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45章 史偃藏书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第45章 史偃藏书

作者:滕明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5:55:34

甲胄碰撞声与呵斥声如同冰冷的铁锥,刺破了小院的宁静。油灯下,史偃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身后那堆看似杂乱的竹简,眼中充满了绝望。

林辞眼神一厉,瞬间判断形势。硬拼并非上策,他初来乍到,对此世力量体系尚不熟悉,且玉玺与系统皆在适应期,不宜过早暴露。但史偃及其守护的典籍,绝不能落入这些明显不怀好意的秦吏手中。

“莫慌。”林辞低喝一声,声音中带着一股奇异的安抚力量,让史偃慌乱的心神稍稍稳定。他目光扫视小院,瞬间锁定院角一处堆放柴薪的角落,那里阴影最浓,且靠近后墙。

“带上最重要的,走!”林辞不容置疑,一把抄起桌上几卷明显是史偃刚刚正在整理的核心竹简塞入怀中,同时单手提起几乎瘫软的史偃,身形如鬼魅般向后掠去。

就在他们身影没入柴薪堆阴影的刹那,院门被“砰”地一声粗暴撞开!四五名手持长戟、腰佩秦剑的黑甲兵士涌了进来,为首者是一名面色阴鸷、穿着低级文官服饰的吏员。

“搜!仔细地搜!任何片简只字都不许放过!”阴鸷文官尖声下令,目光如同毒蛇般扫过空荡荡的院落,最终定格在屋内那堆积如山的竹简上,脸上露出一丝贪婪与狞笑。“果然在此!私藏**,按律,当腰斩弃市!”

兵士们如狼似虎地冲进屋内,开始粗暴地翻检、破坏那些竹简。竹简散落、断裂的声音如同文明骨骼被折断的脆响。

阴影中,林辞能感受到怀中史偃身体的剧烈颤抖,以及那无声流淌的悲愤泪水。他屏息凝神,玉玺之力内敛到极致,同时【基础探测】全力开启,感知着外面兵士的分布与气息。

【识别:秦朝边军士卒(炼体境初期)。威胁等级:低。】

【识别:秦朝法吏(???)。威胁等级:中(疑似掌握低阶律法咒缚之术)。】

那阴鸷文官身上,果然萦绕着一丝与秦朝那玄黑气运同源,却更加冰冷、更具强制性的力量波动,类似于内部“律法僵化”枷锁的微缩体现。

“走!”趁着兵士注意力都被屋内竹简吸引,林辞低喝一声,带着史偃如同两道青烟,悄无声息地翻过后院低矮的土墙,落入外面漆黑的巷道之中。

落地后,林辞没有丝毫停留,拉着史偃在错综复杂的小巷中快速穿行。他凭借远超常人的灵觉,总能提前避开巡逻的兵士和打更人。史偃虽年老体弱,但在求生意志和一股莫名力量的支撑下,竟也勉强跟上了脚步。

直到远离那片区域,在一处废弃的砖窑内暂时安顿下来,史偃才瘫坐在地,大口喘息,老泪纵横:“完了……全完了……老朽半生心血,那些诸子百家之言,列国史册……尽毁矣!”

林辞沉默片刻,将怀中那几卷竹简取出,递还给史偃:“尚未尽毁。只要人还在,火种便未熄。”

史偃颤抖着接过那几卷竹简,如同捧着绝世珍宝,黯淡的眼神重新燃起一丝微光。他看向林辞,深深一拜:“多谢义士救命之恩!若非阁下,老朽今日必死无疑,这些最后的种子也将……”

“举手之劳。”林辞扶起他,“老者,你可知那些秦吏为何如此精准地找到你?可是有人告密?”

史偃苦笑摇头:“老朽行事隐秘,应非告密。怕是……是那‘律网’之能。”

“律网?”

“正是。”史偃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据传,陛下……不,是朝廷,以严刑峻法编织了一张覆盖天下的‘法网’,但凡有违秦律、悖逆统一意志之事,久之便会在这‘网’上显现痕迹,被法吏感知。老朽私藏百家之书,悖逆‘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之策,时日一长,恐怕早已被这‘律网’标记……”

林辞心中凛然。这“律网”恐怕就是秦朝那“绝对秩序”气运的一种具体应用,如同一个庞大的监控与压制系统。史偃身上的微弱文明之火,在这张巨网下,如同黑夜中的萤火,确实难以长久隐藏。

【分析:“律网”为秦朝气运衍生次级规则,具备信息搜集、异常标记、压制异端等功能。其运作依赖于王朝气运本身及遍布各地的法吏体系。】

【警告:宿主身怀异源力量(玉玺),且行为模式与秦律存在潜在冲突,存在被“律网”标记的风险。】

“此地不宜久留。”林辞当机立断,“我们必须立刻离开此城。”

“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又能去往何处?”史偃面露绝望。

林辞目光投向西方,那是咸阳的方向,也是玄黑气运光柱的源头,更是玉玺感应到同源气息最强烈的地方。“去咸阳。”

“咸阳?!”史偃惊骇,“那是虎穴龙潭!”

“最危险的地方,或许也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林辞沉声道,“你守护的文明种子,需要找到合适的土壤。而改变这僵化秩序的希望,或许就在那秩序的核心。”

他需要近距离观察秦朝的气运核心,查明那“律法僵化”枷锁与外部“终极寂灭”之力的具体情况。同时,玉玺对咸阳方向的强烈感应,也预示着他必须前往那里。

史偃看着林辞坚定的眼神,感受着他身上那深不可测却又令人心安的气息,最终一咬牙:“好!老朽这条命是义士所救,便随义士闯一闯这龙潭虎穴!只盼……只盼能不负这些典籍所托!”

接下来的几天,林辞利用【基础探测】和矫健的身手,带着史偃昼伏夜出,绕开官道与关卡,专走荒僻小径。途中,他一边警惕着可能的追捕,一边向史偃详细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

他得知,如今是始皇二十八年,皇帝陛下刚刚完成第二次出巡,东临碣石,刻石颂功,威加海内。朝廷正全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修驰道、通水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同时,“焚书”之议已在某些高层中流传,山雨欲来风满楼。

林辞也尝试着更深入地运用玉玺。他发现,在这个律法森严的时代,玉玺的“守护”之力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其“承天受命”的本质,却又隐隐与秦朝那追求“天命所归”的意志有着某种共鸣。他可以通过玉玺,极其缓慢地、小心翼翼地汲取被秦朝气运梳理过的天地源气,虽然效率低下,但胜在隐蔽。

数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咸阳郊外。

远远望去,那座雄城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黑色巨兽,城墙高阔,旌旗蔽日,一股沉重、威严、令人窒息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但一切都在一种无形的秩序下运转,沉默而高效。

而在他【气运观测】的视野中,那根支撑天地的玄黑气运光柱,在此地变得无比粗壮、凝实!光柱内部,那暗红色的“律法僵化”枷锁也清晰可见,如同无数血管神经,深入光柱的每一个角落。更让他心头沉重的是,北方天际那苍白色的“终极寂灭”之力,在此地看去,已然不再是遥远的威胁,其冰冷的触角仿佛已经搭在了这玄黑光柱的边缘,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渗透着那暗红色的枷锁,使其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易碎。

“内外交困,危如累卵……”林辞喃喃自语。这大秦的强盛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刻的危机。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玉玺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这一次,感应的方向并非那庞大的气运光柱核心(皇宫),而是指向了咸阳城南,一处相对普通的里坊区域。

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它。

“我们先不入城。”林辞对史偃说道,目光锐利地望向城南,“去那里看看。”

他有一种预感,在那看似普通的里坊之中,或许隐藏着打破这僵局的第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很可能与玉玺跨越时空来到此地的真正原因,以及那深藏于秦帝国内部的、属于“文明火种”的微弱生机,息息相关。

秦都咸阳,龙蛇起陆。林辞的闯入,必将在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中,投下一颗决定性的石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