密布的时刻,一骑快马自黎阳飞驰而出,马上骑士背负着程昱的亲笔密信,日夜兼程赶往青州。

与此同时,刚刚安定北海的袁谭,正面临着新的抉择。都昌府衙内,炭火驱散着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众将心头的疑虑。

公子,徐晃指着地图上的徐州方位,如今青州已定,我军兵锋正盛,当趁势南下。只是...他顿了顿,徐州城坚池深,臧霸又拥兵数万,强攻恐非上策。

太史慈接话道:公明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以为,当先取小沛、下邳等外围城池,逐步蚕食。

新任别驾陈宫却摇头道:若如此,恐贻误战机。曹操虽在官渡与主公正面对峙,但若闻徐州有变,必分兵来援。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门外传来通报:黎阳程昱先生有密信到!

袁谭精神一振:快请信使!

信使风尘仆仆而入,从贴身处取出一封火漆密信。袁谭接过,仔细验看封印无误后,方才拆阅。

信中,程昱先是通报了黎阳前线军情:...曹操连日来深沟高垒,于官渡修筑土城,显是欲作久守之计。然其粮道屡遭文丑将军袭扰,军心渐生浮动...

接着,程昱笔锋一转,献上破徐之策:...今闻公子已定青州,兵锋直指徐州。昱以为,徐州之要,不在攻城,而在攻心。臧霸虽附曹操,然其本为泰山豪帅,与曹操部将蔡阳素有嫌隙。可遣细作散布流言,称蔡阳欲借机削其兵权...

袁谭阅罢,将信递给荀攸,赞叹道:仲德先生远在黎阳,却对徐州局势了如指掌,真乃神算。

荀攸细读后,沉吟道:离间之计,确是上策。只是如何施行,还需仔细斟酌。

这时,陈宫忽然开口:公子,可否让宫一观?

陈宫接过书信,仔细阅读,眼中渐露精光。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划过。

仲德先生之策,确是妙计。然宫在徐州多年,深知其中关键。陈宫转身,目光炯炯,臧霸与蔡阳之隙,源于去岁彭城粮草分配之争。当时曹操偏袒蔡阳,臧霸心中早已积怨。

他继续分析:如今徐州刺史车胄,乃是曹操心腹,与臧霸更是面和心不和。若只离间臧霸、蔡阳,恐难竟全功。

袁谭急切问道:以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陈宫成竹在胸:当三管齐下。其一,依仲德先生之计,离间臧霸与蔡阳;其二,散播车胄欲调臧霸部驻守小沛的谣言;其三...他顿了顿,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让臧霸相信,曹操已有除掉他之心。

郭图忍不住质疑:前两条尚可操作,这第三条...如何能让臧霸深信不疑?

陈宫微笑道:公则先生问得好。这就需要一件了。

就在青州众人定计之时,黎阳前线的战局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黄河两岸,袁曹两军隔河对峙已近一月。这日清晨,曹操亲自登上营中高台,远眺对岸袁军大营。但见营寨连绵数十里,旌旗蔽日,不由得叹道:本初势大,果非虚言。

随行的谋士荀攸(注:此处应为荀彧,特此说明)轻声道:明公不必过虑。袁军虽众,然其粮草转运艰难。只要坚守不出,待其粮尽,必生内乱。

曹操摇头:文若有所不知。探马来报,袁谭在青州连战连捷,若让其夺取徐州,我军将腹背受敌。

这时,程昱匆匆登上高台,低声道:明公,细作来报,袁绍正在秘密打造战船,恐有渡河之意。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看来,是该给本初找点麻烦了。

与此同时,对岸袁军大寨中,袁绍也在听取战报。

主公,沮授禀报,程昱的密信已经送出。另外,文丑将军昨日又截获一批曹军粮草。

袁绍满意点头:善!传令下去,加紧打造战船。待谭儿在青州得手,便是我们渡河之时。

田丰却谏言道:主公,曹操诡计多端,恐有诈。不如再等些时日,待青州局势明朗...

正说话间,忽听对岸鼓声大作,一队曹军骑兵突然冲出营寨,直扑文丑部队。

果然来了!袁绍拍案而起,传令颜良,立即出兵接应!

都昌府衙内,经过连日商议,一个完整的图徐之策终于成型。

陈宫指着新绘制的徐州兵力部署图,详细解说:臧霸部三万人马,分驻开阳、琅琊、东海三处。其中开阳为其根本,驻军两万;琅琊、东海各五千。

他特别指向开阳:此处守将孙观,乃是臧霸心腹。若能说动此人,大事可成。

荀攸补充道:根据仲德先生来信,曹操在徐州的心腹主要是车胄和蔡阳。车胄驻彭城,蔡阳驻下邳,二人兵力相当,各约万人。

袁谭沉思片刻,问道:以二位先生之见,该从何处着手?

陈宫与荀攸对视一眼,齐声道:开阳!

理由有三。陈宫分析道,其一,孙观与宫有旧,可说之;其二,开阳乃臧霸根本,若生变,臧霸必乱;其三,开阳地处徐州北部,与我青州接壤,进退皆宜。

郭图忽然道:图有一计。可伪造一封曹操给车胄的密信,信中提及欲调臧霸南下,夺其兵权。此信要落入孙观手中。

荀攸抚掌笑道:公则此计大妙!再加上公台先生亲自修书给孙观,陈说利害,双管齐下,必能奏效。

计策既定,接下来便是完善细节。陈宫亲自执笔,给孙观写信。他不仅回忆旧谊,更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

...当今之势,曹操困守官渡,败象已显。袁公四世三公,天下归心。将军若此时来投,必得重用。若执迷不悟,待天兵南下,悔之晚矣...

与此同时,郭图则负责伪造曹操的密信。他特意找来熟悉曹操笔迹的文吏,模仿其字体风格,信中语气傲慢,正合曹操对待部将的态度。

...臧霸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待其南下,可令蔡阳伺机夺其兵权。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袁谭看着这两封信,不禁叹道:若非深知内情,连我都要信以为真了。

太史慈问道:但如何让这封信落入孙观手中?

陈宫成竹在胸:孙观有一亲信部将,每旬必至边境巡视。可令一精细之人扮作商旅,在其必经之路上此信。

徐晃点头:此计可行。末将愿亲自安排人手。

就在计策即将施行之际,袁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此战关系重大,我欲亲往开阳。袁谭环视众将,一则显示诚意,二则随机应变。

荀攸立即反对:公子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陈宫却道:公子亲往,确实能增加胜算。孙观见公子如此诚意,必更易说动。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定下方案:袁谭率一千精兵在边境接应,陈宫、太史慈携二十轻骑深入开阳,徐晃、高顺各率大军在后策应。

临行前,袁谭特意召见纪灵:纪将军,你与高顺将军留守北海,务必保证粮道畅通。

又对荀攸道:公达先生,青州政务就拜托您了。

最后,他对郭图说:公则先生,黎阳方面的联络,还要劳烦您多费心。

一切安排妥当,已是深夜。袁谭独自登上城楼,望着南方星空,心潮澎湃。

公子可是在担心明日之行?不知何时,陈宫已来到身后。

袁谭轻声道:非是担心,而是在想,这一去,不知有多少将士要血洒沙场。

陈宫肃然道:公子仁心,实乃万民之福。然乱世用兵,难免伤亡。若能以一战止干戈,便是大仁大义。

次日拂晓,一支精干的小队悄悄出了都昌城南门。陈宫、太史慈一文一武,并辔而行。身后二十轻骑,个个都是百战精锐。

袁谭亲自送至十里长亭,临别举杯:预祝先生马到成功!

陈宫饮尽杯中酒,慨然道:公子静候佳音便是!

与此同时,在黎阳前线,袁绍接到了青州来的战报。阅罢大喜,对众将道:谭儿已定青州,不日将南下徐州。诸位也要加紧准备,待徐州捷报传来,便是我们渡河之时!

而对岸的曹操,似乎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连续派出三路细作前往徐州打探。

一场围绕徐州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这一切的关键,都系于陈宫那二十轻骑能否说动孙观。青徐大地的命运,在这一刻,悬于一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