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郡的七日,对林辞而言,是身体与神魂缓慢愈合的煎熬,亦是与脚下这片古老土地深层共鸣的开始。
依靠玉玺那汲取自文明长河逸散意念的微弱滋养,以及自身坚韧的意志,他体表的裂纹终于渐渐弥合,不再渗血,但内里的虚弱与神魂的损耗,仍需时日弥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以《基础源质提炼法》艰难地汲取着北疆稀薄而狂躁的源气,同时将更多的心神沉入与玉玺、与那两块山河图残片的沟通中。
那来自地底深处的、微弱的同源共鸣,如同黑暗中遥远的灯塔,虽光芒黯淡,却始终指引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地下空洞,而是指向云中郡城及周边区域,那条被秦朝气运部分利用、却又被北方寂灭之力侵蚀、正处于痛苦挣扎中的主龙脉的某个特殊节点。
这共鸣并非持续的呼唤,而是一种规律的、如同心脏搏动般的“回响”。每一次“回响”传来,玉玺都会产生一丝极其细微的悸动,仿佛在回应,又仿佛在记录着什么。
【“地脉回响”信号持续解析中……模式识别:非自然形成,疑似人为设置之“信标”或“封印”伴随性波动。】
【关联性分析:该回响频率与“终极寂灭”侵蚀波动存在微弱拮抗效应,或对延缓局部地脉彻底枯死有微弱作用。】
【风险评估:信号源位于地脉深处,环境未知,可能存在自然险阻或……守护机制。】
这一发现让林辞精神一振。对抗寂灭,任何一丝可能的力量都值得争取。这地底的回响,或许是某个上古遗留的、针对类似危机的手段?亦或是另一块文明火种碎片的藏匿之处?
他不能再等待完全恢复。北方的苍白阴影虽暂缓扩张,但威胁并未解除。他必须尽快查明这地脉回响的真相。
这一日,林辞感觉已恢复了些许行动之力,便向王老将军提出,欲在云中郡周边勘察地气,寻找应对北疆异变之法。王老将军虽担心他的身体,但见识过他的手段,更知北疆危局,沉吟片刻后便应允了,并派了蒙巡带领一队熟悉本地地理的老兵随行护卫,名为护卫,实为向导与助手。
林辞没有直奔某个具体地点,而是循着那地脉回响的指引,在云中郡周边看似随意地行走、感应。他手持融合后的山河图残片,玉玺之力缓缓流转,仔细分辨着脚下龙脉地气的细微变化。
蒙巡等人虽不解其意,但皆沉默跟随,保持着最高警戒。经历了七十六号烽燧之事,他们对林辞的任何行为都不敢再有丝毫轻视。
一行人穿过荒芜的草甸,踏过干涸的河床,攀上低矮的土丘。越是行走,林辞的脸色越是凝重。他能“看”到,此地的龙脉地气,如同一位病入膏肓的巨人,脉络多处断裂、淤塞,生机被那无处不在的苍白寂灭之力不断抽取、湮灭。而那微弱的“回响”,正是从这巨人体内一处极其隐秘、似乎被某种力量保护着的“穴位”中传出。
最终,他们的脚步停在了一处看似毫不起眼的山谷入口。
这山谷位于两座荒山之间,入口狭窄,怪石嶙峋,谷内植被稀疏,与北疆常见的荒谷并无二致。但林辞手中的山河图残片,在此地却发出了比之前任何地方都要清晰的微光!那地脉的“回响”之声,也仿佛近在耳边!
“是这里了。”林辞沉声道,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山谷入口处的岩壁。在他的感知中,此地的岩层结构有些异常,似乎……存在着人工开凿后又被巧妙伪装的痕迹?而且,岩壁上那些看似天然的蚀刻纹路,细看之下,竟隐隐与山河图上的某些古老符号有几分神似!
“蒙将军,让人仔细检查入口处的岩壁,尤其注意有无机关或暗门。”林辞吩咐道。
蒙巡立刻下令,随行的老兵中不乏擅长土木工程与机关的好手,闻言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探查起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一名身材矮壮、手指粗糙的老兵突然喊道:“将军!林先生!这里有发现!”
众人围拢过去。只见那老兵指着岩壁底部一块与周围岩石颜色、质地几乎无异的凸起处,低声道:“这块石头是后来嵌进去的,边缘有极细微的缝隙,后面似乎是空的!而且,这石头的质地……不像是本地的山岩,倒有点像……有点像祭祀用的青玉,只是蒙了太厚的尘土。”
林辞蹲下身,伸手触摸那块“石头”。触手冰凉,确实带着一丝玉石特有的温润感,只是被厚厚的风化层掩盖。他尝试将一缕极其细微的玉玺星火渡入其中。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那“青玉”表面竟然浮现出几个极其黯淡、与山河图上符文同源的古老文字虚影!虽然无法辨认,但其中蕴含的“守护”、“封禁”之意,却与玉玺的气息隐隐共鸣!
“果然有蹊跷!”蒙巡眼中精光一闪,“先生,可要强行破开?”
林辞摇了摇头:“此地设置如此巧妙,更有古符文守护,强行破开恐生变故。既然它与山河图及玉玺共鸣,或许……钥匙就在我们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