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78章 扫穴犁庭,太行肃清

朝阳初升,驱散了滏口陉内弥漫的硝烟与血腥气,却驱不散那劫后余生的悲怆与胜利带来的肃杀。黑龙寨内外,尸骸枕藉,破损的旗帜、折断的兵刃、燃烧未尽的残骸随处可见,无声地诉说着昨夜那场决战的惨烈。

平寇中郎将张合顶盔贯甲,在亲卫的簇拥下,踏过满是血污和泥泞的寨内道路。他的目光冷静如冰,扫视着这片黑山军最后的巢穴。一队队袁军士卒正在军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收缴散落的武器,将阵亡同袍的遗体集中安置,同时将垂头丧气、面黄肌瘦的黑山军俘虏分批押解出寨,集中看管。

“将军,贼首张燕及其麾下主要头目共计三十七人首级,已全部勘验完毕,装箱待运。”军需官上前禀报,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难掩兴奋。

张合微微颔首,沉声道:“仔细清点寨中缴获,粮秣、军械、财帛,一一登记造册,不得有误。俘虏……依主公之前定下的方略,严加看管,甄别首恶与胁从,不得滥杀,亦不得放纵。”

“末将明白!”

张合深知,斩杀张燕只是第一步。盘踞太行多年的黑山军,其根系远比想象中更深。除了这黑龙寨,太行山深处尚有大小数十个依附于张燕的山寨、据点,以及大量被裹挟、散居山中的民众。若不趁此大胜之威,彻底肃清残敌,安抚流散,难保不会有新的“张燕”在不久的将来死灰复燃。

“传令高览、朱灵二位将军,寨内事务暂由他们统筹。各军休整半日,午后,按预定方略,分兵进山,扫荡各处残余山寨,务必不留死角!”张合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犁庭扫穴,便要扫得干干净净。

随着张合一声令下,刚刚经历血战的河北军,再次展现出其高效的执行力。高览与朱灵两部,以黑龙寨为中心,如同两把巨大的梳子,向着太行山深处梳理而去。

1. 高览的雷霆扫荡

高览率领的部队,多为攻坚锐卒,气势如虹。他们沿着已知的主要山道,对那些规模较大、可能仍有抵抗意志的山寨,发起了迅猛的打击。许多山寨听闻张燕授首、黑龙寨破的消息,早已人心惶惶,见到官军大旗,几乎未作抵抗便开门请降。偶有少数冥顽不灵者,试图凭借险要负隅顽抗,但在高览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强大的攻势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顷刻间便被碾为齑粉。高览用兵,依旧是大开大合,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荡平了太行山西麓的主要抵抗力量。

2. 朱灵的精准清剿

相比之下,朱灵的任务则更为精细和复杂。他亲率麾下擅长山地作战与侦查的部队,配以熟悉地形的向导和主动投诚的贼众,专门负责清剿那些隐藏在深谷密林、位置刁钻的小型据点,以及追捕可能漏网的重要头目。他的行动更加隐秘、迅速,往往在对方尚未察觉时,便已将其包围。朱灵严格执行“胁从不问,首恶必诛”的原则,对于主动投降者予以安抚,对于试图反抗或逃窜的顽固分子,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同时,他也负责接收、安置那些从各山寨中解救出来的、被黑山军掳掠而来的普通民众。

3. 降卒与流民的安置

随着扫荡行动的推进,大量的降卒和被解救的民众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山外临时设立的安置点。田丰早已从邺城派来了干练的文官,负责登记造册,分发少量口粮,并着手规划将这些人口迁移至并州、冀州等地广人稀的郡县,分发荒地、农具、种子,使其重新成为编户齐民,恢复生产。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为了消化战果,更是为了从根本上铲除匪患再起的土壤。

在朱灵部清剿黑龙寨周边附属区域,逐一排查那些关押俘虏和掳掠人口的简陋营房、山洞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队率押解着几十名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民众从一处隐蔽的山坳中走出,向朱灵汇报:“将军,此处发现一批被掳民众,据他们自称,多是从青州、徐州等地被掠来的。”

朱灵正忙于军务,本欲挥手让他们按常规处理,却听到人群中传来一个虽然虚弱,却依旧带着一丝刚韧之气的老妇声音:“这位将军,老身……老身乃东莱太史氏,可否……可否容老身一言?”

“东莱太史氏?”朱灵心中微微一动,东莱郡属青州,与河北相隔甚远。他示意士卒将说话的老妇带上前来。只见老妇年约五旬,虽饱经风霜,面色憔悴,发髻散乱,但眉宇间却有一股寻常村野老妪没有的端凝之气,在她身旁,还跟着一个同样面黄肌瘦、却努力搀扶着她的年轻妇人(太史慈之妻),以及一个约七八岁、怯生生抓着年轻妇人衣角的男孩(太史慈之子)。

“老人家,你是东莱人?何以流落至此?”朱灵语气放缓了些问道。

老妇喘息了几下,眼中流露出悲愤与无奈:“不敢隐瞒将军。去岁北海黄巾复起,贼势浩大,波及东莱。犬子太史慈,时任郡奏曹史,因公远行。贼人趁乱袭扰乡里,老身与儿媳、孙儿不幸被一伙流窜的贼寇所掳……几经辗转,竟被卖到了这太行山中,充作奴役……”说到此处,老妇声音哽咽,她身边的儿媳也默默垂泪。

太史慈!

朱灵瞳孔微缩。他虽久在河北,但对天下豪杰亦有所耳闻。太史慈之名,在青州一带颇为响亮,传闻其弓马娴熟,义烈过人,曾为解北海孔融之围,单骑突围求援,名动一方。如此人物的家眷,竟被黑山军掳掠至此!

朱灵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他仔细询问了老妇的姓名(太史老夫人)、其子太史慈的表字(子义)以及东莱老家的一些细节,老妇一一作答,条理清晰,不似作伪。

“老人家受苦了。”朱灵语气变得郑重,“黑山贼寇祸乱四方,罪该万死!今幸得天兵至此,剿灭群匪,救民水火。老夫人既是大汉子民,更是义士家眷,我河北军定当妥善安置,并设法联系令郎,使你们一家团聚。”

他当即下令:“将太史老夫人一家单独安置,拨予洁净帐篷,供应饮食热水,寻医者诊视,务必好生照料,不得有误!”

随后,朱灵立刻将此事写成详细报告,连同对太史慈其人的简要说明(重点强调其勇名与义举),派快马先行送往仍在黑龙寨坐镇的张合处。

张合接到朱灵的报告时,正在审阅各路扫荡部队送来的捷报。整个太行山的肃清行动进展顺利,残余抵抗正被迅速扑灭,大局已定。

当他看到关于太史慈家眷的报告时,沉稳如他,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讶异和深思。他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的潜在价值。太史慈乃青州名士,勇武忠义,若因其家眷在河北而前来投效,不仅可得一员良将,更能彰显主公袁绍仁德爱才、泽被四方之名,对于未来经营青州、乃至影响徐州局势,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朱灵处置得宜。”张合放下帛书,对身边的记室参军道,“在呈送邺城的最终捷报中,将此节单独列出,详细禀明。言我等已妥善安置太史慈家眷,待其前来团聚。同时,以我的名义,行文青州,尤其是北海、东莱一带,设法寻访太史慈下落,告知其母妻安好,正在河北。”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需诚恳,以示主公求贤若渴之意,而非以此要挟。”

处理完此事,张合再次将目光投向眼前汇总的捷报。太行肃清,黑山烟消云散,后方彻底安定。更重要的是,此战不仅收获了胜利,似乎还为河北的未来,意外地埋下了一颗良种的希望。

“八百里加急,向主公报捷!”张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与期待,“并州已定,太行已清!请示下,南征之师,何时启程?”

他知道,当这份满载着军事胜利与意外之喜的捷报抵达邺城时,必将为主公那即将指向中原的利剑,再添三分锐气与底气。而太史慈这个名字,也第一次正式进入了河北核心层的视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