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视角)
山间的晨雾还没散尽,我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营长站在指挥部门口,身上还带着露水,眼睛里却闪着猎豹般的光。
“老张,来了。”他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重锤敲在我心上。
我立即清醒过来,跟着他走进指挥部。桌上摊着一张手绘的地图,红蓝箭头交错,中间一道粗重的红线从黑风岭蜿蜒而过。
“观摩团今早出发了,护卫兵力一个加强中队,带队的是坂本义一郎。”营长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图上一个位置,“这老鬼子可不简单,在关东军待过,据说是个战术专家。”
我仔细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心头一沉:“兵力对比太悬殊了,硬碰硬我们占不到便宜。”
营长嘴角扬起一丝冷笑:“所以这次不用常规打法。把‘利刃’和‘神射’两支小分队调上来,其他部队在外围形成包围圈。”
“‘利刃’和‘神射’?”我吃了一惊。这是独立营最精锐的两支小分队,平时轻易不动用。“利刃”擅长渗透和近战,“神射”清一色的神枪手,都是营长亲自训练出来的宝贝疙瘩。
“系统提示了,”营长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这次是个大买卖。”
他说的“系统”,这些日子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有时是提供情报,有时是给出建议,偶尔还会有些我们听不懂的提示。营长说那是他的“直觉”,但我们都明白没那么简单。
上午八时,全营连以上干部到指挥部开会。营长直接下达作战命令:
“利刃小分队负责近距离突袭,神射小分队占领制高点进行狙杀。一团、二团在外围形成包围圈,三团作为预备队。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观摩团,特别是那个坂本。”
“利刃”队长赵铁柱和“神射”队长王远同时站起来,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是跃跃欲试的火花。
散会后,营长单独留下我。
“老张,这次不一样。”他神色异常严肃,“系统刚才提示,如果成功歼灭这个观摩团,特别是击毙坂本,会有‘特殊奖励’。”
“特殊奖励?”我疑惑地问。
营长摇摇头:“具体没说,但系统表现得很......兴奋。”
这是我第一次听他用“兴奋”来形容那个神秘的系统。
正午时分,侦察连传回最新情报:观摩团预计在明天上午十时左右通过黑风岭。随行的除了护卫部队,还有几个伪军军官,看样子是去学习的。
营长立即召集两支小分队进行战前部署。
赵铁柱的“利刃”小分队一共十二人,个个都是近战好手。他们将在今夜潜入伏击点,隐藏在路边的灌木丛和土坑里。
王远的“神射”小分队八个人,携带的都是经过精校的步枪,最远的能在三百米外命中目标。他们将在拂晓前占领两侧制高点。
“记住,”营长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第一轮射击必须干掉护卫队的指挥官和机枪手。铁柱,你们要等神射分队开火后再行动。”
“明白!”两人齐声应答。
傍晚,我最后一次检查作战准备。兵工厂送来了特制的子弹,弹头上刻着细小的凹槽,林秀珠说这样能增加杀伤效果。
“参谋长,这是新一批子弹,都检验过了。”她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睛很亮。
我接过子弹,发现弹壳底部除了“独”字,还多了一个小小的“S”。
“这是?”
“营长让刻的,说是......幸运符号。”她笑了笑。
我知道没那么简单,但也没多问。
入夜后,部队开始向预定位置移动。我随营指挥部设在距离伏击点一里外的一个小山头上,这里视野开阔,能俯瞰整个战场。
月光很亮,洒在山路上像铺了一层银霜。透过望远镜,我能看见“利刃”小分队的队员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伏击点,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神射”小分队也在向导的带领下,向两侧山头运动。
营长坐在一块石头后面,闭着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我知道,他是在和那个“系统”交流。
半夜时分,他突然睁开眼:“老张,告诉王远,明天会有侧风,风速大约每秒三米,需要修正半个刻度。”
我立即让通讯兵把消息传出去。虽然不明白营长怎么知道明天的天气,但经过这么多次,我们已经习惯了相信他的“直觉”。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难熬。山林里寂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战士们埋伏在各自位置上,一动不动。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营长突然低声道:“来了。”
我举起望远镜,果然看见远处山路尽头扬起尘土。
最先出现的是鬼子的侦察兵,一个小分队,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不时向两侧山林张望。
我们的人都隐蔽得很好,鬼子侦察兵没有发现异常,向后方发出了安全信号。
接着,主力部队出现了。前面是一个小队的鬼子开路,中间是几辆汽车,其中一辆格外显眼,上面坐着几个军官。后面又是一个中队的鬼子垫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