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71章 丞相归许,暗流涌动

建安七年冬,乙亥日,黄昏时分。

凛冽的寒风卷过许都城墙,将城头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夕阳的余晖将这座帝都染上一层凄冷的金色,城墙上的箭痕与刀疤在斜照下格外醒目,无言地诉说着月前那场未遂政变的惨烈。

一队轻骑自北方官道疾驰而来,约二十余骑,人人面带风霜。为首者身着玄色丞相朝服,外披墨狐大氅,正是从官渡战场星夜兼程赶回的曹操。他勒马驻足,仰望着这座熟悉的城池,目光复杂。

开城门!丞相回朝!侍卫长许褚声如洪钟,在暮色中回荡。

城头守将认出来人,急忙喝令开门。沉重的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露出城内肃杀的街景。自董承、杨彪之乱后,许都一直实行宵禁,此刻虽未至时辰,街道上已鲜有行人。

曹操轻夹马腹,率队入城。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刺耳。沿途偶有百姓窥见这支队伍,立即惊慌地掩门闭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荀彧率领一众属官早已在丞相府前等候多时。见曹操下马,他快步上前,执礼甚恭:丞相一路辛劳。

曹操执其手,仔细端详这位留守许都的肱股之臣。但见荀彧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显然这些时日操劳过度。

文若,曹操声音低沉,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荀彧微微摇头,低声道:丞相,朝中诸公已在府内等候。自杨、董伏诛后,如今朝堂表面平静,然暗流犹在。请丞相万事小心。

曹操颔首,目光扫过丞相府门前肃立的卫兵。这些士兵的甲胄上还带着厮杀的痕迹,可见月前那场镇压行动的惨烈。

丞相府议事厅内,十六盏青铜灯架将整个厅堂照得亮如白昼。

曹操换上一身常服,端坐主位,环视在场众人。除了荀彧,还有侍中华歆、卫尉司马防、光禄勋郗虑、太仆赵岐、大鸿胪周奂等朝中重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诸公,曹操开门见山,声音在静夜中格外清晰,官渡之战,已见分晓。我军...败了。

厅内顿时一片死寂,连灯烛爆芯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这些留守许都的大臣虽然早已收到风声,但亲耳听到曹操承认战败,仍感震惊。

华歆率先打破沉默,这位以才学着称的侍中此刻面色发白:丞相,袁本初...他意欲何为?

曹操缓缓道:袁本初不日将率师入朝,辅佐天子。然其平定北方、匡扶社稷之功,不可不赏。我意...上表天子,请封其为晋王。

晋王?司马防猛地抬头,这位执掌宫禁卫尉的老臣声音发颤,本朝非刘不王,此例一开,后世将如何评说?

曹操目光如炬,扫过在场众人:卫尉以为,如今的汉室,还守得住祖制吗?董卓乱政时,可曾守过祖制?李傕、郭汜祸乱长安时,可曾守过祖制?

郗虑叹息一声,这位执掌礼仪的光禄勋语气沉重:前次杨、董之乱,已让许都元气大伤。太尉杨彪、车骑将军董承...朝中重臣一日之间陨落大半。若再起干戈,恐非社稷之福。

这时,一直沉默的大鸿胪周奂突然开口:丞相,袁本初既已取胜,为何不直取许都,反而要等待朝廷册封?

曹操赞赏地看了周奂一眼:问得好。这正是袁本初与董卓之流不同之处。他要的是名正言顺地执掌朝政,而非背负篡逆的骂名。

荀彧适时接话:如此说来,若朝廷主动册封,反倒能保全天子威严?

正是。曹操点头,晋王之位,既彰显其功绩,又可令其以臣节入朝。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华歆沉吟道:只是这晋王之位...实在有违祖制啊。

侍中!曹操突然提高声调,你可知如今北疆七州已尽归袁氏?你可知河北带甲之士已过四十万?你可知若是袁本初真要强取许都,我等可能在此安坐?

一连三问,让华歆哑口无言。

司马防长叹一声:丞相所言极是。只是...只是这心里,终究难安啊。

曹操环视众人,语气稍缓:诸公的忧虑,操岂能不知?然则如今天下大势已定,与其负隅顽抗,不如顺势而为。袁本初承诺,入朝后天子仍居正位,朝廷礼制一应如旧。

太仆赵岐颤声道:只怕...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太仆过虑了。曹操淡淡道,袁本初若要篡位,何须等待朝廷册封?他既重名分,便是心存汉室。我等当以社稷为重,促成此事。

众人又商议良久,直至子时方才散去。临行前,曹操特意留住荀彧。

文若,待众人离去后,曹操声音低沉,有件事要拜托你。

丞相请讲。

曹操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奉孝病重,我想让他随晋王大军中的神医诊治。你速去安排车驾,要稳妥些的。

荀彧接过密信,会意道:彧明白。这就去安排。

郭嘉府邸坐落在许都城南,相较于其他朝臣的宅邸,这里显得格外清幽。月前那场政变似乎并未波及此地,但府中弥漫的浓郁药香,却昭示着另一场生死较量。

曹操轻车简从,只带着荀彧和两名亲随来到府前。管家见是丞相亲至,急忙开门相迎。

奉孝今日如何?曹操一边解下大氅,一边问道。

管家低声道:先生今日咳血三次,方才服过药睡下。

曹操眉头紧锁,快步走向内室。

卧房内,郭嘉躺在病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谋士,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见曹操进来,他挣扎欲起,却被曹操疾步上前按住。

奉孝,躺着说话。曹操在榻边坐下,语气罕见地温和。

主公...郭嘉声音虚弱,官渡之战...

曹操握住他枯瘦的手,沉默片刻,方道:败了。全军覆没。

郭嘉闭上眼睛,良久才道:是嘉料事不明...若是我随军出征...

不怪你。曹操摇头,是本初...变了。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享乐的贵公子了。

他细细讲述了官渡之战的经过,讲到袁绍的仁政,讲到阵前的那场对话,讲到自己的归降。当听到袁绍厚葬典韦、曹纯时,郭嘉眼中闪过异色;当听到袁绍救治双方伤兵时,他更是面露讶异。

主公做得对。郭嘉听完,沉默许久后说道,如今天下,确实需要袁本初这样的人。

奉孝,曹操声音低沉,我准备送你去邺城。华佗、张仲景都在晋王军中,他们的医术...

主公是要嘉去为人质?郭嘉突然笑了,笑容中带着几分了然。

曹操神色一肃:曹孟德再是不堪,也不会拿挚友的性命做交易。我是真要救你!

他看着郭嘉,语气诚恳:此去好生养病。他日若得痊愈,就在晋王麾下尽展所能。这天下...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郭嘉怔住,眼中泛起复杂的神色。他何等聪明,立即明白了曹操的深意——这既是为他谋一条生路,也是为曹氏家族留一条后路。

就在这时,荀彧进来禀报:丞相,车驾已备好。晋王军中的医官也在城外等候。

曹操亲自为郭嘉披上外袍,扶他起身。两人走到府门外,一辆铺设软褥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前站着两名身着袁军服饰的医官。

奉孝,临别时,曹操郑重道,好好活着。我要你亲眼看着,这个天下如何迎来太平。

郭嘉深深看了曹操一眼,在医官的搀扶下登车而去。

望着远去的马车,荀彧轻声道:丞相真舍得让奉孝去?

曹操默然良久,方道:文若,你说这乱世之中,什么最可贵?

不待荀彧回答,他已自问自答:是人才。奉孝这样的大才,不该随着旧时代一起消逝。况且...

他转身望向皇宫方向:这也是向袁本初表明心迹。我曹孟德,是真心要助他成就大业。

夜色深沉,许都的暗流在表面平静下汹涌澎湃。而在城外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驶向北方,载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载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曹操在庭院中负手而立,望向北方。那里,袁绍的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历史的车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许都滚滚而来。

黎明将至,这座历经沧桑的帝都,即将迎来它命运中最重要的转折。而在丞相府内,曹操已经开始筹划三日后的朝会。他知道,那将是一场不流血的政治决战,其结果将决定天下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