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并未因墨涵的介入而立刻偏离原有的主干道。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曹操亲率大军,以夏侯渊为先锋,正式西征凉州。
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成都。
“报!夏侯渊率精锐骑兵,千里奔袭,大破韩遂、马超联军于渭水之南!”
“报!马超败走冀城,韩遂退守金城,凉州诸将多有降曹者!”
“报!曹操采用离间之计,韩遂部将内讧,曹军乘机猛攻,金城危在旦夕!”
书房内,墨涵与麾下核心文武齐聚,包括刚刚从地方巡视归来的法正。舆图上,代表曹军的黑色旗帜不断向西推进,凉州之地眼看就要尽数易主。
徐庶感叹:“曹孟德用兵,果然老辣。夏侯妙才更是勇不可当,此番西征,势如破竹。”
法正眼中闪着精光,进言道:“主公,曹操倾力西顾,中原空虚。刘备在荆州,与孙权龃龉日深,无力北顾。此岂非我益州东出汉中,直捣中原之良机?”
此言一出,堂下一些将领面露兴奋之色。益州沃野千里,经过墨涵一年多的治理,府库渐丰,兵马强壮,确有向外扩张的资本。
然而,墨涵却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人:“孝直之言,看似有理,实则操之过急。”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关中地区,“曹操虽西征,然留曹仁、张辽等大将镇守宛城、合肥,中原防线并未松懈。且看我军若出汉中,需越秦岭天险,粮道漫长,曹军只需以精兵扼守潼关、武关等要隘,我军便难有寸进。届时,若曹操迅速平定凉州,回师一击,我军进退失据,危矣。”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再者,刘备、孙权虽生间隙,但若我益州大举北伐,威胁中原,难保二人不会暂时联手,袭我后方。此非良机,实为险招。”
庞统赞同道:“主公明鉴。眼下之局,不如让曹操与凉州残部继续消耗。我观马超骁勇,韩遂狡黠,未必没有反复。即便凉州全定,曹操亦需时间安抚,短时间内无力南下图我。我军当继续执行‘深根固本’之策。”
墨涵点头:“士元所言,正合我意。传令汉中守将,加强关隘巡逻,多派斥候,监视曹军动向,但无我令,绝不可轻启战端。另,加大对荆州的渗透,尤其是长沙、零陵等郡,收买人心,结交豪强,为将来做准备。”
他看向法正:“孝直,你长于奇谋,眼下有一要务交予你。凉州战乱,必有大量流民涌入我益州边境。你负责妥善安置这些流民,甄别其中青壮,择优编入军屯或补充户籍。此事关乎民心与人力,务必办好。”
法正虽略有失望,但见墨涵思虑周详,安排妥当,亦心悦诚服:“正,领命!”
议事后,墨涵在貂蝉和静姝的陪伴下,巡视成都城外的军营和格物院。
军营校场上,数千新兵正在军官的指挥下进行严格的队列和格斗训练。训练方法融入了墨涵根据现代理念和项羽练兵记忆改良的要素,强调纪律、体能和协同作战。另一处场地,一批精锐士卒正在试用格物院最新交付的改良连弩,弩箭激射之声不绝于耳,威力与射速令人侧目。
静姝公主看着眼前军容整肃的景象,轻声道:“涵哥,如此强军,他日定能扫平群雄,还天下太平。”她本是汉室宗亲之女,对乱世有着切肤之痛。
貂蝉亦道:“主公韬光养晦,步步为营,比之时下急于争锋者,更显沉稳大气。”
墨涵握住二女的手,目光坚定:“欲速则不达。真正的强者,懂得在沉默中积蓄力量。曹操、孙权、刘备,他们在外征战,消耗的是各自的元气。而我益州,则在不断变强。待时机成熟,乌骓扬蹄之日,便是这天下格局颠覆之时。”
不久,凉州战报再次传来:韩遂被杀,部众星散;马超败走汉中,投奔张鲁。曹操基本平定凉州,留夏侯渊镇守长安,都督雍凉军事,自己则班师回朝。
消息传到成都,墨涵只是淡淡一笑,对徐庶、庞统道:“看,曹操果然被凉州事务拖住了脚步。接下来,他的目光该重新投向荆州了。而我们,继续种田、练兵、造武器。”
益州,在墨涵的统治下,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默默地锻造着未来的锋芒。而外界的烽烟与纷争,似乎都成了这熔炉熊熊燃烧的燃料。西凉的烽烟渐熄,荆襄之地的风暴眼,却正在加速形成。
喜欢程序带我穿越回去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程序带我穿越回去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