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109章 京口潮声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第109章 京口潮声

作者:滕明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5:55:34

客船顺流而下,将建康城的灯火与喧嚣远远抛在身后。长江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宽阔深沉,水声滔滔,仿佛亘古如此。两岸山影朦胧,如同蛰伏的巨兽。

林辞独立船头,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怀中黑色玉玺在离开建康城范围后,那股被压制的感觉明显减轻,重新开始缓慢而稳定地汲取着空气中游离的、源自这片饱经战乱土地的负面能量。玉玺内部,那幅黑暗疆域图沿着长江水道,继续向南延伸、勾勒。

沈青折安排妥当船务后,也来到船头,与他并肩而立。她换下了劲装,穿着一身湖蓝色的常服,少了几分英武,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但眼神依旧清亮有神。

“林公子,京口距此不远,天明前便可抵达。”沈青折望着前方黑暗的江面,轻声道,“京口虽非建康那般帝都气象,却是长江与邗沟(古代运河)交汇之要冲,南来北往,商旅云集,消息也算灵通。我沈家在此经营数代,根基尚可,公子可安心暂住。”

林辞点了点头:“有劳沈姑娘费心。”他顿了顿,问道:“京口之地,除了漕运军事,可还有关于古之圣贤、或是奇异山川的传说?”

沈青折思索片刻,道:“京口古称‘朱方’,春秋属吴。传说吴太伯奔荆蛮,断发文身,始建吴国,其文明起源亦颇古老。至于山川……京口有金山、焦山、北固山矗立江畔,尤其北固山,地势险要,登临其上可俯瞰大江,气象万千,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山上多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或许有些许古刻遗迹。此外,民间亦有传说,言大禹治水曾至于此,疏导江流,但具体遗迹,却是不知了。”

北固山,禹王治水……林辞默默记下。任何与“禹”相关的线索,都可能指向禹王鼎。

“对了,”沈青折似想起什么,“京口附近江段,水情复杂,暗流漩涡众多,自古便是事故多发之地。有老渔民传言,曾在江底见过巨大的、非金非石的阴影,疑为古时沉船或异物,但无人能探明究竟。不知此等传闻,对公子所寻之事,是否有用?”

江底阴影?林辞心中一动。禹王九鼎,其形制巨大,若真沉于水底,经年累月,被泥沙覆盖,形成巨大阴影也并非不可能。虽然更可能是指向豫州鼎的黄河,但长江作为另一条母亲河,亦不能完全排除可能。

“任何线索都值得留意。”林辞道,“明日抵达后,还需麻烦沈姑娘,帮忙搜集更多关于北固山古迹和江底传说的记载,尤其是与‘禹’字相关的。”

“公子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沈青折爽快应下。

天色微明时,客船缓缓靠向京口码头。与建康码头的繁华喧嚣不同,京口码头更显繁忙有序,漕船、战船、商船往来如织,空气中弥漫着江水、货物与汗水混合的气息。码头上力夫号子声、兵士操练声、商贾议价声交织,充满了活力与烟火气。

沈家在京口的别业位于城西,依山傍水,是一处清幽的园林式宅院,虽不及乌衣巷谢府那般清贵雅致,却也宽敞舒适,戒备森严。

安顿下来后,林辞便闭门不出,一方面继续研读那卷《山河异志》残篇,尝试破译更多关于“幽影”和“绝地天通”的信息;另一方面,则不断尝试以心神沟通禹王令,并感应京口周围,尤其是长江水脉的气息。

他发现,在京口,禹王令的反应似乎比在建康时稍微活跃了一丝,尤其是在面向北方(黄河方向)和临近长江时,会传来极其微弱的、如同心跳般的脉动。而当他尝试将一丝玉玺之力小心翼翼地探入脚下的土地或是远处北固山的方向时,能感觉到一种厚重、苍茫却又带着一丝悲怆的古老意蕴,与玉玺的黑暗死寂隐隐形成对峙,却又不像建康龙气那般具有直接的排斥性。

“此地……似乎沉淀了更多古老时代的印记。”林辞若有所悟。

午后,沈青折带来了几卷搜集来的地方志和野史笔记。

“林公子,这些是能找到的相关记载。”沈青折将书卷放在书案上,“关于北固山,确有不少古刻,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多是题咏山水之作。不过,有一则前朝《舆地纪胜》的残页中提到,北固山后山某处临江石壁,曾有古篆刻文,疑似与祭祀水神相关,但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难辨,且地势险峻,少有人至。”

她顿了顿,又道:“至于江底阴影的传说,版本颇多。有说是前朝覆没的战舰,有说是坠落的天外陨铁,也有老渔民信誓旦旦,说那阴影形似巨鼎的一足……当然,多为乡野怪谈,难以考证。”

形似巨鼎一足!林辞目光一凝。虽然可能性极小,但任何与“鼎”相关的信息,都值得他关注。

“沈姑娘,我想去北固山看看,尤其是那处临江石壁。”林辞决定亲自探查。

“我陪公子同去。”沈青折立刻道,“北固山我熟,可为公子引路。而且……公子独行,我也不太放心。”她指的是“影”组织的威胁。

林辞看了她一眼,没有拒绝。沈青折武功不弱,心思缜密,且在京口有势力,同行确有益处。

两人稍作准备,便出了府邸,徒步向北固山行去。

北固山不高,却陡峭险峻,雄峙江边,如虎踞龙盘。登上山脊,但见大江东去,烟波浩渺,舟楫点点,对岸瓜洲古渡依稀可见,果然气象万千。

沈青折轻车熟路,引着林辞避开游人较多的前山,绕至后山临江一处人迹罕至的悬崖。此处江风猛烈,涛声震耳,脚下是近乎垂直的峭壁,直插江中。

“林公子,你看那里。”沈青折指着下方约数丈处、一块被江水常年冲刷显得异常光滑的巨石侧面,“据说古刻便在那边,但如今……”

林辞凝目望去,果然看到那片石壁上似乎有一些极其模糊的、非天然的刻痕。岁月流逝,风雨侵蚀,早已无法辨认具体字形。

他尝试将神识探出,细细感应。然而,除了岩石本身的厚重与水汽的浸润,并未察觉到任何特殊的力量残留或信息。

就在他略有失望,准备收回神识时,怀中的禹王令,却毫无征兆地,再次传来一阵清晰可辨的温热!

这一次,温热感并非指向北方黄河,也非指向脚下长江,而是隐隐指向了东北方向的江面之下!与此同时,他体内那方黑色玉玺,也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厌恶与警惕的波动!

林辞猛地抬头,目光如电,射向东北方那片看似平静的江面!

那里,有什么东西?竟然能同时引动禹王令和玉玺的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