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75章 日军反战同盟,朋友。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75章 日军反战同盟,朋友。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马家集一役的硝烟尚未在记忆中完全散去,那份依靠“攻心为上”取得的胜利,带来的不仅是根据地面积的扩大和装备的补充,更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启示。指挥所里,煤油灯依旧摇曳,但映照在我们三人脸上的光,似乎比以往更亮了几分。

“这心理战,打得好啊!”傅水恒团长手里捏着总部刚刚发来的嘉奖电报,嗓门洪亮,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总部通报表扬,说我们为全军的政治攻势和瓦解敌军工作,提供了‘鲜活范例’!哈哈,老李,参谋长,这回咱们可是露了大脸了!”

政委傅必元接过电报,仔细看着,脸上是沉稳而欣慰的笑意:“是啊,老傅。总部的肯定,说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武力征服是必要的,但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关键。”他转向我,“参谋长,这次战役的总结报告,尤其是关于心理战的部分,要尽快完善,上报总部。里面关于利用日军士兵思乡厌战情绪、制造敌军内部猜忌的具体做法,很有推广价值。”

我点头称是,心中却微微一动。随着政委的话音,脑海中那沉寂数日的系统界面自动浮现,一条信息闪烁起来:

【叮!检测到宿主参与并主导完成“马家集心理战”战役。战役评级:A 。】

【战役效果分析:成功瓦解敌军斗志,促使伪军阵前倒戈,间接导致日军指挥官阵亡,以极小代价攻克坚固据点。极大提升了己方士气,探索并验证了成熟的心理战模式,获得战略层面嘉奖与推广。】

【正在结算积分……】

【积分奖励计算中……基础奖励:1500积分。战术创新加成(系统性心理战模式):500积分。战略影响加成(总部嘉奖,模式推广):500积分。间接促成关键技术人才投诚(伪军连长赵有才及其部分技术兵种):300积分。】

【“马家集心理战”战役总计获得积分:2800积分。】

【叮!检测到上一章节“心理战,攻心为上”战役积分未及时结算,自动合并计算。上一战役评级:A。获得积分:1200积分。】

【两战役累计获得积分:4000积分。】

【当前总积分余额:7580积分。】

看着这丰厚的积分收获,我心中不禁泛起波澜。这系统积分,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我们独立团乃至整个部队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从技术图纸到稀缺物资,从情报分析到体质强化,积分能兑换的东西,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上次兑换的狙击手专用瞄准镜校准技术和那几份关键性的日军部队士气分析报告,在此次马家集战役中就功不可没。如今积分再次充盈,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应对未来严峻挑战的底牌。

“团长,政委,”我收敛心神,将积分带来的欣喜暂时压下,接过政委的话头,“总结报告我已经在着手撰写。不过,我在想,总部的嘉奖和重视,或许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表扬上。马家集的经验证明,我们对日军下层官兵的心理防线,是可以找到突破口并加以利用的。但我们的力量终究有限,尤其是缺乏专业的、了解日军内部情况和日本民族心理的人才。”

傅政委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他轻轻敲着桌面:“参谋长这个问题提得很关键。我们之前的传单和喊话,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隔了一层,不够‘入味’。如果我们能有真正的日本人,特别是那些醒悟过来的日本军人,来帮我们做这项工作,效果会不会事半功倍?”

傅团长闻言,眉头一挑:“真正的日本人?帮我们?老李,你是说……那些‘反战同盟’的同志?”

“正是!”傅政委肯定道,“我早就听说,在我们总部层面,已经有一些被俘后经过教育、认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日本士兵,组成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语言优势,在前线对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效果非常显着。我们这次在马家集打了个样,展示了心理战的威力,何不向上级申请,调派几位反战同盟的同志到我们独立团来,协助我们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这个提议让我精神一振。系统虽然能提供情报和分析,但在情感共鸣和文化渗透上,由真正的日本人,尤其是曾经的“自己人”来发声,其说服力和冲击力是无可替代的。这正是一种“阳谋”——我们光明正大地争取人心,用真理和事实,去瓦解敌人的斗志。

“政委这个建议太好了!”我立即表示支持,“这等于为我们心理战的武器库,增添了一件精准打击的重器。我们可以将反战同盟同志的专业知识,与我们独立团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掌握的一些特定情报结合起来,”我略一停顿,模糊地带过了系统的作用,“形成更强大、更持续的攻心能力。”

傅团长大手一挥,做了决定:“好!那就这么办!老李,你以我们团党委的名义,起草一份详细报告,把我们在马家集的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申请反战同盟同志支援的理由和设想的工作方案,都写清楚。我署名后,立刻派通讯兵快马加鞭送往总部!参谋长,你配合老李,把技术层面的设想再细化一下。”

报告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总部。我们三人都对总部的批复抱有期待,但没想到反馈来得如此之快,态度如此之积极。

仅仅五天后,总部的回电就到了,而且是副总指挥亲自签发的。电文内容让整个团部都为之振奋:

“水恒、必元并独立团参谋长:马家集一役,心理战法运用精妙,成效卓着,可喜可贺!尔部所请,正合时宜。现派遣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骨干成员前田哲也、杉原健、小林清三同志,赴你部协助开展敌军工作。此三人皆系觉悟之士,精通日语及日军内部情状,望尔部妥善安排,充分信任,密切配合,以期再创瓦解敌军之新绩!副总指挥。”

“太好了!”傅团长拿着电文,兴奋地在指挥所里踱步,“副总指挥亲自批示,还一下子派了三位同志过来!老李,参谋长,这说明总部对咱们的工作是鼎力支持啊!”

傅政委也是满面春风:“这说明我们独立团现在成了全军心理战和敌军工作的一个试点和前沿了。责任重大,但机遇更大。我们必须把这三位同志接待好,使用好,保护好。”

我心中同样激动,但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将这三位“特殊人才”的作用最大化。系统界面在我意识中无声检索,很快提供了关于“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更详细背景资料,以及一些成功案例。这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和具体的构想。

“团长,政委,”我开口道,“反战同盟的同志到来后,我建议,首先安排他们深入了解我们独立团的情况,特别是马家集战役的详细经过和效果。然后,结合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专业知识,共同制定下一阶段针对周边日伪军的、系统性的心理战方案。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临时的‘敌工小组’,由政委直接领导,我们三人协同,反战同盟的同志作为核心顾问和技术骨干。”

“同意!”傅政委和傅团长异口同声。

几天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三位反战同盟的同志在总部联络员的陪同下,抵达了独立团驻地。我们三人亲自到团部大院门口迎接。

来的三人,气质迥异,却都带着一种沉静而坚定的神采。为首的前田哲也,约莫三十岁年纪,戴着一副眼镜,面容清癯,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他原是日军某师团的随军记者,目睹了太多战争惨状后主动投诚。杉原健则显得精干许多,皮肤黝黑,他曾是日军的技术兵,因不满上级虐待士兵而逃亡。最年轻的小林清,还带着些学生气,他是在战斗中被俘,经过教育后幡然醒悟。

见面时,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气氛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毕竟,就在不久前,我们还在战场上与穿着同样军服的人殊死搏杀。傅团长作为军事主官,性格直率,他首先跨前一步,目光如炬地在三人脸上扫过,那眼神里带着审视,也带着军人的坦荡。

前田哲也显然感受到了这种气氛,他立正,用带着口音但十分清晰的中文说道:“傅团长,傅政委,参谋长同志,我们是反战同盟派来协助工作的前田哲也、杉原健、小林清。我们曾经走错了路,为军国主义卖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我们希望能用余生,为反战和平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弥补过去的罪过。”他的语气诚恳而带着一丝沉重。

傅政委立刻上前,热情地握住前田的手,又依次与杉原和小林握手:“前田同志,杉原同志,小林同志,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过去的事情,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责,你们能认清真相,站到人民一边,就是我们的同志,是我们的朋友!独立团就是你们的家,不要有任何顾虑。”

政委这番话,情真意切,瞬间化解了那层无形的隔膜。傅团长的脸色也缓和下来,他用力拍了拍杉原健的肩膀(杉原身体微微一晃,但站稳了):“好!来了就是自己人!咱们独立团,就讲究一个实在!以后打鬼子,不仅要靠枪杆子,也要靠你们这‘笔杆子’和‘嘴皮子’了!”

我也上前,与他们一一见礼:“我是团参谋长。三位同志的到来,对我们下一步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已经为你们安排了住处,稍事休息后,我们再详细商讨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三人与反战同盟的三位同志进行了多次深入座谈。我们详细介绍了独立团的作战风格、根据地群众基础、周边敌情,以及马家集心理战的全过程。前田他们则分享了在反战同盟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日军士兵普遍的心理状态、思乡情绪、对战争的恐惧与厌倦,以及军官与士兵、老兵与新兵、常备师团与特设师团之间的矛盾。

这些来自敌人内部的、鲜活的、带着体温的洞察,让我们对日军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冰冷的番号和装备数据上,而是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可以撬动的缝隙。尤其是杉原健,凭借其技术兵的经历,对日军下层士兵对装备故障、补给不足的抱怨了如指掌,这为我们制作更具针对性的宣传品提供了绝佳素材。

“阳谋”的威力,开始显现。

在我们和反战同盟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全新的、更具杀伤力的心理战手段被设计出来:

前田哲也亲自执笔,撰写了一批文笔优美、情感真挚的日文传单和书信体文章。他摒弃了生硬的政治口号,而是从日本古代和歌、民间传说入手,唤起士兵们对故乡、对亲人最深沉的情感记忆,然后巧妙地引出对战争意义的质疑。他写的《致故乡的樱》、《妈妈,我还能吃到你做的团子吗?》,就连我们这些中国人看了,都忍不住心生恻隐。

小林清则发挥其年轻、声音富有感染力的特点,担任阵前喊话的主力。他不再仅仅是念稿子,而是用一种仿佛与战友聊天的口吻,诉说自己在军队里受到的不公,描述被俘后受到的人道待遇,讲述在根据地看到的中国老百姓的善良与坚韧,以及他们同样渴望和平的愿望。他的喊话,常常让对面的阵地陷入长久的沉默,有时甚至会引来日军军官气急败坏的枪声干扰,但这反而证明了其效果。

杉原健则专注于技术性瓦解。他设计了针对日军特定部队的“劝降票”,上面印有保证生命安全、给予人道待遇的承诺,并且设计了一套阵前安全投诚的简易手势和信号。他还利用自己对日军电台通讯规则的了解,建议我们选择特定时段,用缴获的日军电台频率,播放录制好的反战节目和日本民谣,进行“电波攻心”。

这些方案,经由我们三人核心小组审议后,迅速部署到对周边据点的围困和骚扰作战中。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不到半个月,陆续有零星日军士兵,趁着夜色,按照“劝降票”上的指示,冒险跑过来投诚。他们带来的情报,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心理战的效果:军营里士气低落,士兵们偷偷传阅反战传单,军官们的管控越来越严厉,但也越来越不得人心。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在一次针对日军一个小型弹药库的袭扰作战中,在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反战同盟持续的心理攻势下,守卫弹药库的一个日军分队(班),在小林清的一次阵前喊话后,竟然在军曹的带领下,集体打出白旗,携带武器投诚!这是独立团历史上,首次成建制的日军士兵主动投诚!

消息传来,全团振奋。傅团长高兴得当场宣布给参与此次行动的所有人员记功,并特意嘱咐炊事班,给反战同盟的三位同志加了餐,还把缴获的几罐日本罐头送了过去。

“朋友!这三位日本同志,真是咱们的好朋友啊!”傅团长端着酒杯(以水代酒),感慨地对我和政委说,“这仗打得,越来越有味道了!不光拼勇敢,拼装备,现在还要拼谁更得人心!”

傅政委微笑着点头:“是啊,老傅。这就是统一战线的力量,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要消灭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而不是日本人民。这些反战同盟的同志,就是日本人民的优秀代表,是我们的战友和兄弟。”

我看着团长和政委,看着团部里洋溢着的胜利喜悦和团结氛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场始于马家集的“攻心”实验,因为反战同盟朋友的加入,已经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不仅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更是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的体现。

然而,就在这团结胜利的氛围中,一丝新的挑战也开始悄然萌芽。随着合作深入,文化习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细微地显现出来。比如,前田哲也做事一丝不苟,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刻板,对计划和时间要求极为严格;杉原健则保留了日本军队里的一些等级观念,对傅团长的命令有时会表现出过度的恭敬和服从;小林清偶尔会流露出对日本饮食和节日的怀念……这些细微之处,暂时都被共同的目标和初期的成功所掩盖,但我知道,真正的、深层次的“融合”,远比战场上的协同作战要复杂得多。

夜色下,独立团驻地灯火点点,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听反战同盟的同志用日语教唱反战歌曲。歌声虽显生涩,却带着一种跨越国界、追求和平的真诚力量。我站在指挥所门口,望着这和谐的一幕,心中明了:我们正在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将曾经的敌人,变为并肩作战的朋友,这其中的艰难与希望,才刚刚开始显露其真正的轮廓。而接下来,如何让这些来自东瀛的朋友,真正融入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与我们同心同德,共御外侮,将是一场不亚于任何一场硬仗的、新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