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4章 威压内堂,镇服许攸

河内郡,郡守府邸。

昔日王匡的官署,如今成了袁绍临时的栖身之所。相较于洛阳的恢弘,此地虽显局促,却难得有了一丝喘息之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袁绍略显疲惫却异常锐利的脸上。他正凝视着悬挂在墙上的粗略地图,目光在“冀州”与“并州”之间逡巡。

离开洛阳已近旬月,一路北上,收纳流亡士人、溃散禁军,队伍如滚雪球般壮大,已达数千之众。颜良、文丑整日操练兵马,金戈铁马之声不绝于耳;卢植、皇甫嵩等老臣虽暂作休养,却也时常为袁绍引荐北地贤才。表面上,一切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一个新兴政治军事实体的骨架正在搭建。

然而,袁绍凭借穿越者的敏锐和袁绍本尊的政治经验,清晰地感知到平静水面下的暗流。这股暗流的核心,便是此刻正坐在下首,看似恭敬,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与算计的谋士——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早年便与袁绍、曹操相交,自诩为奔走之友,是袁绍逃离洛阳的核心策划者之一。自恃功劳,其言行举止间,已少了几分属下的恭谨,多了几分合伙人的恣意。尤其是在袁绍毅然放弃直扑渤海太守任所,转而进驻河内,并派出使者秘密联络冀州耿武、关纯之后,许攸的不满几乎溢于言表。

“本初公,”许攸终于按捺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拉长的调子,“我军如今钱粮大半依赖河内太守王匡接济,长此以往,终非良策。依我之见,还是应速速前往渤海就任,名正言顺,方可招兵买马,徐图大业。如今滞留河内,又遣使密会韩馥麾下叛逆,岂非授人以柄,自陷险地?”

他的话,如同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厅堂内侍立的颜良、文丑等武将虽未言语,但目光也都聚焦于袁绍身上。卢植与皇甫嵩则微微蹙眉,显然也察觉到了许攸语气中的不妥。

袁绍缓缓转过身,没有立即回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战略分歧,更是他确立绝对领导权威,与旧有松散谋士关系彻底切割的关键一战。历史上的袁绍,某种程度上正是被这些所谓“故人”和派系所绑架,难以施展拳脚。如今,他必须立威,必须让所有人明白,谁是唯一的主宰。

袁绍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许攸,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让许攸没来由地心中一紧。

“子远,”袁绍开口,声音沉稳,听不出喜怒,“依你之见,前往渤海,需要多久可成基业?”

许攸见袁绍回应,精神一振,侃侃而谈:“渤海虽郡小,然名分已定。以本初公之威望,数月内便可聚拢周边豪杰,一年内可练就精兵数万,届时……”

“届时,公孙瓒的铁骑恐怕已踏平幽州,饮马黄河了。”袁绍淡淡地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内容却如惊雷,“而韩馥,坐拥冀州钱粮甲兵之利,或已彻底倒向董卓,或已被公孙瓒吞并。我等偏安渤海一隅,是打算做公孙瓒的附庸,还是董卓的藩属?”

许攸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这……未免危言耸听!韩馥暗弱,岂有胆量……”

“正因其暗弱,才易被他人操控!”袁绍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虽未怒喝,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散发开来,“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一道诏书,便可令韩馥截断我等粮道,甚至发兵来攻!公孙瓒虎视河北,岂容我等从容发展?届时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子远,莫非欲使我等成为瓮中之鳖?”

他一步踏前,逼近许攸,目光如炬:“兵者,诡道也。名分固然重要,然时机更为关键!此刻董卓初定洛阳,人心未附,公孙瓒北有刘虞牵制,皆无力全力干预冀州。此乃天赐良机,岂能因循守旧,坐失良机?”

他不再看许攸,转而面向厅内所有人,声音朗朗,如同在发布宣言:“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本初志在天下,岂能甘心于一渤海小郡?韩馥暗弱,不能守此基业,此正为我等所设!我已遣使联络耿武、关纯,此二人久不满韩馥庸碌,正是内应。我等以迅雷之势入主邺城,则冀州顷刻可定!届时,北可拒公孙,南可抗董卓,西可图并州,大业可成!”

这一番话,格局宏大,思路清晰,对时机的把握更是精准无比。不仅颜良、文丑等武将听得热血沸腾,连卢植和皇甫嵩也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们原本对袁绍滞留河内也有疑虑,此刻方知这位年轻的领袖胸中自有沟壑。

许攸被驳得哑口无言,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擅长奇谋诡计,对大局和时势的把握却远不及此刻的袁绍。更让他心惊的是,袁绍何时有了如此深沉的心机和果决的判断力?这与他在洛阳时认识的袁本初,简直判若两人。

许攸心中羞恼交加,一股邪火冲上头顶,竟有些口不择言:“即便计划可行,然联络韩馥部下,行此……此近乎叛逆之事,若事机不密,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本初公此举,是否太过行险?岂不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这话已近乎指责主公决策轻率,厅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颜良的手按上了剑柄,文丑也怒视许攸。卢植忍不住轻咳一声,欲出言缓和。

袁绍却笑了,那笑容冰冷,带着一丝嘲讽。“叛逆?”他重复着这个词,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许攸,“子远,莫非忘了洛阳宫中,我直面董卓之时?董卓废立皇帝,屠戮大臣,祸乱朝纲,此乃国贼!我等联络忠义之士,欲取冀州之地,为的是汇聚力量,讨伐国贼,匡扶汉室!此乃大忠大义,何来‘叛逆’之说!”

他声如洪钟,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人心坎上,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至于行险?”袁绍语气一转,带着无比的自信,“世间成大事者,谁不行险?高祖约法三章,光武中兴汉室,哪一步不是险中求胜?但行险不等于盲动!我已有周全谋划,河内兵马整装待发,冀州内应已然就位,舆论也已散布。此战,看似行险,实则十拿九稳!”

他再次看向许攸,语气放缓,却带着更重的压力:“子远,你智计百出,是我倚重的臂助。我需要的,是你能为我查漏补缺,完善此计,而非在此瞻前顾后,乱我军心!”

这话已是极重的敲打。许攸浑身一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他猛然意识到,眼前的袁绍已非旧友,而是雄主!自己方才的言行,已犯了为人臣者的大忌。

“扑通”一声,许攸双膝跪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惶恐与一丝悔意:“攸……攸一时愚钝,见识短浅,妄议大计,乱我军心,请主公治罪!”

他看着地面,心中五味杂陈。有恐惧,有羞愧,但也有一丝莫名的振奋——或许,跟随这样一位杀伐果断、目光深远的主公,真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袁绍看着跪伏在地的许攸,心中明了,火候已到。立威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需要施恩,需要笼络。

他快步上前,亲手将许攸扶起,语气变得温和而恳切:“子远何须如此?你我所谋者大,有所争议,亦是常情。你之所虑,亦是为我军安危着想,本初心中感念。”

他握着许攸的手臂,目光诚挚:“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更需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子远之才,我深知之。后续入主冀州,诸多细节,还需你鼎力相助,运筹帷幄。”

这一扶一慰,先抑后扬,恩威并施,彻底击溃了许攸的心理防线。他抬起头,看着袁绍真诚(至少表面如此)的目光,心中那点不服与倨傲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

“主公!”许攸再次躬身,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拜服,“攸,愿效死力!必助主公,成就大业!”

袁绍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环视全场。无论是谋臣还是武将,此刻看他的眼神,都已充满了敬畏与信服。经过这一番交锋,他不再是那个依靠家族声望和旧友支持的贵公子,而是真正掌握了这个团队命运的核心。

“好!”袁绍声音振奋,“既无异议,便依计行事!颜良、文丑,加紧操练兵马,随时待命!子远,冀州方面联络事宜,由你总责,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诺!”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气势如虹。

袁绍转身,再次望向地图上的冀州,目光深邃。内部的声音已经统一,接下来,便是剑指邺城,开启他争霸天下的第一步。他知道,从征服许攸的这一刻起,属于他袁绍的时代,才真正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