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68章 青釭剑落,魏武授降

建安七年秋,庚戌日,酉时初刻。

残阳如血,将整个官渡战场浸染在一片悲壮的赤色之中。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大多已成断壁残垣,破损的战旗在秋风中无力地飘动,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大战的惨烈。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焦土气息,混杂着伤兵们时断时续的哀嚎,构成了一曲乱世的悲歌。

袁绍在田丰、沮授的陪同下,缓步行走在刚刚经历血战的战场上。他的玄色战甲上沾满尘土,猩红披风也被撕裂数处,但那挺拔的身姿依然保持着河北之主的威严。每走过一处,都有士兵向他行礼,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疲惫,却也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主公,田丰低声禀报,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初步统计,此战我军阵亡三万七千余人,重伤者逾五万。曹军方面,阵亡约四万,尚有数万残部在对面营垒中负隅顽抗。

袁绍在一处破损的营垒前停下脚步。这里曾是曹军的一处重要据点,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他俯身拾起一面残破的曹军战旗,旗面上沾满血污,却依然能辨认出字。旗角处,一个年轻曹兵的遗书飘落在地,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娘,儿若能归,定奉养终老。

袁绍的手微微颤抖,他将遗书仔细折好,交给身旁的亲卫:找到这个士兵的家人,好生抚恤。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曹军大营的方向。那里旌旗虽然歪斜,却依然在秋风中顽强飘扬。更远处,两队士兵正在收敛遗体,袁军与曹军的尸体被分别摆放,却同样冰冷。

元皓,袁绍的声音有些沙哑,取我的令箭,我要亲自到阵前与孟德一叙。

田丰大惊:主公不可!两军尚未完全停战,阵前危险!夏侯渊、许褚等将仍在曹营,万一......

袁绍摇头,目光坚定:这一战,死的人已经够多了。传令全军,暂停进攻,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放箭。

说罢,他翻身上马,只带着十余名亲卫,向着两军对峙的最前线驰去。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那片尸横遍野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孤独。

两军阵前,秋风萧瑟。

袁绍令人在距离曹军大营仅一箭之地处摆下简单的桌椅。桌上除了一壶酒、两个酒杯,还放着一卷竹简。亲卫们在他身后二十步外列队,个个神情紧张,手按刀柄。

去通报孟德,故人袁本初在此相候。袁绍对曹军哨兵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曹军营门缓缓打开。曹操在许褚、夏侯渊护卫下走出大营。虽然甲胄依旧整齐,但眉宇间难掩连日苦战的疲惫,眼角也添了几道新的皱纹。许褚手持长刀,独目圆睁,警惕地注视着袁绍的一举一动。

本初这是要做说客?曹操在袁绍对面坐下,声音平静却带着警惕。许褚与夏侯渊分立两侧,手始终按在兵器上。

袁绍不答,先为二人斟满酒杯。酒香在血腥的空气中飘散,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雅致。

记得当年在洛阳,你我最爱城南醉仙楼的佳酿。袁绍推过一杯酒,这是我特意让人从邺城送来的三十年陈酿,就等着与孟德共饮。

曹操举杯轻嗅,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建宁三年,你我在醉仙楼初识,那时你我还都是白衣少年。不想二十余年后的今天,竟会在这千军万马之前共饮。

二人对饮,阵前的肃杀之气似乎也缓和了几分。远处,两军士兵都在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不知这场会面将如何改变战局。

孟德,袁绍放下酒杯,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战场,看看这些伤亡的将士。这一战,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曹操沉默片刻,指着远处正在接受救治的伤兵:我注意到,你连我军的伤员也一并救治。这是为何?

他们都是大汉的子民。袁绍的声音沉重,记得那年黄河决堤,你我在灾区见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时,你曾说过什么吗?

曹操的手微微一颤,杯中酒水荡漾:那时我说......若得掌权,必使天下人免于饥馑

不错。袁绍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这是去年邺城学堂的考核记录。其中最好的学生,有一半出自寒门。我实现了当年的承诺——在河北各郡设立官学,让贫寒子弟也能读书明理。

曹操仔细看着竹简上的记录,神色渐趋复杂:本初,你......

孟德,我知道你的才能。袁绍话锋一转,又取出另一卷文书,这是你在兖州推行屯田的详细记录。你安置流民数十万,开垦荒地千顷,使兖州从黄巾之乱中恢复生机。这份治世之才,我向来敬佩。

曹操微微一怔,没想到袁绍对他的政绩如此了解。

你还记得鲍信吗?袁绍突然问道,当年他在兖州推行新政,你全力支持。整顿吏治,严明法度,破格用人,唯才是举。这些举措,我都仔细研究过。

但你也在徐州屠城,袁绍的语气转为沉重,坑杀降卒,诛杀异己。有人说你是乱世之奸雄,有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孟德,你自己觉得呢?

曹操沉默良久,缓缓道:乱世用重典。徐州之事,是为震慑;诛杀异己,是为立威。若不如此,如何在这乱世立足?

所以就要让这累累白骨铺就霸业之路吗?袁绍突然提高声调,指着远处堆积如山的尸体,我知道你的才能,更知道你的抱负。你在兖州推行的那一套法度,若是用在太平盛世,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但以杀戮成就的霸业,真的能带来太平吗?

曹操的目光变得深邃:本初,你可知我为何要挟持天子?

愿闻其详。

因为这天下需要一面旗帜。曹操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黄巾之乱后,汉室威严扫地,诸侯各自为政。若不重树中央权威,这乱世永远没有尽头。我曹操或许手段狠辣,但所求的,始终是天下一统。

这就是问题所在,孟德。袁绍叹息道,你用乱世的手段追求治世的目标,最终只会让这个世界永远处在乱世。还记得我们年轻时读过的《论语》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就在这时,程昱匆匆而来,在袁绍耳边低语。袁绍脸色微变,对曹操道:方才收到急报,你营中的戏志才先生伤势恶化,咯血不止,怕是撑不过今晚了。

曹操猛地站起,酒杯地摔碎在地:志才他......现在何处?

就在你们大营东侧的伤兵帐中。袁绍平静地说,我已经下令,让华佗先生和张机先生即刻从邺城赶来。不只是为了戏先生,也是为了这战场上所有的伤兵。

曹操难以置信地看着袁绍:你......为何要做到这个地步?戏志才可是我的谋士,治好他对我军有利无害。

因为我需要你,孟德。袁绍目光灼灼,这天下太大,我一个人治理不了。我需要你的才能,你的魄力,你整顿吏治的手腕,你唯才是举的魄力。

他站起身,指向远方:想象一下,你我联手,你的严刑峻法配合我的仁政教化,你的军事才能配合我的治国方略。你可以在朝中整顿纲纪,我在地方推行教化;你以雷霆手段肃清贪腐,我以怀柔政策安抚百姓。我们可以让这天下再现文景之治的盛况!

曹操的嘴唇微微颤抖:本初,你......

我知道你常被人诟病为乱世奸雄袁绍的声音变得深沉,但在我看来,若是生在太平盛世,你必是治世能臣。还记得那个在兖州推行新政的曹操吗?那个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曹操吗?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开创这个太平盛世!

就在这时,北方烟尘滚滚,一队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华佗与张仲景。他们带着数十名弟子和大批药材,一下马就立即开始救治伤员。

华佗径直走向曹军大营,对守卫的曹兵说:奉袁公之命,特来为戏志才先生诊治。

曹操看着这一幕,眼中神色变幻不定。他想起这些年来征战四方见过的惨状,想起自己整顿兖州时的抱负,想起与袁绍年少时的约定。

孟德,袁绍的声音变得柔和,你可知我为何一定要与你言和?因为这天下需要你的才能。你的屯田之策可解饥荒,你的法治思想可正纲纪,你的用人方略可聚英才。这些,都是开创盛世所必需的。

他指着正在救治伤员的华佗等人:看看他们。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救死扶伤,而非相互残杀。投降吧,孟德。让我们一同实现年少时的梦想。

曹操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释然:这些年来,我确实做了许多不得已之事。有人说我心狠手辣,有人说我权欲熏心。但我的初衷,始终是想要结束这个乱世。

他缓缓解下腰间的青釭剑,双手奉上:曹孟德,愿降。不是为了苟全性命,而是为了与你共同实现那个我们年轻时许下的梦想。

袁绍却没有接剑,而是伸手将曹操扶起:这剑,你还是留着吧。从今日起,你我为臣,共扶汉室。你的才能,应当用在建设天下,而非相互征伐。

曹操转身对身后的曹军将士高声道:打开营门,全军归降!从今往后,我等与袁公同心协力,共扶汉室!

随着曹军营门缓缓打开,袁绍立即下令:速派医官进入曹营,全力救治所有伤员!通知邺城,增派药材和人手!各营立即生火造饭,袁军曹军,一视同仁!

夕阳的余晖中,两位曾经的对手相视而立。青釭剑依然佩在曹操腰间,象征着一段征途的结束,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启。

在远处,华佗正在为戏志才施针,张仲景则亲自煎药。那些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军将士,此刻开始一起搬运伤员,分发食物。

袁绍看着曹操,郑重说道:孟德,从今往后,这天下百姓的福祉,就要倚仗你我二人了。你的治世之才,终于等到了用武之地。

曹操深深一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本初,今日方知,仁者无敌。我曹操愿倾尽所能,助你开创太平盛世。

残阳终于完全沉入地平线,但官渡战场上的灯火却比往日更加明亮。医帐中,华佗成功稳住了戏志才的伤势;营地里,两军将士第一次坐在一起用餐。在这个血色的黄昏,仁德终究战胜了刀兵,理想终于照亮了现实。

曹操望着这片重归宁静的战场,轻抚腰间的青釭剑,喃喃自语:或许,这才是这把剑该有的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