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7章 韩府惊惶,忠言逆耳

邺城,州牧府。

往日尚算威严的府邸,如今却被一种无形却沉重的恐慌所笼罩。回廊下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曳,光影幢幢,仿佛鬼魅潜行。侍卫们虽仍持戈而立,眼神却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

内堂之中,冀州牧韩馥独自一人对着摇曳的烛火,身影在墙壁上投下巨大而扭曲的影子。他手中紧紧攥着两份文书,一份是中山国传来的、语焉不详却字字惊心的告急文书,提及公孙瓒前锋游骑已深入境内,烧毁坞堡;另一份,则是他安插在河内的眼线拼死送出的、关于袁绍大军军容鼎盛、已渡黄河的密报。

他的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惨白而浮肿,眼袋深重,嘴唇因紧张而不停地哆嗦。几案上,摆放着早已冰凉的膳食,他却毫无胃口。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日间市井中隐隐传来的流言蜚语,还有那封被他藏在袖中、几乎要被汗水浸透的“袁绍与公孙瓒密约”的抄件。

“公孙伯圭……袁本初……”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一个如狼,一个似虎……都要吞了我这冀州啊……”他猛地灌了一口冷酒,冰凉的液体划过喉咙,却丝毫无法浇灭心中的恐惧之火。一种被两头猛兽盯上、无处可逃的绝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来人!”他猛地提高声音,带着一丝歇斯底里,“传……传耿武、关纯、审配、沮授,还有……还有长史耿苞、治中刘子惠,速来议事!”

他需要听到声音,哪怕是争吵,也比这死寂的恐惧要好。他需要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办。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被点名的几位冀州核心人物便已齐聚州牧府议事堂。人人面色凝重,显然都已知晓北疆与西境的紧急军情,更感受到了邺城上空那令人窒息的压力。

韩馥瘫坐在主位之上,有气无力地将手中的两份文书示意给众人传阅,声音带着哭腔:“诸公……局势危殆至此,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长史耿苞率先开口,他目光闪烁,语气急促:“使君!袁本初大军压境,其心叵测!公孙瓒更是虎狼之师!为今之计,唯有速速遣使向洛阳董太师求援!董太师手握朝廷大义,西凉铁骑天下无敌,必能震慑二贼,保我冀州无恙!”他此言一出,显然是代表了冀州内部一部分倾向于董卓的势力。

“荒谬!”别驾关纯立刻厉声反驳,声震屋瓦,“耿长史此言,是欲使我冀州万劫不复!董卓何许人?国贼也!弑君虐民,天人共愤!引董卓入冀州,无异于开门揖盗,驱虎吞狼!届时,我冀州百姓将遭受比公孙瓒更甚之荼毒!此计绝不可行!”

治中刘子惠看了看韩馥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那……或可尝试结好公孙瓒?许以钱粮,令其退兵,或转而与袁本初相争?”

一直沉默的审配冷哼一声,言辞犀利:“与虎谋皮,痴人说梦!公孙瓒性如烈火,贪得无厌,岂是些许钱粮所能满足?且其与袁本初是否有勾结尚在未知,此计风险太大,无异于抱薪救火!”

沮授微微颔首,补充道:“正南(审配字)所言极是。公孙瓒、袁绍,皆非善与之辈。然两害相权,当取其轻。袁本初毕竟出身名门,素有清望,诛阉党、抗董卓,大义在手。其在河内,亦颇施仁政,民心渐附。相较之下,公孙瓒残暴,董卓无道,皆不可依仗。”

耿武见时机成熟,猛地站起身,走到堂中,对着韩馥深深一揖,语气悲愤而恳切:“使君!诸位同僚之议,皆非万全!授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馥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忙道:“耿司马但说无妨!”

耿武环视众人,声音沉痛而决绝:“使君!如今之势,北有豺狼,西有猛虎,冀州已如俎上鱼肉!内无决断之主,外无必守之志,将士离心,百姓惶惑,此乃取死之道也!为今之计,若战,则必两面受敌,冀州玉石俱焚,使君身死族灭!若和,无论投向何方,皆难免受制于人,且必招致另一方疯狂报复!”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住韩馥,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武,与关别驾、审正南、沮公与等,连日苦思,以为唯有使君效法古之圣贤,主动将冀州牧之位,让于德才足以服众、声望足以御外之袁本初,方可解此死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的韩馥,也猛地坐直了身体,瞳孔收缩。

耿苞立刻跳了起来,指着耿武怒斥:“耿武!你……你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欲陷使君于不忠不义乎?!”

“住口!”关纯踏前一步,与耿武并肩而立,声色俱厉,“何为不忠?使君让位于袁公,袁公乃袁氏嫡脉,世受皇恩,更能整合河北之力,西讨国贼董卓,北御暴虐公孙,此乃大忠于汉室!何为不义?使君此举,可免冀州百万生灵涂炭,可保自身家族富贵平安,此乃大义于百姓,大义于自身!岂不闻‘尧舜禅让’,千古美谈?尔等欲使使君效仿那恋栈权位、最终身死国灭之昏君乎?!”

审配也沉声道:“使君,袁本初名望足以服冀州士民,能力足以御外侮。其若主冀州,必能妥善安置使君,绝无加害之理。此乃以一身之退,换全局之安,功德无量!”

沮授亦道:“授附议。此诚危急存亡之秋,非循常理之时。使君让贤,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中保家室,实为明智之举。”

一时间,堂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耿苞、刘子惠等少数人激烈反对,声音却显得苍白无力;而耿武、关纯、审配、沮授等掌握实权或享有清望的重臣,则同声劝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

韩馥看着眼前激烈争吵的部下,只觉得头痛欲裂。反对者的声音让他恐惧,害怕背负骂名;而劝进者的理由,却又像魔鬼的低语,不断诱惑着他,承诺着一条看似可以摆脱眼前绝境的“生路”。他双手抱头,痛苦地呻吟起来。

就在这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一名浑身浴血的军校踉跄着冲了进来,扑倒在地,嘶声喊道:“使君!不好了!麹义将军……麹义将军他听闻使君有意让位,勃然大怒,已集结本部兵马,声称……声称要清君侧,诛杀蛊惑使君的奸佞!”

“什么?!”韩馥吓得魂飞魄散,猛地站起,又腿软地跌坐回去。

麹义!这可是他麾下为数不多的能战之将,性格刚烈彪悍!他竟然在这个关头……

耿武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这是最后一把火了。他立刻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韩馥,急声道:“使君!看见了吗?内部已生变乱!若再犹豫,不等袁公或公孙瓒打来,邺城自己就要先血流成河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关纯也跪下,叩首道:“使君!速决吧!唯有袁公入城,方能震慑如麹义这等骄兵悍将,安定大局!”

审配、沮授也齐齐躬身:“请使君为大局计!”

外面似乎传来了兵刃碰撞和士卒呐喊的声音,越来越近。韩馥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伴随着对内部兵变的极度恐惧,彻底崩溃了。

“够了!都别吵了!”韩馥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嘶哑的咆哮,随即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在座位上,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他目光空洞地望着堂下众人,声音微弱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绝望:“诸公……不必再争了……馥……馥意已决……”

他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关纯和耿武:“关别驾,耿司马……就……就依你等之议……馥……愿让位于袁本初……”

“使君!”耿苞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闭嘴!”韩馥猛地瞪向他,眼中竟闪过一丝罕见的厉色,“尔等欲害死我乎?!”

耿苞吓得噤声,不敢再言。

韩馥喘了几口粗气,对关纯道:“关别驾,你……你文笔好,即刻……即刻草拟表章,馥……馥才德不足,不堪重任,愿将冀州牧之位,让于……让于袁公本初,请其……入主邺城,保境安民……”

他又看向耿武:“耿司马,你……你持我印绶,与关别驾一同,明日……明日便出城,前往袁公大营,呈送表章印绶……务必……务必言明馥之诚意……”

“臣,遵命!”关纯与耿武强压住心中的狂喜,躬身领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韩馥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声音低不可闻:“都……都下去吧……让我……静一静……”

众人神色各异地退出了议事堂。耿武、关纯等人步履匆匆,要去准备明日之行;耿苞、刘子惠等人则面如死灰,失魂落魄。

空荡的大堂内,只剩下韩馥一人。烛火跳跃,映照着他瞬间苍老了许多的身影。他怔怔地望着那代表着一州权柄的印绶,就放在几案之上,即将不属于自己。一种巨大的失落、屈辱和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为一声压抑到了极点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悲鸣,在空旷的大堂中幽幽回荡。

州牧府外的喧嚣似乎渐渐平息了,不知是麹义被劝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但邺城的这个夜晚,注定无人能够安眠。权力的交替,就在这惊惶、争吵与无奈的决断中,悄然完成了它最关键的一步。忠言逆耳,却最终引导了历史的流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