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在静姝的悉心照料下,昏睡了一天一夜才悠悠转醒。当她睁开那双迷蒙如雾的眼眸,看清守在床边的静姝和站在不远处的墨涵时,泪水瞬间决堤。
“静姝妹妹……墨……墨壮士……” 她的声音嘶哑虚弱,带着劫后余生的巨大恐惧和无助。
静姝连忙握住她的手,温言安慰。墨涵则递过一碗温水,沉声道:“貂蝉姑娘,安全了。这里是陈留,曹都尉的军营。”
“曹……曹操?” 貂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被更深的恐惧取代,“吕布……吕布他……”
她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长安城破之夜,一片混乱。吕布本欲带她一起突围,但在乱军中遭遇李傕麾下大将张济的截杀。吕布虽勇猛,但护着貂蝉难以全力施展,被张济的侄子张绣一枪刺中马腹(非赤兔)。战马惊厥,将貂蝉甩下马背。混乱中,她被溃兵裹挟,与吕布失散。凭着对墨涵在洛阳时展现的“忠义”印象(救宫眷、对静姝的守护),以及隐约听过的“陈留曹操”之名,她女扮男装,混在流民中,一路东行,历经艰险,才终于寻到此处。
“张济……张绣……” 墨涵眼中寒芒闪烁。前世记忆中,这两人亦是搅动风云之辈。
“吕布……他定会寻来……” 貂蝉紧紧抓住静姝的手,娇躯因恐惧而微微颤抖,“他……他不会放过我的……”
“他敢来陈留撒野,老子拧下他的脑袋!” 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帐外响起。夏侯惇掀帘而入,他显然已在帐外听了一会儿,对吕布的厌恶溢于言表。
紧随其后的是曹操。他面色沉静,细长的眼睛扫过惊恐的貂蝉,落在墨涵身上:“墨壮士,看来吕布的麻烦,是甩不掉了。”
墨涵迎上曹操的目光,不闪不避:“吕布虽勇,然败军之将,流窜之寇,何足道哉?都尉义旗高举,兵精粮足(虽未实言),岂惧一丧家之犬?” 他刻意抬高曹操,既是试探,也是麻痹。
曹操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王司徒为国捐躯,令人扼腕。貂蝉姑娘既是司徒义女,自当受我等庇护。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长安陷落,天子蒙尘,李傕郭汜倒行逆施,更甚董卓!关东诸侯坐视不理,实乃国贼!我意已决,不日便发檄文,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李郭,迎回天子!”
他看向墨涵,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和一丝隐隐的压力:“墨壮士勇武绝伦,更兼忠义之心(他特意看了静姝和貂蝉一眼)。值此国难之际,正需壮士这般猛将,为先锋,破敌建功!待迎回天子,论功行赏,封侯拜将,亦非难事!不知壮士意下如何?”
图穷匕见!曹操终于正式抛出橄榄枝,并以“国难”、“忠义”、“封赏”为名,将墨涵绑上他西征的战车!这是阳谋,也是考验。若墨涵拒绝,则其“忠义”之名可疑;若答应,则彻底成为曹操麾下之将,再无自立可能!
夏侯惇也热切地看着墨涵:“墨兄弟!跟大哥一起,杀进长安,剁了李傕郭汜那俩狗贼!为太后、为王司徒报仇!”
帐内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墨涵身上。静姝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貂蝉也忘记了恐惧,美眸中充满复杂的期待。
墨涵心中冷笑。曹操的算盘打得精响。以“忠义”和“复仇”为名,行扩张实力、迎奉天子之实。自己若为先锋,九死一生,功劳却是曹操的。更重要的是,一旦踏上西征路,静姝和貂蝉必然留在陈留为“质”,自己将彻底受制于人!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曹操锐利的目光,缓缓抱拳(左手),声音沉稳而清晰:“都尉忠义之心,天地可鉴!讨伐国贼,迎回天子,墨涵亦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曹操眼中喜色一闪。
然而,墨涵话锋陡转:“然!墨涵有难言之隐!” 他目光扫过静姝和貂蝉,带着深沉的痛楚和决绝,“静姝姑娘乃墨涵以性命相托之人!其祖母董太后,临终泣血相托,命我护其周全!貂蝉姑娘,王司徒遗孤,亦为忠烈之后!此二女,身世飘零,屡遭大难,身心俱损。长安路远,西凉兵凶残,墨涵实不敢携其同赴险地,使其再受颠簸惊吓!”
他上前一步,语气斩钉截铁:“恳请都尉允准!墨涵愿为都尉镇守后方!一则保护二位姑娘安危,使其安心调养;二则陈留新定,流民四起,匪患不绝!墨涵愿领一部兵马,肃清周边,屯田练兵,为都尉西征稳固根基,保障粮道无虞!待后方稳固,二位姑娘心神稍定,墨涵必提精锐,星夜兼程,赶赴都尉麾下效死!此心此志,天地共鉴!”
一番话,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将“忠义”与“责任”完美结合!既表达了对曹操西征大业的支持(镇守后方同样重要),又以保护静姝、貂蝉为绝对优先,占据了道德高地!更关键的是,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领兵权!哪怕只是一部,哪怕只是负责屯田剿匪,这也是他脱离曹操核心掌控、建立自己独立力量的起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